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个视频我不禁沉默了,让我想起了18年的春节后,家里人让我去一个公司上班,那个公司跟视频里的有一个特别像,又是跳舞,又是演讲的,我回忆了一下,那个公司的员工基本上是打电话,问一大本电话薄上的各个“客户”,需不需要本公司的产品,当时我跟几个年龄差不多但都不认识的人一起进的公司,那年,我18岁,我甚至跑到厕所,跟家里人打了个电话,我说,这真的不是传销吗?他们说,你不要在那里乱说,虽说是上班,但你最重要的是在那里学习,如果公司让你打电话啊之类的,你也慢慢学,特别是要跟他们一起,学会“讲话”。我现在想想,真是细思极恐,我要真变成这样的人,真就没有未来了(转自我上次在这种“企业文化”视频下评论的内容)。
 
|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导读:质量认证是目前社会上具有权威性的一种认证。质量管理体系产品和服务的放行:组织应在适当阶段实施策划的安排,以验证产品和服务的要求已经得到满足。
 
 质量认证是目前社会上具有权威性的一种认证。
 
 质量管理体系产品和服务的放行:
 
 组织应在适当阶段实施策划的安排,以验证产品和服务的要求已经得到满足。
 
 除非得到有关授权人员的批准,适用时得到顾客的批准,否则在策划的安排已圆满完成之前,不应向顾客放行产品和交付服务。
 
 组织应保留有关产品和服务放行的成文信息,成文信息应包括:
 
 a)符合接收准则的证据;
 
 b)可追溯到授权放行人员的信息。
 
 【解读】对于制造型组织,一般由组织内部的诸如质控部来检验判定最终产品是否符合顾客的要求,例如家用电器(此时满足其产品标准要求即等同于或代替满足顾客要求,除非是要求特别的顾客定制性产品),也有除组织经出厂检验判定为符合以外,还要经过顾客的进货验收性检验或验证,方能完成最后的交付,例如组织的产品是另一个组织产品原料的情形。
 
 就提供服务的组织而言,其服务(诸如维修服务、就餐服务、美容健身服务等)是否符合要求往往需要由顾客判定,或者由组织和顾客同时判定,判定依据由相关的标准及其测试、试用、双方商定的标准或状态、行业规范与管理、顾客预先要求、组织的承诺与明示、参照样与参考样以及诸多不言而喻的要求。
 
 “符合接收准则的证据”包括产品出厂检验报告、第三方检验报告、产品合格证、状态照片、视频录像、顾客检验验证报告(单)、顾客签字确认单、顾客付款联单等。
 
 就产品而言,符合标签声明标准(即使是所谓GB/T国家推荐性标准或行业推荐性标准,一旦明示为产品标准则为必须满足其指标要求的强制性标准)是组织必须满足的最低要求,为此许多组织会制定要求高于其产品明示标准的内控标准,并将内控标准检验合格率作为重要的质量目标。
 
 授权人员(包括顾客)的确认、批准等签字可视为“可追溯到授权放行人员的信息”。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有哪些成本是老板们开公司前未曾预见到的?
 
 我说说自己刚起步的一个小微公司的感受吧,公司坐标深圳,员工加上我两个人。每月办公室租金加管理费3500,员工工资3500,两个人每个月3000块钱伙食,自己租房住2000,宽带,手机,固话,水电,交通杂费1000, 其它杂费支出约2000,加上办公设备,仪器陆陆续续投入约10万,不算流动资金和借贷的利息成本,两个人的小公司,投入10万左右的工具和每月最少1.5W的固定开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