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夸张:少想多做才能做好管理

[复制链接]
查看: 250|回复: 5
发表于 2021-10-25 10: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再给大家透露一点哈,刚出社会那时候我在中国人保干过,有一天六点到了 我寻思到点了应该下班了(在那里每天固定加班到晚上八点是日常),毕竟今天的电话打完了,然后我收拾东西下班,结果一个老员工说:这么多人在加班,你好意思下班吗?这句话至今让我难以忘怀,甚至于一想起那个场面我都很后悔没给她一巴掌。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导读:为了解决生产管理中的问题,一些企业折腾了很多东西,例如定制度、搞流程、制表单,导入ISO、5S、ERP、KPI等等,这些五花八门的方法很多企业都尝试过,结果却都不理想。

为了解决生产管理中的问题,一些企业折腾了很多东西,例如定制度、搞流程、制表单,导入ISO、5S、ERP、KPI等等,这些五花八门的方法很多企业都尝试过,结果却都不理想。

问题出在哪里?出在我们说得多、想得多,而做的少,或做不到位。要想得到好的管理,就一定要改掉多想、多说的毛病,形成埋头去做的企业文化。

很多管理者迷恋想和说。我们通过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来看一看,语言给人带来的困惑究竟有多大。让我们从“爱情”这个最熟悉和敏感的词入手剖析。

搜狐的董事局主席张朝阳讲过这么一句话:“爱情是你们用的复合词。”这句话在很多人(尤其那些热恋中的人)看来,是对爱情的轻视,破坏了爱情的神圣与伟大。

那么,什么是爱情?

我曾经看过文章主演的《失恋三十三天》这部电影。看完之后我发现可以用以下语言来描述“爱情”:爱情就是把男女之间的一段“受”描述成为一个神话。什么是“受”?“受”就是我们心灵的感受。按照佛家的说法:心是无常的(观心无常)。所以,“受”也是无常的。

因此,爱情最大的敌人不是情敌,而是我们的心会不断变化。所以,当两个人海誓山盟的时候千万要记住,尽管此时此刻两个人都想遵守盟誓,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面对各种诱惑,双方的心都会不知不觉地发生变化。让这个无常的心一直保持在一个点上,其实是一个很难实现的愿望。所以“白头偕老”成为我们对所有相爱的人最美好的祝愿。

怎样才能白头偕老呢?它需要我们相爱的双方努力地付出,去经营这段爱情,去不断地营造爱的感受。每一刻的“爱”、每一刻的“受”都是生起就会灭掉,都是无常的。我们只有不断让下一刻的“爱”、下一刻的“受”又生起来,才能不断得到一个仿佛持续永恒的“爱情”。这需要我们不断地付出,不断地经营,不断地去做。但很多人不是这样,他们试图依靠一个海誓山盟来固化这段爱情,让爱情永不消失,他们当然不可能得到。于是他们开始怀疑指责所谓的爱情。

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因为“爱情”这个语言名词误导了我们。其实爱情就是两个人的一段感受,这种感受如果能够被我们不断制造出来,直到两个人死亡,那么这不断出现的感受就是一生的爱情。而当我们把这一段感受用语言描述出来以后,我们的思维就出了问题。

出了什么问题?就是我们把一段感受固定下来了,当成一个不生不灭的实相:“爱情”这个词把一段有生有灭、鲜活的、生动的感受变成了一个死的、固定的、不生不灭的实相。这样,“爱情”这个词就给我们造成了“爱情是永恒不变的”错觉。所以,很多人没有在每一天的生活中努力行动去经营这段爱情,而是妄图靠誓言去绑住爱情,或者靠选择去寻找爱情,以为找到了或承诺了,如此就能享用一辈子的爱情了,这样就错了。

也就是说,只有靠持续的爱和行动,不断投入感情和精力,才能使我们的爱情之树长青。我们不要被“爱情”这个词所误导,以为这个词所表达的感受有多神奇伟大。事实上,经营爱情的动作才伟大,而经营爱情的动作并非都那么令人舒服,于是爱情就成了一个问题。可见,语言好听,动作难做是人们普遍的障碍,我们必须想办法超越它。

