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研究:谁来培训“培训师”?

[复制链接]
查看: 950|回复: 5
发表于 2021-10-25 15:02: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一次我老婆她公司也举行这种培训活动,我那天正好送她去,结果听了五分钟,听不下去了,我蹓跶到楼下大厅,拿起备用机拨打了110,说是诈骗活动,场面很火爆,内容很洗脑,结果没十分钟警察就来了[doge],上去大概半小时左右吧!我老婆下来了,我假装不知,问怎么你也偷溜啦?她神神秘秘的告诉我,有人报警,活动取消了[滑稽],嘿嘿嘿,深藏功与名,这帮神经病,就是欠110收拾。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导读:天气渐冷,但上海培训市场行情丝毫没有降温的迹象,媒体上各种培训尤其是职业类培训的招生广告仍然随处可见。“目前,中国电视机业的年产值是人民币480亿元左右,我估计到2006年,全国培训业的年产值将是其5至10倍,也就是说,至少有2000亿人民

天气渐冷,但上海培训市场行情丝毫没有降温的迹象,媒体上各种培训尤其是职业类培训的招生广告仍然随处可见。“目前,中国电视机业的年产值是人民币480亿元左右,我估计到2006年,全国培训业的年产值将是其5至10倍,也就是说,至少有2000亿人民币。”展望新的一年,培训专家易发久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

“泡沫”正在形成

时下,培训业的“蛋糕”正在急剧膨胀。打着为企业提供管理咨询、培训旗号的公司大量涌现,各种名目的培训、论坛也层出不穷。这样一派“热闹”景象,与几年前鲜有企业需要咨询、培训服务的冷清形成了鲜明对比。一方面,这无疑是我国企业管理界的一种进步;但另一方面也暗含着大量的“泡沫”。

有句话经常被用来形容当前的培训市场,那就是“风生水起,好不热闹,几家欢乐几家愁”。有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培训市场的规模正在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但仅有两成左右的公司是赢利,许多公司看似红红火火,但经营业绩并不佳,市场上优秀的培训师也永远是那么几个。究竟是什么造成了培训业的这种“怪现象”?

易发久认为,之所以会形成这样的局面,原因也主要有两点:一是入世后本土企业急需借助“外脑”或社会资源,来提升自身管理能力,培训需求的急速上升,迅速扩大了市场空间;二是培训业在中国刚刚起步,市场进入门槛不高,在“暴利”驱动下,许多企业一拥而上,难免就会造成良莠不齐甚至存在大量“泡沫”的状况。

国内著名培训专家彭清一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目前的培训师没有任何的培训认证机构和机制,鱼龙混杂。他认为,对提供培训服务的人,本身也需要一个培训的过程。

“自由签约制”之过

易发久在培训领域从业多年,在他看来,如果进一步探究培训业“泡沫”形成的微观机制,培训师的“自由签约制”可谓是“祸首”之一:由于业内普遍采用自由签约制,高薪聘请来的讲师只负责授课、不负责销售,与公司不存在“共生”关系;由于是稀缺资源,他们在收入分成时又要分得大头,培训公司的利润自然就少了许多。对培训公司而言,在录用讲师时也会有许多顾虑,担心“为他人做嫁衣”,因此就不愿意在讲师身上有较高“投资”,敦促其自身培训。

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市场上优秀的师资非常有限,培训公司不敢在现有讲师身上投资,讲师的质量和数量都难以保证,培训公司无法获得新鲜血液,也就难以提供优质的培训内容,最终导致整个行业面临裹足不前的困境。这是一个培训公司、讲师“双输”的局面。

解铃还须系铃人

“解铃还须系铃人。”易发久建议说,既然签约制度存在问题,那可以由此入手加以解决。

“固定签约制或许是个更好的方法。有了固定的合作契约,培训公司就能采用必要的手段来对讲师加以管理;另一方面,讲师有了培训公司的包装与投入,自身的品牌价值也会得以不断提升,而且少了后顾之忧,可以更专注于课程研发和自身能力升级,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接着他提出了4条具体的建议:首先,建立健全相应的认证机制,对市场准入加以规范,提高进入门槛;其次,在师资来源上要不断拓宽渠道,适当邀请一些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资深人士来“传经布道”,走多元化路线;第三,要有“星探”那样灵敏的嗅觉,及时发现培训业的培训人才;最后,要花大力气对培训内容进行宣传推广,努力改变企业包括培训企业薄弱的培训意识,从而避免目前市场上这种“双输”的局面。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90后员工普遍不愿意讨好领导了吗?为什么?

看到有人说90后,成家立业后也会讨好领导,不为自己想想也会为老婆孩子想?我把这个观点,刚和边上几个90后小伙说了。他们乐了,然后这么回我的:“现在,老家房价多少一平米?没房子,怎么讨老婆啊?没老婆哪来的孩子啊?少看知乎,当初知乎上说新冠后,中国人必定报复性消费,美国新冠开始时,说美国医疗,世界第一且、地广人稀,然后呢?他们老爱脱离实际讨论问题,一群何不食肉糜的小布尔什维克……”他们说的好像,比知乎讲的在理……。
这种聚会基本都是公司一年一度年终奖颁奖典礼或是鼓励员工并宣扬像新人宣扬企业文化。线上开会,线下直播给全体员工观看,一般能亲自到场聚会人都会涨工资,且如果表现具有"狼性"还能有额外奖赏,场上会有各个门店的老总(区域经理或CEO)颁发奖学金给表现出众或大型比赛得奖的老狼。仪式末尾会有隆重的盛宴来填饱小狼的肚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1 06: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有真正的社会企业家才能画好这条曲线,因为他知道这其中的价值和意义有多重要。有些事可能从一开始的起心动念就让我们觉得有动力,觉得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7 07: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管理职能不是某个人的个人职责,而是企业领导和所有成员共同承担的职责,管理职能的强弱取决于全体员工的管理素养和努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7 15:29:09 | 显示全部楼层
企业的责任就是要用最少的材料消耗,对环境没有影响,做出信价比最高的产品。企业家的责任是需要把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干好,同时也要带领我们的同事们共同致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9 09:48:37 | 显示全部楼层
企业管理,初步想法感觉是:顶层有一个决定层,决定层下面会有一个决策层,决策层即为企业制定各种方针政策,为决定层提供方案参考。决策层的人来源于部门,地方,高校等各渠道,人数或许可在50-100人,内部人员也是有流动,以保证方案优质。两个层的关系或许是:1.决策层提供自主化的方案。2.决定层也可以根据要求要求决策层制定方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0 10: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企业家如何追求幸福呢第一,发现幸福:幸福就是爱和被爱,需要和被需要,它是一种自我感受和感知,一种力量的联系。幸福源自于家里,公司里,社会里,自然里,自己的内心。第二,创造幸福:幸福是自己创造的,我们都是自己幸福的工匠,幸福是修来的,不是求来的。首先创造生活信仰,其次创造财富,最后创造价值。第三,传承幸福:幸福的企业家,才能有幸福的家庭和幸福的企业。要做到传承教育,传承价值,传承能力,传承规则,传承精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让管理企业更简单

  • 反馈建议:麻烦到企业之家管理处反馈
  • 我的电话:这个不能给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关于我们

云服务支持

精彩文章,快速检索

关注我们

Copyright 企业之家  Powered by©  技术支持:飛    ( 闽ICP备2021007264号-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