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没什么说的,我原来就在平安上海电销中心干过,各种加班,什么听别人录音,什么学习什么培训,去你mua。我就不一样了。你说任你说,我不听就是了,再牛逼你能拿我怎么样?开了我?过的可舒服了[吃瓜],还加班,主管说什么开个会干嘛的,超过下班半个小时我就说有事必须去办,有时候主管还:你确定吗。搞笑,我当然确定,根本不理她,每日时常打够了,话术也算都用了,坑不到人怪我咯。去你mua的想让我加班,不可能。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导读:俗语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种一棵树可能需要十年的光阴,培育一个可造之材,可能需要几代人近百年的时间。尤其可见育人之难。放眼现今,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的教育,无非是把人从一无所知的孩童,教育成一位成功人士。这个过程大概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
俗语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种一棵树可能需要十年的光阴,培育一个可造之材,可能需要几代人近百年的时间。尤其可见育人之难。放眼现今,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的教育,无非是把人从一无所知的孩童,教育成一位成功人士。这个过程大概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在国内人们通过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这一套系统教育体制,然后一点一点培养到现在。既然我们已经经过这么多年系统的学习教育培训,为什么我们还没有成为我们期望的那种人呢?为什么会没有效果呢?
现今,很多培训有着非常漂亮的“外观”,这里所谓的外观是指什么呢?看到这些培训时大家会觉得非常新鲜、非常的有趣,课堂效果非常的活跃,甚至有些培训使用一些特别的激励手段,以致人们的状态可以用疯狂来形容。然而,这些花哨的培训,时常会伴随着两个问题:一是时效性差,短时间内很多人会被这些培训所鼓舞,会觉得新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就没有任何效果了,更糟糕的情况是可能会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二是适得其反,当人们对这种培训新鲜感褪去后,很多人会觉得我们都做了这样的培训,效果还是不好,看来我们真的很难进步,因此对于很多其他培训课程都不再抱有希望,但事实并非如此。
如果说好的培训就像医生给病人看病一样,不是你说开什么药,医生就开什么药,或者医生有什么药,你就吃什么药!而是要有一个诊断的过程。就这一点,中医、西医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其实,以个人规划角度来说,大家需要的培训更接近中医(望闻问切)问诊的风格。每个人每个公司每个企业每个职位都有各自完全不同的特点,如果想为某个职位,或为某一类人,或者为某个团队做培训,而且想培训有效,我们就需要进行非常有效的调查研究。
我们还需要面对几个重大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什么呢:受训者到底需要什么?他们面对什么样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根源在哪儿?这些问题都是需要通过调研来解决的。除此之外更重要的一点,一个团队在他们合作的过程中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于是他们人力资源部或者主管部门,就会找个人来做个培训,看能不能帮助他们的团队成长,但往往问题的根源,并不是像人们看到的那样简单,这些问题也不是今天才产生的,想找出问题根源并且解决它,有时是很难通过短时间内做到。
如果想要培训效果长期有效,那么有两件事情是必须要做到的。第一,必须找到真正的问题根源。只有找到这个病根,才能治好病,这是需要具备丰富的调查经验才能发现的。
第二,学员必须拥有一个足够的有持续性的学习训练强度。以学自行车为例,我们学骑自行车有的人可能一两天就学会了,但是真正要掌握需要一个过程。同样我们想改变一件事情,养成一个习惯,学一个新的方法都需要一个过程,只有这个过程不断的往前推进,每天连续的重复,每一分钟去强调才能最后养成一个新的、正确的习惯。
所以想要培训长期有效,不仅仅是为了课堂上的激情,就必须做到通过调研,了解到底需要什么,问题在哪;保持足够持续的力度,来保证问题彻底解决。我们要制定一个有节奏有步骤的策略,一步一步的通过培训、实际的训练、日常工作的组织、再培训、自我检查、通过这么一套完整的策略才能慢慢把自己改变过来。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90后员工普遍不愿意讨好领导了吗?为什么?
我的前公司,微信群名字就是一个90后Hr取的,叫金粉世家。老板姓金。我是发工资后一天提的离职。群里正好在约发工资后去哪happy。我说我就不去了,一个要离职的人,不去扫大家的兴。这位90Hr开始走油腻腔,说什么只要一天还是同事,就是大家庭的一员。金爸爸会在聚会上发红包,抢个红包再走。本80后说了句,我没那么多爹,就退群了。80后,不是为了那点臭钱,也普遍不讨好领导。90后,如果能给够臭钱,讨好领导起来有创意得多。如果90后,都普遍不讨好领导了。说明90后,普遍钱没给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