怎么超越呢?不要迷信语言,不要只懂得使用语言,要防止语言的误导,快速行动,用动作进行思维,寻找答案。

我们看一则佛家故事:

曾经有个解《金刚经》的禅师去拜访另一个更高明的禅师,写了一大箩筐的经论准备带到山上请那位禅师指点。他走到半山上遇到一个卖点心的老太太,就想化点缘,希望这个老太太给他一些“点心”。那个老太太说:点心我可以给你,但你要先回答我一个问题,若答对了,我送点心给你,若答错了,你给钱我也不卖。

那个老太太问了这样一个问题:“金刚经里面说‘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你点的是哪颗心?”这个禅师一下卡住了,因为你怎么回答都是错。但禅师毕竟是有修为的人,立刻又恍然大悟:无需用语言回答,直接拿点心吃就是答案。

这个佛家故事告诉我们,人很多时候会被语言所禁锢,打破语言的障碍靠什么?就靠行动!

我们欧博现在的主导思维就是动作思维,主要是“生管组合拳”六个动作:日计划、日备料、日协调、日稽核、日考核、日攻关。当然,这六个动作要起作用有个前提,就是管理要以“天”为单位的循环进行。这是要害。

为什么?正如人类最伟大的东西、最有价值的东西并不起眼,就是水、空气、食物这三样东西。水和氧气如此普通的东西,它们的伟大不是来源于化学成份,而是来源于人们无数次的吸收和代谢。也就是说,把平凡的东西变成伟大靠频繁的动作。

所以,我们做管理就一定要“多用动作思维,少用语言思维”。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有哪些成本是老板们开公司前未曾预见到的?

沉淀成本。无论一个人在哪个年龄段开始创业,都是他之前职业生涯多少年沉淀出来的一次爆发,而这些沉淀的能量一般会在创业初期一到两年迅速消耗掉(人脉,资金,创意…)。后期如果战略眼光不够长远,很容易只顾发力眼前的事,而忽视了继续沉淀能量,会出现断档的问题,这些都是隐藏的危机。
这种聚会基本都是公司一年一度年终奖颁奖典礼或是鼓励员工并宣扬像新人宣扬企业文化。线上开会,线下直播给全体员工观看,一般能亲自到场聚会人都会涨工资,且如果表现具有"狼性"还能有额外奖赏,场上会有各个门店的老总(区域经理或CEO)颁发奖学金给表现出众或大型比赛得奖的老狼。仪式末尾会有隆重的盛宴来填饱小狼的肚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1 16: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有真正的社会企业家才能画好这条曲线,因为他知道这其中的价值和意义有多重要。有些事可能从一开始的起心动念就让我们觉得有动力,觉得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4 17:3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商业模式一定要可持续性,过去的几年里,因为中国市场的确非常非常热闹,所以很多的烧钱业务都非常非常容易融到钱。很烧钱的企业,现在已经不赚钱了。投资人很多没有那个胆量砸钱,中国也有很多最近烧钱的企业,再融的就会产生问题。做企业一定要想明白烧钱会不会烧出这个企业的可持续性,不要把钱补贴给了白眼狼,你一旦补贴人就不见了,这种商业模式是最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5 02: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可以彼此之间学习,如果社会企业能够坐在一起,彼此之间知道我们在做什么,彼此之间学习怎么做的更好,面对共同的问题,彼此之间分享解决方法,讨论如何建设更好、更干净的环境,这些都是我们社会企业可以做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6 18:59:0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可以彼此之间学习,如果社会企业能够坐在一起,彼此之间知道我们在做什么,彼此之间学习怎么做的更好,面对共同的问题,彼此之间分享解决方法,讨论如何建设更好、更干净的环境,这些都是我们社会企业可以做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7 17:48:2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时代需要企业家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总结为16个字,叫“家国情怀,学者智慧,商业思维,江湖行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让管理企业更简单

  • 反馈建议:麻烦到企业之家管理处反馈
  • 我的电话:这个不能给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关于我们

云服务支持

精彩文章,快速检索

关注我们

Copyright 企业之家  Powered by©  技术支持:飛    ( 闽ICP备2021007264号-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