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探讨:中层领导让下属既爱又怕的七个秘诀

[复制链接]
查看: 898|回复: 5
发表于 2021-10-25 14:51: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就算被喷我也要说一句,你们觉得他们可笑愚蠢,可是不去想想这现象的始作俑者,是资本在愚弄这些可怜的人,他们想活,他们想生活的更好,他们绝大多数没有很高的学历和过硬的技能,他们只能在这种资本家训狗式的规则下苟且,生活的无奈让他们成为别人的提线木偶和小丑。我看到这样的人,就算他们麻木了,认命了。我也不会嘲笑他们,我只是觉得真的很不容易。可能有人会说没技能怪他们不努力,每个人都会有各自的人生经历,也许天生不具备这样才能,也许在正确的年龄走了弯路,并不是人人都会在最好的时间遇到并把握最好的机会。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导读:中层领导怎么做?领导是种影响力,但是它有个前提,它必须有个权威,怎么样让下属对你既爱又怕,不能是又恨又怕那就麻烦了,如果能做到既爱又怕你的时候,这个管理者是个比较优秀的管理者。那么怎么能做到让下属既爱你又怕你呢,有七个秘诀。

中层领导怎么做?领导是种影响力,但是它有个前提,它必须有个权威,怎么样让下属对你既爱又怕,不能是又恨又怕那就麻烦了,如果能做到既爱又怕你的时候,这个管理者是个比较优秀的管理者。那么怎么能做到让下属既爱你又怕你呢,有七个秘诀。

有距离才有威严。大家都知道“刺猬”法则:两只刺猬,由于寒冷而拥在一起。可各自身上都长着刺,刺得对方睡不舒服。于是它们离开一段距离,但又冷得受不了,于是又凑到一起。几经折腾,两只刺猬终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距离,既互相获得对方的温暖又不会被对方刺痛。这个关系在管理者和被管理者身上同样适用。中层管理人员与下属要有一定的距离,别天天在一起卡啦OK,大家熟事与共。一个中层管理者它最忌的是下属把他以前的事情说出来,这是大忌,也是行业的规则,作为一个管理者你要天天与下级都是在一起的话,双方之间变成兄弟了,那就麻烦了,在这一条例中,我们可以向日本企业学习,在日本企业中具有明显的森严等级制度,上下级之间必须各就各位,管理者在被管理者之间建立起来的权威是何等的巨大,日本企业在世界所取得的成就也是举世瞩目,还有德国人的严谨与认真,以及中国数千年封建王朝君王与臣子们之间刻意保持的距离等。这些鲜活的案例,让人不由得不相信“上下级之间保持距离才能树立权威”这样的观点。因为在制度面前亲情与制度是有冲突的。所谓的人性化它不是人情化,与下属保持一定距离,除了可以树立并维护领导者的权威外,还可以避免在下属们之间引起嫉妒、紧张的情绪,可以减少下属对自己的恭维、奉承、行贿等行为。所以如果我们跟下属的关系处理的太紧密了,超过一定的距离关系,那是很可怕的事情。

言行举止要保持身份。案例分析:李经理是某商贸公司的一个分公司经理,脾气相当暴躁。据他手下的员工讲,他们经常能听到李经理在办公室大发雷霆的情形,动辄扬言要把某某开掉,一开始大家都挺害怕,于是做事便都是小心谨慎。但后来大家渐渐发现发脾气只不过是李经理的“日常工作习惯”而已,并不能产生什么实质性的变革,于是大家便继续我行我素。李经理看到这种没把他放在眼里的情形当然会更生气,于是便恼羞成怒发更大的脾气。就这样,大家渐渐地都已经习以为常了,感觉李经理发脾气只不过是为了证明他的存在和彰显他的地位,并没有什么指导性的意义。作为中层管理者一定要很清晰自己角色身份定位,知道自己在哪个位置上,对上你要保持什么样,对下你要保持什么样。一个中层管理连自己的身份都搞不清楚,很难成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该严不严,该清的时候不清,这就要讲究策略方法,很多成功企业的高层领导人一般都是和蔼可亲的,这和他们具备超常的管理技能并不相悖。你越是暴跳如雷,下属就越不害怕你,相反你越是韬光养晦,下属就越是战战兢兢。所以言行举止要保持身份,在公司里你是代表部门,领导不在,上司不在,你是上司的替身,在下属面前你是榜样,是教练,是领导。

喜怒哀乐深藏不露。这里的深藏不露并不是指阴险狡诈,而是给下属一种成熟的感觉,中国有句俗话说“嘴上没毛,办事不牢”,为什么呢,就是说这些人他的成熟感不强,据心理学分析,成熟感不强很容易导致情绪化,喜怒哀乐是情商的体现,一个好的领导者是一个很好的情商调配者,当心情不愉快的时候,当经济危机来临时,当业绩不好时,他会把心情适当调整好,让下属感觉不到,当作没事一样,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下属会感觉到信心和希望,如果作为一个中层管理者,你自己都没信心,情绪化严重的领导者,试问下属会愿意跟着你干吗?

