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小心:创业公司2020年生存指南

[复制链接]
查看: 1607|回复: 5
发表于 2021-8-7 12:18: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其实笑不太出来,不是他们的行为不可笑,而是我看到弹幕里有句话,背上没有孩子车子房子这些负担谁愿意这样,这句话确实把我刺痛了,现在年轻人“不思进取”可能就是不想这样吧,不想结婚不想要孩子仅仅只是想活得有尊严些,轻松些,我突然觉得我们这个社会如此大行其道真的对吗,人活的真的不像人,但回过头才发现自己也不怎么像个人,有什么资格笑他们呢?我没资格笑努力的他们,却也无法认同这样的方式,到底是哪出了问题?
要做好一家企业很难,特别是初创企业,小编我有幸创立了一家自己的网络公司,从注册到财务到交税都是自己一点一点摸索的,特别是在企业盈利点这块,可谓是想尽了脑筋,不拼一把也许一年后企业就死了。那时候创业失败说出去多不自在。

2003年SARS爆发期间,我和Jenny(GGV纪源资本管理合伙人李宏玮)都在中国,当年的情况和现在不太一样,那时候经济结构偏向于传统,互联网公司的生意整体来说更偏线上,牵涉到线下会比较少。不管是百度、腾讯、还是盛大、携程,更多地激发了大家去线上消费,整体的线上业务是利好的。

但今天的互联网行业,线上跟线下的结合越来越多,打车、共享单车这样的出行企业就不用说了,甚至机器人等企业,也因为硬件跟供应链紧密相关而受到影响。所以在我看来,和2003年相比,2020年的疫情对创业公司和整体经济的影响会更加实质一些,尤其在接下来的第一、二季度。

疫情发生后,大家都很关心在湖北武汉等地区受影响的人群,各省各市的医护人员纷纷出征,有能力的同行也在积极捐款、组织寻找口罩、防护服等医疗物资。我们GGV在这方面也做了努力,捐赠了一笔费用来支援湖北省慈善总会,也联合我们的被投企业在东南亚印尼、新加坡找到了不少医务货源,通过阿里菜鸟的协助送到了疫区。

其实在这个时间点,大家难免会在网络上对眼下的状况有一些讨论或猜疑,但其实越是困难的时候,越需要大家同心协力,做自己能做的事去帮助疫区,帮助被投企业和更多面临困难的创业公司。这段时间我们一定要打起精神,快速把目光聚集到疫情之后的行业发展上来。

上周开始,我们GGV的投资团队同事们开始全面去深入了解被投企业的情况,去了解目前的形势对于业务、收入、现金流的影响有多大;GGV投后团队组织了很多在线课程,邀请了各领域的专家去帮助被投企业从不同方面来应对疫情。近期我在跟进的7-8个新项目,里面有2-3个也是偏线下的,显然会受到影响,这种情况下我们将拉长观察期,观察疫情对它的业务实质影响有多大,也会更重视CEO和团队在逆势之下的应对能力。

2003年SARS时期阿里、腾讯这类大企业的措施值得我们去回顾、去探讨,包括人员优化、薪酬调整、团队团结。在这样紧要的关头,措施做的好,会更好地增强团队的凝聚力,而一旦处理不当,可能公司就散掉了。

所以,2020年接下来创业者该如何生存?

如果让我给一些建议的话,最重要的宗旨是:企业要先保命。

根据疫情可能带来的影响,创业者应当计算现金流,并且做好未来的少则三个月、多则至少半年融不到钱的准备,然后基于保证生存的场景再去重新做预算。具体怎么做呢?

第一,优化成本:

适当主动优化人员,让最核心的人留下来。虽然这个时候谈人员优化似乎不妥,但对于那些活在生死边缘的企业,就不得不狠心做决定。而主动优化的原因是如果你不主动,就只会被动,优秀的人才会观察公司的经营状态,甚至可能会在状态不佳的时候选择离开。

优化薪酬,原则是尽量拉长公司的资金跑道。大部分创业公司的创始团队和管理层应该领头做一些薪酬的调整,可以是短暂的三个月或者半年。

2020年只会加剧VC行业的洗牌,强者愈强,弱者可能会被淘汰。

第二,预设未来可能面临的场景,设置你的PlanA、PlanB、PlanC。

在未来的2-3个月当中,疫情的进展会让公司面对各种状况。不同的企业、行业的受影响程度不同,受影响周期有长有短,因此,每个企业要针对自有的情况来做判断,来做场景的ScenarioPlanning。

而疫情过去以后,人们的消费、出行等等行为还是会有一定的阴影,无法马上恢复。在可能第二季度或者第三季度经营状况才能复原的情况下,企业一定要理清楚疫情对现金流的业务的影响,这是每个企业都应该做的事情。

以上种种调整,目的是为了公司活命,因为在未来的三个月、半年,期望能融到钱,我觉得是非常难的,所以创业公司应该理性地下判断,基于现有的资金,来计算公司能够存活多久。生存下来是第一,能够在危机中生存下来就是好汉,就是未来的赢家。

疫情之后,更值得我们去思考的是大众消费行为的变化。这是一个更长期的问题,我觉得值得所有创业公司去思考:疫情之后人们的消费行为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在危机中如何去寻找或者捕捉下一波的机会?这是值得大家去探讨的关键。

疫情把大家困在家里,线上流量正在重启,但也要辩证地去看线上流量的价值。

在线教育与在线娱乐等以在线内容作为业务的公司,在线的使用率提升,线上消费也有望提高。SARS时期的百度是一个特别的案例,我记得2001年百度正式开始尝试做自己的门户网站,当年8月份发布了Beta版的搜索网站“Baidu.com”,从提供后台技术的企业服务业务转为面向公众独立提供搜索服务。

