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讨论:唐诗中的管理学—换得寸草心

[复制链接]
查看: 1021|回复: 5
发表于 2021-10-25 10:07: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家安徽滁州市全椒县的!一个小县城!房价6000+现在每个月房贷3000!自己吃喝和朋友社交1000~1500!还有亲戚朋友结婚乱七八糟的上份子这样的花销每个月要预留1000左右!现在还没小孩,还没结婚!这笔开销还没算上!我这县城厂工工人平均在4500到5000左右!真的生病都不敢生!我不知道有些人评论真的低能!不食人间烟火吗?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导读: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唐诗佳句]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佳句解析]

这是一句赞美人世间最伟大的爱—母爱的千古绝唱。绿草由于春天的阳光倍加呵护而健康生长,反过来绿草就会对春晖怀有一颗报恩之心。

作者巧妙地把自己报答母恩的一片心比作寸草,把自己母亲的爱比作春天的阳光,这样的比喻恰如其分。这句诗在赞美着伟大的母爱的同时也在规劝世人时刻都应该怀有一颗报恩的拳拳之心。

全诗中没有一句是经过作者去刻意雕琢,全都是“纯天然制品”,然而它所表现出来的效果却是世间最华丽的词汇都无法表达出来的。淳朴素淡的语言当中无不蕴含着人世间最诚挚的真情厚意,所以,它千百年来一直拨动着读者的心弦。

[原诗欣赏]

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管理感悟]

我相信,凡是喜欢文学却又没有做到尽孝之人假如读到这首《游子吟》时都会落下惭愧的泪水,原因就在于这首诗中超强的感染力和最真实的生活体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这种爱无处不在,而在我们现代企业中,这种爱依然存在,只是它的表现方式与生活中有所不同而已。

爱,是一个千百年来人类永无休止的谈论话题。现在我们来谈一谈企业中的爱,员工对企业的爱、企业对员工的爱、管理者对员工的爱和员工对管理者的爱。

1.员工对企业的爱

当一个员工踏入企业大门的第一步时,他对这个企业的爱已经在心里无形的产生出来。因为他既然选择这里,其实就已经决定把自己的这份爱献给这个企业。

然而,我们都知道,一个企业的发展绝不能保证都是一帆风顺的,在它发展的道路上时刻都会存在着让人意想不到的坎坎坷坷和四伏的危机。假如,随着企业的发展中各种对员工不利的因素的产生,比如:福利待遇的下降,公司前景不良等现象的出现以及员工们的发展空间受到极大的限制等原因,员工对企业此时的爱就会变得逐渐淡漠起来,直至最后变得不再爱这个企业,有的甚至还对企业产生了仇恨。

这是一个非常正常的发展现象。因为一个人的思绪是随着外界变化而变化,也是最容易受到波动的。那么,企业如果面临这样的问题时,如何面对和解决这样的问题呢?其中有一个穿针引线的主角,就是企业中的管理者。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管理者对员工的爱。

2.管理者对员工的爱

企业中的管理者最为头痛的就是自己对员工的爱如何能让员工切身体会到。有的管理者总是在抱怨自己的员工忘恩负义,其实这是一个心理误区。管理者不妨从自身找一下原因。 作为管理者,首先要不断地自问:

自己是否把个人利益放在员工利益之后?

有些管理者喜欢推过揽功。把员工的功劳全部揽于自己怀中,而一旦出现某些问题后又把过错能推则推,四处寻找能为他“背黑锅”的员工。这样的管理者能说是对员工有爱吗?绝对不能。

这样的管理者是属于“见利忘义型”领导,在企业中,他们的心中只有“自私”两个字。

自己是否歧视过任何一个员工?

有些管理者总认为自己高高在上,自己的命令如同“圣旨”一样,不容任何员工侵犯,说到底,这就是一种对员工的歧视。他们没有把员工的能力看在眼里,认为员工就是自己手中的一个“傀儡”。

还有的管理者喜欢“看人下菜碟”,对学历高的员工奉若神灵,对中等学历的员工视若无睹,对低学历的员工白眼视之。这样的管理者对员工的心态都没有摆正,哪里会有爱产生?

这样的管理者属于“势利眼型”领导,在企业中,他们的心中只存在“三六九等”这四个字。

自己是否处事公平?