让下属懂得无条件服从。案例:胡建是一所名牌大学的高才生,一进公司就被公司列为重点培养对象,他对工作也充满了激情,经常自觉到公司加班攻克技术难题,并做出了让人刮目相看的成绩,他的同事都认为,胡建是年轻员工中最有可能得到晋升的一个。一次,主管给胡建安排任务,让他画一份统计图表。这项工作一般是由另一个同同做的,那人请假了。胡建认为,这样无关紧要的工作,怎么也轮不到让他去做,便满不在乎地说:“我以为是什么技术难题呢!等我忙完手头上的活再干吧。”于是他勉强地接受了任务,但是没有立即着手去完成。后来主管催了一次,他才把图表草草完成。管理者首先要以身作则,严格遵守制度,要树立权威,保证决策的正确性和布置命令的清晰性。其次,应该与下属保持高度的沟通,多采纳下属正确的建议,允许在一定范围内让下属自主参与工作的开展。再次,随时随地的辅导下属,管理者提升自我行业的专业水平和影响力,以人格感染下属,以专业启发下属。

明净高悬,贯彻纪律。王琳是一家医药企业市场部主管,他负责整个公司的市场运作,最近王主管属下一名销售员小夏使他感到烦恼。小夏业绩突出,工作细致,踏实能干,都成为每月的销售冠军,公司对他也非常的重视,但小夏自觉公司对他重视,认为自己与其它同事不一样,开始出现一些违规的行为,例如借故不准时来参加月底的销售会议或不准时向公司报考勤。虽然如此,小夏却还是出色完成每月的销售任务。领导和公司也没有对他进行处理,其它同事看在眼里,除向王琳投诉小夏的工作态度外,也声称会效仿他的行为。制度面前,尤其是中层管理者首先要做到以身作则,第二,下属犯错误时,中层管理者要严格落实,在任何的部署面前,你都是一个平行线,不能说跟他关系好一点,处罚少一点,我看他不顺眼,处罚就多一点,在管理中,制度在先,文化在后,必须先有一个良好的制度维护之后,才能保证管理者一定的权威性。

许诺必须兑现。发生在2006年初的郑州“玥玛事件”,曾一度成为人们的热门话题,并引发了媒体的关注和争议,堪称中国锁具行业最具影响力的事件之一。为了营造现场氛围,厂家首先准备了10辆电动车,并在车上分别上了不同的锁,并向前来参赛的锁匠表示,谁能把锁打开,谁就把车推走。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10辆电动车上的锁全部被开锁师傅轻松打开。这时候,主持人向台下的观众亮明了底牌:被开锁师傅打开的锁具不是“玥玛锁”,都是他们从市场上购买的杂牌锁。就在10名开锁师傅喜滋滋地将电动车推下台时,两名男子突然跳到台上。其中一名自称刘姓男子高举一把锁说,主办方的产品并非宣传的那样好,并不是不能打开,他手里拿的就是自己打开的一把。突然的“插曲”打乱了擂台赛的秩序。主办方以没有取得比赛资格为由将其“请”下台去。玥玛锁厂的董事长当场宣布,刘所采取的开启方式是破坏性的,违背了擂台赛技术性开启的游戏规则,不予兑现50万元奖金。于是,活动现场一片混乱,擂台赛在无法正常进行的情况下,不得不草草收场。由于没有充分考虑相应的环境,而且对市场竞争中的风险和突发事件的预测处置能力明显不足,导致被动,这些都是值得汲取的教训。中层管理者最容易犯的大忌就是经常会说大话,比方说,对上司说今年我们达成什么目标,对下属说今年我们达成设定的目标后去哪里旅游,或奖励什么。对于中层来说,物质方面或金钱方面对下属承诺也是白承诺,承诺越多的话,下属对你的希望越多,因为你没有权力去兑现这种承诺,所以如果你答应什么承诺,必须得兑现,要不然不要轻易地对下属做出承诺。

不随意道歉。作为上司说错话或做错事,可以给下属们道歉,但不要随意做出道歉,要注意方式,如方式不当,会让下属觉得你软弱无能,作为中层管理者,也不要随意让上司向你道歉,因为任何人都是需要面子。(转自:博瑞管理在线)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90后员工普遍不愿意讨好领导了吗?为什么?

我的前公司,微信群名字就是一个90后Hr取的,叫金粉世家。老板姓金。我是发工资后一天提的离职。群里正好在约发工资后去哪happy。我说我就不去了,一个要离职的人,不去扫大家的兴。这位90Hr开始走油腻腔,说什么只要一天还是同事,就是大家庭的一员。金爸爸会在聚会上发红包,抢个红包再走。本80后说了句,我没那么多爹,就退群了。80后,不是为了那点臭钱,也普遍不讨好领导。90后,如果能给够臭钱,讨好领导起来有创意得多。如果90后,都普遍不讨好领导了。说明90后,普遍钱没给够。
我这人吧,被骗进去过传销,也是自己脑子转得快,加上我脾气特别倔,硬是配合另外一个老哥打出来的,我最烦工作的地方叫我家人或者什么,或者叫我做那种跟传销有点相似的东西,没法形容那种感觉,有点想打人,我没有暴力倾向,但就是听不得,赚钱的方法老多了,这样赚的特别多吗?不见得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0 22:31:06 | 显示全部楼层
企业的责任就是要用最少的材料消耗,对环境没有影响,做出信价比最高的产品。企业家的责任是需要把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干好,同时也要带领我们的同事们共同致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9 20:45:3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时代需要企业家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总结为16个字,叫“家国情怀,学者智慧,商业思维,江湖行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30 06: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企业家也有两个责任,一个是企业家自身的责任,一定要造好产品,你要纳很多的税,要养很多的员工,在造好产品的时候基本的商道利益要兼顾,我们很多的企业家做到了。第二,你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社会责任,你要给我们生存的社会环境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1 08: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1.管理是企业的生命力2.建立制度,扫除裙带帮派关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3 23:57:42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管理者要辞退一个不合格的员工时,别为难、别折腾、别扣罚员工,直接一点,及时告诉员工,别浪费双方的时间,把该给的都给了。让员工体面地离开,是管理者的义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让管理企业更简单

  • 反馈建议:麻烦到企业之家管理处反馈
  • 我的电话:这个不能给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关于我们

云服务支持

精彩文章,快速检索

关注我们

Copyright 企业之家  Powered by©  技术支持:飛    ( 闽ICP备2021007264号-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