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淡泊:最优员工福利管理四个共性

[复制链接]
查看: 3380|回复: 5
发表于 2021-10-22 15:06: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其实最后那种才是最可怕的。他们用悲情音乐和话术搞氛围,利用你的亲情、友情、爱情、善良、温柔、同理心,激发你的内疚、疯狂、歇斯底里。最终目的只是为了更方便的管理,可是人最本真的情感却被亵渎了。今天看那些招聘信息好多公司都这么写:员工福利:缴纳五险, 月休4,法定假日,按时发薪;现在企业都这么不要脸了,把自己应该做的义务,写成员工福利?我还见过职位简介直接写,上班坐办公室吹空调,接接电话的。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随着公平就业机会的发展,企业对人才的竞争加剧,一个企业的员工福利政策成为吸引优秀人才的重要因素。为适应社会环境的发展,企业的福利成本越来越高昂,许多企业的员工对企业的福利政策并非满意,把企业的对员工的关怀认为是一种理所当然。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福利计划制定者未能对福利计划进行深度成本分析,所以不能把福利价值与员工进行深层次的交流,让员工体会到企业的用心良苦。为了实现企业福利价值最大化,有必要对企业员工福利进行最优管理。

首先是计算员工福利成本。根据企业的自身能力和市场竞争环境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公司可持续发展的福利计划,深入分析员工福利成本。通常所用有四种方法。

一、所有员工的年度福利成本(对做预算和描述福利计划总成本有用)

二、每个员工的每年福利成本(每项福利计划的年总成本除以参与员工福利的人数)

三、收入百分比(年福利总成本除以年总工资收入,这个数据在比较组织间福利成本时是有效的)

四、每小时的花费金额(年福利总成本除以当年所有参与工作的员工的总工作小时数)。

四种方法各自有着各自的优缺点,根据企业自身所处的阶段和环境将几种方法结合起来用效果会更加。

其次是灵活的福利。有了第一条的支持,这条的作用才能实现员工和企业利益的最大化。灵活的福利不是让所有员工享受同样的福利政策,而是让每个员工都有权利在备选方案中选择同等价值的福利。即“自助餐方式”,因为不同年龄阶段、价值观的人所需求的是不一样的,按需求发放员工福利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员工满足感和自豪感,从而提升其工作积极性。典型的福利计划运行模式:员工们被提供基本项目和选择项目的福利包。基本项目包括适度的医疗保险、与年薪相当的人寿保险、基于服务期限的假期以及一些退休金支付等。选择项目包括:完全的医疗保险、更长的假期、额外的伤残收入以及公司对退休基金的更高支付等这种运行模式在很大程度上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员工的好处是通过灵活的福利,企业员工对福利的满意度大大体高,促进员工更加努力工作,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对雇主也有好处。在传统的福利安排下,不论福利成本上升多高,如果雇主降低福利标准,他们必须面临员工流失的风险。而灵活的福利容易将这种福利成本上升转移到员工身上。

再次是福利沟通。有效的福利沟通存在是个广泛的四个互相连接的共性:

一、让员工注意到福利,可通过定期提醒他们注意自己的五险一金以及在需要的时候帮助员工实现福利。

二、帮助员工理解他们所获得的福利信息以便能从福利计划中得到更多的好处。

三、使员工相信他们所获得的信息是值得信任的。

四、让现在和将来的员工相信福利的价值。

IBM公司有一个叫做计划寻找者的互动问答的工具去衡量不同的福利和标准,比如成本、保险范围、客户服务或绩效等。这个工具可以对公司提供的许多不同的保健计划进行分类,使用员工提供的数据和选择,然后按照顺序、生动第应答出一些比较好的计划安排。有效的福利沟通能够激发员工的热情,提升员工对公司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也能够节省公司劳资、管理和时间成本。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员工辞职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马云所讲的“钱给少了,心委屈了”只是泛泛而谈,比较笼统。特别是“心”如何“委屈了”,有多种不同情况。事实上,不同入职时长的员工离职,往往有各自不同的原因:1、两周,一般是实际状况与预期有较大差距;2、三个月,主要与工作本身有关;3、六个月,多半与直接上级领导有关;4、两年左右,一般与企业文化有关;5、三到五年,与职业发展有关;6、五年以上,一是职业倦怠,二是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速度不统一。
有些人是真的为了生存,挣钱,不得不做,有些人可能是真的被洗脑了,觉得这样的行为很有用?无论那样,都挺悲哀的。我希望工作并不是全部,一天24小时,除了工作睡觉,还要陪伴家人啊,和朋友在一起,或者一个人待着,干自己喜欢的事情……你想要我免费加班,可以啊,一个月因为特殊情况加几天班,也不会特别在意 。只是家里有情况的时候,单位也可以通融一下……都是互相的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2 01: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管理不是领导,管理是让一个系统正常运行,帮助你完成你知道如何完成的事。而领导是建立新系统,或者改变旧系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2 17: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可以彼此之间学习,如果社会企业能够坐在一起,彼此之间知道我们在做什么,彼此之间学习怎么做的更好,面对共同的问题,彼此之间分享解决方法,讨论如何建设更好、更干净的环境,这些都是我们社会企业可以做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4 04:42:1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正能够躬耕于把赚钱形成良性循环的企业家一定是有社会价值的企业家。商业问题和社会机遇都具备相同的三大属性:一是都有海量的用户,二是都是刚性需求,三是目前都是我们服务和估值的洼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8 23:19:1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可以彼此之间学习,如果社会企业能够坐在一起,彼此之间知道我们在做什么,彼此之间学习怎么做的更好,面对共同的问题,彼此之间分享解决方法,讨论如何建设更好、更干净的环境,这些都是我们社会企业可以做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1 21: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做企业要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境合一。企业家要有个“不是第一,就是唯一”的信念,同时要引导自己的员工做“正、美、忠、善”的人,如此企业才能有更大的成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让管理企业更简单

  • 反馈建议:麻烦到企业之家管理处反馈
  • 我的电话:这个不能给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关于我们

云服务支持

精彩文章,快速检索

关注我们

Copyright 企业之家  Powered by©  技术支持:飛    ( 闽ICP备2021007264号-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