快捷导航

谈谈:优秀的公司无一例外,都做好了这件重要的事

[复制链接]
查看: 2797|回复: 5
发表于 2021-8-7 13:28: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家安徽滁州市全椒县的!一个小县城!房价6000+现在每个月房贷3000!自己吃喝和朋友社交1000~1500!还有亲戚朋友结婚乱七八糟的上份子这样的花销每个月要预留1000左右!现在还没小孩,还没结婚!这笔开销还没算上!我这县城厂工工人平均在4500到5000左右!真的生病都不敢生!我不知道有些人评论真的低能!不食人间烟火吗?
要做好一家企业很难,特别是初创企业,小编我有幸创立了一家自己的网络公司,从注册到财务到交税都是自己一点一点摸索的,特别是在企业盈利点这块,可谓是想尽了脑筋,不拼一把也许一年后企业就死了。那时候创业失败说出去多不自在。

每年有成千上万的新产品投向市场,为什么有的公司通过这些产品和服务挣得盆满钵满,有的却一败涂地?

除了战略、市场营销等因素,产品管理的正确与否是这些公司新产品成功与失败的分水岭。

那么,优秀的公司在产品管理上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地方?

01

高度聚焦

这些公司在产品和市场上的成功与高度聚焦精挑细选的市场休戚相关。聚焦市场的公司趋向于有更好的机会获得从世界的外部往里观察的视角。这个视角帮助他们识别会影响产品和市场战略的特别细分市场的需求和重要的趋势。

史蒂夫·乔布斯曾经说过:“决定不做什么跟决定做什么同样重要。对公司来说是这样,对产品来说也是这样”。

在就任苹果公司临时CEO的几周时间里,乔布斯就大刀阔斧地砍掉了70%的型号和产品。

02

步调一致

管理层清晰地向组织的上下介绍了总体战略意图。这个做法降低了组织的模糊不清,最重要的是产品组合和产品线的投资决定更为步调一致。

这些企业的管理者深刻理解、坚决执行战略是给创新、给产品的管理指明了方向。“战略是用于实现未来目标的行动计划。成熟的战略必须能够预测未来,从而构想和塑造未来,并给创新指明了方向。”

03

平台战略

这些公司一贯使用标准的产品平台。使用平台作为其战略一部分的公司得益于通过重复使用通用的架构、技术、甚至零部件而获得更佳的规模经济。

百年老店、财富百强企业霍尼韦尔公司以其划时代的低全球温室效应的Solstice为平台开发了一系列用于各种家用空调、商业空调、汽车空调、冷柜、冰箱的制冷剂和保温隔热材料,每年实现十几亿美元的销售收入。既保护了环境、又发展了企业。

04

定期合理化

在竞争加剧、客户要求不断变化、技术日益发展的情形下,定期合理化产品组合有助于更有效地把投资分配给更合适、战略上重要的产品线。

重要的项目投资是上马还是不上马是由事业部的管理层或总公司的领导层基于组合战略而确定。

1906年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英格索兰公司时刻关注客户的需求、技术的发展和竞争的格局,不断开发、优化旗下的特灵牌空调、英格索兰牌空压机、冷王牌冷机等产品。

在过去五年(2012–2017)时间里,85%的产品线做了升级换代。在短短的二年时间里,该公司的股价从48美元上升到90多美元。

05

高效团队

成功与相互尊敬的强有力的产品团队领导和团队成员相关联。他们有清晰的角色和职责,同时在流程和文件上一贯使用共同的商业语言。

此外,这些公司使用团队和各个职能可控的、小的、可管理的业务指标让这些产品团队对业务结果负责。

在这些成功的公司里,围绕产品而非项目进行组织,使用授权的、跨职能的产品团队运营“小业务”。

一旦这些团队组建的时间长,他们倾向于比那些短命的团队表现更佳、结果更优。在绩效最佳的团队里,市场营销一直被视作一个强大的成员。此外,是团队而非流程作为胶水把这些组织紧紧地粘在一起。大部分公司让产品团队对主要产品或产品线的盈亏收益负责。

