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个视频我不禁沉默了,让我想起了18年的春节后,家里人让我去一个公司上班,那个公司跟视频里的有一个特别像,又是跳舞,又是演讲的,我回忆了一下,那个公司的员工基本上是打电话,问一大本电话薄上的各个“客户”,需不需要本公司的产品,当时我跟几个年龄差不多但都不认识的人一起进的公司,那年,我18岁,我甚至跑到厕所,跟家里人打了个电话,我说,这真的不是传销吗?他们说,你不要在那里乱说,虽说是上班,但你最重要的是在那里学习,如果公司让你打电话啊之类的,你也慢慢学,特别是要跟他们一起,学会“讲话”。我现在想想,真是细思极恐,我要真变成这样的人,真就没有未来了(转自我上次在这种“企业文化”视频下评论的内容)。
要做好一家企业很难,特别是初创企业,小编我有幸创立了一家自己的网络公司,从注册到财务到交税都是自己一点一点摸索的,特别是在企业盈利点这块,可谓是想尽了脑筋,不拼一把也许一年后企业就死了。那时候创业失败说出去多不自在。
当一家企业经过不断的发展,就需要进行规范式的管理。就不能再凭以前靠“人管人”的模式,这样是很难支撑企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需要步入正规化,向“科学型”管理升级。
近几年管理市场出现频率较高的名词——“规范化”管理,也是很多咨询机构、企业行家、管理者谈论的较多话题,同时大家对企业“规范化”的说法也是个不相同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一、理清各个部门的职能与职责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这时就需要设置相应的部门及部门职能划定,如:以前业务、采购、生产、发货都是一人做,现在规模扩大了,招聘了不少员工,就需要设置相应的部门划分,然后根据工作量进行招聘相应员工。每个员工应该做什么事情,就需要职责清晰,写得明白、让新人一目了然。所以,新人一到公司就了解自己的部门、岗位、上级、自己应该做什么事情。
二、完整的企业规章制度
无以规矩不成方圆,随着企业的不断模扩大、部门扩大、人员增多,就会存在秩序会混乱的现象。因此没有纪律的部队不可能打胜仗,没有纪律的企业也不可能把企业做强。就需要制定相应行政规章制度,如:办公用品管理制度、生产管理制度、车间禁止吸烟条例、出勤管理制度、请假管理制度等。通过完善的“制度管理”规范员工意识与行为,保证企业良好的正常运作。
三、工作标准流程
不管是做产品、工作结果我们都要评估好坏、得失。而要评估就需要标准,而且标准要清晰,可以直观、量化,让人易记、易行、易懂。如果标准不统一造成的工作矛盾争吵,甚至没有标准造成质量问题,就会出行一系列的客户投诉索赔等问题。正因为缺少操作标准、检验标准,结果肯定会所不同的,就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风险和损失。
标准就是一把尺子,衡量着企业管理、各岗位的工作,判定产品的好坏、行与不行都离不开这把尺子。也是保证企业产品质量稳定性根本要素、衡量企业绩效好坏、人才能力差异。
四、工作表单、单据、报表你做的咋样
怎样解决公司领取物资不登记、发放材料不做账、结果不统计、办公用品损耗不统计等等管理不规范现象。那就是管理工作表单。很多企业不规范造成数据缺失、混乱,影响到了成本分析、营利分析、决策分析等都是靠个人感觉、经验去判断,促使着企业发展会遇到瓶颈。无法量化数据反馈企业真实的经营成果,也就无法良好决策,甚至决策失误等问题。工作表单是解决企业记录问题,解决企业数据统计分析和决策问题,工作如果没有记录无法形成追溯,无法量化评价,无法通过报表汇总数据反映各个岗位、部门、公司整体运营结果。如果企业还没有制作表单的思维,那就应该要深刻反思检讨,尤其是企业的高层。
小编我第一家公司刚开始运营的时候,因为不懂税务,只知道按季零申报企业所得税,没想忘记了个人所得税的申报,因为企业税和员工个人所得税是不同的平台缴纳的,所以没弄,还被发邮件补申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