经历了2002年的技术升级,2003年SARS期间,百度爆发了新的增长,baidu.com搜索流量较2002年增长了7倍,超过谷歌,成为了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2003年,百度的整体收入更是快速增长,但因为当时整体互联网广告收入业务体量还很小,线下广告疫情下更往线上广告迁移,跟今天情况很不一样。

如今的互联网广告消费体量和17年前早已不可同日而语。而且,虽然运营数据会有新增长,但因为广告主的投放量也受到了影响,偏向广告业务方向的企业,广告价值可能会下降。所以创业者在当中要做一些适当的平衡来管理收入,也要在产品和技术上对业务做不同的优化。

创业公司应该理性下判断,基于现有资金,来计算公司能够存活多久。

当然,偏向用户端的消费会是利好。因为大家都呆在家里,使用移动设备的时间提高了,但短期的时间红利未必能带来长期的留存,随着疫情缓和,大家恢复上班、上学,时间红利将会消失,相对来说是不可持续的。

但这段时间里大家更愿意去尝试新的软件,时间红利对拉新是有帮助的,创业者应当立刻去挖掘一些更加新鲜的用户消费需求,把用户真正留存下来,这也是要比拼创业公司的产品、服务、内容能力了。

此外,对医疗行业创业者来说,远程问诊的用户习惯或许能够被带动起来,医院的数字化管理也能被正向推动;由于大家会更习惯于远程办公,企业主的线上消费意识便会被强化,这会促进中国企业的信息化。

疫情对有上市计划的创业者也会有影响。接下来这1-2个月,IPO会有些艰难,创业者无法到处路演,但是2020年下半年到2021年初影响应该不会太大。SARS之后,2003年12月携程上市,所以创业者也可以抓住疫情后的消费实现反弹。

疫情对VC行业是否有影响?我认为是间接影响。如果主要投资的领域是消费类、零售类,那么基金受到的影响是巨大的。2019年本身就是“寒冬”,2020年只会加剧VC行业的洗牌,强者愈强,弱者可能会被淘汰。

实际上VC是一个习惯于远程办公的行业,尤其GGV的办公室和团队遍及全球,过去我们也经常借助远程工具来办公。GGV现在5个办公室、80多位同事,一直在用微信语音、ZOOM这些产品去讨论问题。

疫情把大家困在家里,线上流量正在重启,但也要辩证地看待线上流量的价值。

疫情会不会影响我们的出手?会。会不会导致我们不出手?不会。

未来的三个月里,疫情的影响将使VC投资人们的调研能力下降,无法去跟创业者当面聊、跟高管碰面,无法观察创业企业的办公场景、客户状况,投资效率会受到一定影响,也会拉长我们对项目观望的时间,但真正好的企业是可以脱颖而出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GGV来说,我们会更多地去考虑疫情对项目的影响,然后去观察企业的应对措施。往往危机背后一定会有机会,看团队和CEO怎么去应对,怎么去思考危机中的问题,这是我们格外看重的。

在我们针对被投企业的调研当中也看到,绝大部分企业在未来一两年内的现金流都是足够充裕的,只有极少数企业在未来半年的现金流比较紧张。还有一部分企业业务相对利好,它们大多是与线上流量有关,教育、娱乐等,这也说明虽然疫情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我们还是应该对未来保有足够的信心。

小编我第一家公司刚开始运营的时候,因为不懂税务,只知道按季零申报企业所得税,没想忘记了个人所得税的申报,因为企业税和员工个人所得税是不同的平台缴纳的,所以没弄,还被发邮件补申报了。
这种聚会基本都是公司一年一度年终奖颁奖典礼或是鼓励员工并宣扬像新人宣扬企业文化。线上开会,线下直播给全体员工观看,一般能亲自到场聚会人都会涨工资,且如果表现具有"狼性"还能有额外奖赏,场上会有各个门店的老总(区域经理或CEO)颁发奖学金给表现出众或大型比赛得奖的老狼。仪式末尾会有隆重的盛宴来填饱小狼的肚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1 07:53:44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一个深思熟虑的决策者,你的首要任务是找出问题的本质,然后考虑如何最好地解决它。因为所有的方法都有优点和缺点,没有唯一的解决方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6 05:47:0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制度让好人坚定地留下来,让他找到做好人的价值和快乐,拥有持续做好人的力量;好制度让坏人赶紧走出去,让他觉得留下来没有价值,而且是一种痛苦,让其自动放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9 18:57:36 | 显示全部楼层
要做一个好企业的,好企业的标准到底是什么?最后我终于找到的标准,我们要做一个百年老店探索者,要有一个永恒的创新,作为一个社会企业家,上要兼听信,跟国家利益息息相关。企业文化,包括使命定位的准确性都重要,使命并不是挂在墙上看的,而是习惯,企业文化具备真正的核心力,偷不去,买不到,带不走,拆不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1 13:46: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人最有能量的事情,不是找到赚钱的项目,而是心中涌现了神圣的使命。使命感是一个人和一个组织存在的最大理由和持续的源动力!使命感是凝聚众人最崇高、最神圣的理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1 17: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什么?第一个就是要有钱,要赚钱、盈利,企业盈利才可以发展,才可以带来就业,给员工发放工资,回应社会的需求,让社会繁荣。第二个就是企业里的每个人都应该了解企业的使命,每个人都应该与企业发展连接起来,如果企业赚钱,大家也赚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让企业成为一个大家庭、一个利益共同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让管理企业更简单

  • 反馈建议:麻烦到企业之家管理处反馈
  • 我的电话:这个不能给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关于我们

云服务支持

精彩文章,快速检索

关注我们

Copyright 企业之家  Powered by©  技术支持:飛    ( 闽ICP备2021007264号-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