06

标准套路

许多公司都有某种形式的阶段—门新产品(NPD)流程用于产品项目的决策。也有部分公司开始采用精益创新的套路开展产品和服务的创新。随着经验的与时俱进,他们基于项目的种类和驱动项目的市场条件做相应调整。

07

收集分享

在市场专注方面,这些企业有一个正式的、集中的行业和竞争情报职能。这些企业为有兴趣的内部订阅者出版精选行业或竞争活动的汇总或摘要。他们捆绑信息分享平台。

产品经理或市场营销人员不时聚集在一起,或是在中饭的时间段,全体人员会议或类似的形式,介绍市场更新或回顾,使得每个同事都知道发生了什么。他们为产品管理和市场营销开发市场和财务的数据。他们为产品经理和市场营销人员维持实践的社区。

08

围绕客户

这些企业的管理者和产品经理们清晰地了解:“创新过程中企业或个人需要获取三种信息:客户要进行的“工作”(客户要完成的任务或活动),客户要取得的“成果”(客户用于衡量是否成功地进行“工作”的指标)和阻碍客户采用、使用一种产品或服务的“限制”。

这三种信息为创新提供了无穷的源泉:

通过帮助客户实施辅助的工作、全新的工作、更多的工作;

通过改善客户更好地完成某一项特定的工作;

通过消除障碍使得客户能够完成工作;这些多为创造新的、重要的价值。

09

产品经理

这些成功的企业里都有一群优秀的产品经理,他们就像美式足球里的四分卫选手,在每一次进攻时都要几十种变化可供选择:球场条件、防守方的队形、离球门线的距离,等等。

在他们所拥有的全部本领中,有堆积如山的信息,从寻找报告的套路到最后一分钟接到教练的指令。然而,在考虑了所有这些信息以后,最终的分数和球赛的结果主要取决于你个人的愿景、能力和经验。

小编我第一家公司刚开始运营的时候,因为不懂税务,只知道按季零申报企业所得税,没想忘记了个人所得税的申报,因为企业税和员工个人所得税是不同的平台缴纳的,所以没弄,还被发邮件补申报了。
里面吼那个,就是公司最喜欢搞得拓展活动,请一帮所谓的教练训练你,问你们是团队还是团伙,不去还要算你旷工。当时喊我学设计大学毕业刚上班的时候,公司搞这个拓展,做了这个游戏叫打败大魔王,你要说出自己名字那些,然后有些人嘶吼那些,吼出来,所谓的扮演大魔王的人还是说:不通过,我听不见! 我当时去吼了,一下。他说他听不见,我脾气瞬间上来了:你是nm的聋子?啥子垃圾拓展,你们看可以说我是笨,但是不能用这种弱智活动侮辱我的智商! 然后当着全公司人转头开上我的奥迪A6L就辞职走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2 03: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年在企业管理上有很多想法,通过跟不同的人交流信息量也很大,一直在尽力消化,一有时间就会停下来思考下,未来的走向,出路,转型,问题太杂乱经常没个后文。今天找时间一条条写下来,感觉脑子清晰了很多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8 01: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奖励不仅要有物质的更要有精神的。只奖物质不奖精神,会让人唯利是图;只奖精神不奖物质,会让人缺乏狼性;双向激励才能获取团队最大的能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4 10:5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做企业要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境合一。企业家要有个“不是第一,就是唯一”的信念,同时要引导自己的员工做“正、美、忠、善”的人,如此企业才能有更大的成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5 02: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企业造物先造人,造人先造己。企业首先要造就的是老板,老板是企业最大的推力,也是最大的阻力和天花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31 05:51:53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想把企业做好,本质上只能靠一个方向,靠一件事情,这件事情就叫职业化,不管你是往上面走还是往右边走,还是往右上方走,你一定要想办法让大家按照制度、常规、约定来开展每一件工作。有制度按制度来做,没制度按常规来做,常规也没有就按约定来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让管理企业更简单

  • 反馈建议:麻烦到企业之家管理处反馈
  • 我的电话:这个不能给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关于我们

云服务支持

精彩文章,快速检索

关注我们

Copyright 企业之家  Powered by©  技术支持:飛    ( 闽ICP备2021007264号-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