有些管理者在处理员工矛盾时,不自觉得偏袒自己喜爱的员工而并不站在真理上处理问题,这样的管理者对员工是有爱,但是这种爱并不是公平的,而是具有偏向性的。这种风气如果在企业中形成后,员工们就会逐渐变得趋炎附势起来。

这样的管理者属于“偏心眼儿型”领导,在企业中,他们的心中只有“我喜欢”三个字。

作为企业管理者来说,你经过这样的自问后再看看自己是哪一种类型的主管,如果你哪种都不是的话,那么你很有可能已经对员工付出了自己的爱。

爱是相互的,管理者如果对员工切实地付出了自己的爱,员工一定会“投桃报李”,对管理者也会有爱。

3.员工对管理者的爱

员工对管理者的爱都具体体现在哪里?这个答案是每一个管理者都想知道的事情。

在解开这个答案之前,我们必须明确两个假象:唯命是从和阿谀奉承不是爱。

因为员工和管理者之间是上下级关系,其中自然会产生出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所以,要想使员工对管理者有爱,应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员工对管理者的爱建立的基础是信任。只有员工对自己的上司充分信任后,他们的爱才能完全体现出来。具体表现为员工对管理者无话不谈,其中包括对管理者的意见,对企业的发展方向,对人生的看法……

假如说员工见到自己的上司就刻意回避,即使面对面也无话可谈,这只能说明员工对自己的上司充满了怀疑,爱也就无从谈起。所以说,员工对管理者的爱一定是建立在相互信任这个基础之上的爱。

4.企业对员工的爱

企业是依靠员工来创造价值的,员工是依靠企业来生存发展的。它们之间明显存在着利益关系。所以说,既然这种爱是以利益为基础的,那么,这种爱应该不是一种真诚的爱。由此才有上文所说的员工对企业的爱逐渐淡漠是一种必然现象。 既然是以利益为基础的爱,企业对员工所付出的爱就从员工的利益出发,对员工的自我发展给予最大的支持,培育他成长是对员工最大的爱。

综上所述,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爱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之上,而企业与员工之间的爱是建立在利益的基础之上。

员工与企业之间的爱是短暂的甚至是虚幻的,但员工与管理者之间的爱是恒久的也是真切的。所以,员工与企业的爱是需要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爱来维持的。这四者之间是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管理者是企业的代表者,管理者对员工爱得真,员工才能对企业爱得切!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90后员工普遍不愿意讨好领导了吗?为什么?

我也是70后,我觉得你想法比较偏颇,你字里行间想表达的是我们70后普遍愿意巴结领导,但事实不是这样。 我做过公务员,在企业也做过,巴结领导这事真跟年龄没有必然关系,和行业性质、岗位性质和人有很大关系。 体制内,尤其是公务员,喜欢巴结领导的多一些,体制外少一些;管理运营部门多一些,技术部门少一些。在企业,我见过一些90后挺会拍马屁的,做公务员的时候,也有不少70后不巴结领导的,不是不会,就是不愿意,我就算一个。 所以这事只拿年龄说事一定是要偏颇的,而且巴结领导这事也看度,很多人天生会来事,习惯和善于夸奖别人,对谁都这样,对领导不一定是巴结,而是习惯。
我这人吧,被骗进去过传销,也是自己脑子转得快,加上我脾气特别倔,硬是配合另外一个老哥打出来的,我最烦工作的地方叫我家人或者什么,或者叫我做那种跟传销有点相似的东西,没法形容那种感觉,有点想打人,我没有暴力倾向,但就是听不得,赚钱的方法老多了,这样赚的特别多吗?不见得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1 02: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追求确定性的人往往不能成为优秀的企业家,任何有勇气面对决策的人,都能够通过学习成为一名企业家,并表现出企业家精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2 05: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首先要为自己思考,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开始思考,我们到底怎么样让某些东西都完全按自己的想法去做,年轻人怎么样真的有创造力,并且造出新的东西来。这就需要我们去关注自己喜欢什么,更重要的是要给年轻人时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8 13:0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也非常希望我们的资本界跟有梦想的创业者,一起看准大方向,现在已经进入了互联网+、+互联网、AI+、+AI的新领域,其实这个市场变化非常非常快。一定要看清总的形势的发展,同时也希望看到伟大的机会。如果做好资本运作,能融资能发展,有可能在很短的时间以内,把企业变成一个非常巨大的,不是中国的企业,而是世界的企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2 04: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任何企业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来看,没有永远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成功的企业,所以趋势当中寻找洞见,能不能选择我们的战略决策,选择比努力重要。无论是做企业还是个人分享上,一定要明白最终的结果都是要退出,离开这个世界、退出行业的成长周期。想到退出才能够不忘初心,才能方得始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30 07:59:38 | 显示全部楼层
做企业要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境合一。企业家要有个“不是第一,就是唯一”的信念,同时要引导自己的员工做“正、美、忠、善”的人,如此企业才能有更大的成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让管理企业更简单

  • 反馈建议:麻烦到企业之家管理处反馈
  • 我的电话:这个不能给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关于我们

云服务支持

精彩文章,快速检索

关注我们

Copyright 企业之家  Powered by©  技术支持:飛    ( 闽ICP备2021007264号-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