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被喷我也要说一句,你们觉得他们可笑愚蠢,可是不去想想这现象的始作俑者,是资本在愚弄这些可怜的人,他们想活,他们想生活的更好,他们绝大多数没有很高的学历和过硬的技能,他们只能在这种资本家训狗式的规则下苟且,生活的无奈让他们成为别人的提线木偶和小丑。我看到这样的人,就算他们麻木了,认命了。我也不会嘲笑他们,我只是觉得真的很不容易。可能有人会说没技能怪他们不努力,每个人都会有各自的人生经历,也许天生不具备这样才能,也许在正确的年龄走了弯路,并不是人人都会在最好的时间遇到并把握最好的机会。
 
|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导读:看看培训公司的服务是简单的以课程销售为核心,还是以工作伙伴的方式合作。伙伴式的合作不仅仅是当次合作的培训前、培训中和培训后的一次性服务,还会以伙伴和朋友的方式,向客户企业或者培训管理者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支持,协助解决培训工作上的某些问题,
 
 现在培训公司的数量可谓庞大,培训行业的竞争可谓激烈。
 
 昨天和一客户聊到如何选择和判断培训公司的时候,我阐述了一些自己的看法,总结为“三三制”原则,即从三个点,每个点看三个方面,先看第一点:
 
 判断培训公司
 
 队伍:
 
 看培训公司的培训顾问(或sales/客服等)的背景、能力和水平。具体看培训顾问是否具有企业的实际工作经验,尤其是HR的工作经验,有HR工作经验的顾问可以更好的从客户的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更好的做好培训工作服务,一般的没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普通SALES很难做到这一点;看培训顾问的沟通和理解能力,较好的沟通和理解能力可以让培训顾问更好的了解和明确客户的需求,有效的发挥客户和培训师的桥梁作用。
 
 课程:
 
 看培训公司课程的体系、依据和大纲。如果有清晰且合理的课程体系,说明培训公司是做了研究和分析的,合理课程体系中的课程自然要比没有体系或者体系混乱中的课程要科学很多;课程的大纲几本都是一般的性的框架和结构,主要看大纲的逻辑性和科学性,具体实施时会和企业的特点和需求相结合。
 
 培训师:
 
 有了优秀的队伍和科学的课程,现在就看讲师了。一句话,就是要看培训公司的培训师是否职业化,培训师是否与相关课程相匹配。
 
 判断培训师
 
 第二点就是怎么判断讲师,依然是三个方面:
 
 背景与阅历:
 
 看培训师是否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人生阅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有经历才会有思考,有思考才会有积累,有积累才能不断的沉淀,最后才有东西(理念、知识和技能等)与别人分享。再者,还要看这个培训师的背景与阅历是否适合相应的企业。
 
 素养与操守:
 
 看看行业对培训师的评价,看看培训师是不是很乐意分享所有精华,看看培训师是不是有不良习惯(比如一不小心就说出了客户企业的保密信息)等。
 
 职业化技巧:
 
 看看讲师是否具有职业化的演讲技巧,职业化的互动技巧,职业化的培训方法等。一个职业化的培训师能将复杂的东西简单化,并通过职业化的培训技巧,让学员能有效的吸收。否则,背景和阅历再怎么丰富,知识和技能再怎么高超,培训师不能有效的表达出来,或者表达出来了但不能让学员有效的吸收,培训的效果都会大大折扣,甚至无效和负效。
 
 判断培训公司的服务
 
 现在具体看看第三点:培训公司的服务
 
 问题解决:
 
 服务再细致周到,不能解决问题都是白搭。所以关键还是要看培训公司的服务是否是从企业的角度出发,和企业一起分析和思考问题,分析确定现在到底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哪些问题是通过培训可以解决的,哪些是培训不能解决的,培训不能解决的应该怎么办,培训可以解决的可以解决到什么成都,又需要从哪些角度、以何种方式来完成。当然,这对培训公司的队伍(培训顾问)的要求就比较高。
 
 预算控制:
 
 培训预算始终是企业关心的对象,尤其是培训管理者。在解决问题的前提下,如何有效的帮助客户企业控制培训预算,是培训公司的重点服务内容。所以要看培训公司的服务中,是使劲的向你推销课程,增加培训天数呢,还是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合理的提出培训的课程和天数。省钱始终都是硬道理,但省钱一定要以问题解决为前提。当然,这也对培训公司的队伍(培训顾问)的要求就比较高。
 
 伙伴式合作:
 
 看看培训公司的服务是简单的以课程销售为核心,还是以工作伙伴的方式合作。伙伴式的合作不仅仅是当次合作的培训前、培训中和培训后的一次性服务,还会以伙伴和朋友的方式,向客户企业或者培训管理者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支持,协助解决培训工作上的某些问题,成为企业培训工作的谋者。当然,这更对培训公司的队伍(培训顾问)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因为不懂HR和企业培训运营的人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小公司怎么样才能让员工有归属感?
 
 其实我个人觉得,这个并不是单纯钱或者股票的问题。你想让员工有归属感,应该问问自己有没有真正把员工当自己人,当合作伙伴,当事业上的战友。战略上的决策是否让员工参与,不能参与的情况下是否能做到信息足够透明,是否真正做到没有等级差异,是否让员工了解公司的种种业务关系、机会、瓶颈以及危险。老板问一下自己,公司是不是到处有不能让普通员工知道的秘密,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话,那我觉得真只有傻子才会产生归属感。我们公司每个小伙伴都清楚地知道我们公司运作的大部分细节,项目收入,遇到的危险和挑战,每个人都清楚什么情况下我们能一起成功,什么情况下我们会抱团一起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