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个视频我不禁沉默了,让我想起了18年的春节后,家里人让我去一个公司上班,那个公司跟视频里的有一个特别像,又是跳舞,又是演讲的,我回忆了一下,那个公司的员工基本上是打电话,问一大本电话薄上的各个“客户”,需不需要本公司的产品,当时我跟几个年龄差不多但都不认识的人一起进的公司,那年,我18岁,我甚至跑到厕所,跟家里人打了个电话,我说,这真的不是传销吗?他们说,你不要在那里乱说,虽说是上班,但你最重要的是在那里学习,如果公司让你打电话啊之类的,你也慢慢学,特别是要跟他们一起,学会“讲话”。我现在想想,真是细思极恐,我要真变成这样的人,真就没有未来了(转自我上次在这种“企业文化”视频下评论的内容)。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福利资金的来源
员工福利资金的来源是企业依法筹集的、专门用于员工福利支出的资金。企业在选择为福利融资的时候,可能会采用非自费、半自费和员工自费计划,或将它们结合起来。非自费的意思是企业承担所有非固定福利的费用;半自费的意思是企业和员工共同分担费用;员工自费福利计划中企业不承担福利费用。目前,大部分福利计划(包括法定福利)都是半自费的(见下表),主要是因为福利成本大幅度上涨,并且福利计划让员工负担一部分费用,还可以使他们了解和认识到该项目福利的价值,否则如果免费获得福利,员工可能就对成本控制不再感兴趣。
国家规定的社会保险缴费一览表
员工选择的自由度
企业制定福利计划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按一定标准统一向员工提供福利,不给员工选择的自由,这种方式的好处是管理简单,管理成本较低,缺点是不能满足员工个性化的需要,向员工提供统一的标准福利显然不能适应所有员工的需要。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实行比较灵活的福利计划即弹性福利计划。在弹性福利计划中,员工可以在多种福利项目中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这种方式的优点是使员工对福利的满意度、对工作的满意度、对工资的满意度都增加了,并对缺勤率、离职率的降低和企业绩效的提高都有积极的意义,缺点是管理过程复杂,管理成本较高,并且随着员工对福利项目的自由选择,会在一定程度上冲击员工的团队合作精神,此时,企业必须把握好员工选择福利自由的“度”。
确定福利在薪酬中的比重
企业工资总额确定以后,就要全面考虑货币化薪酬和福利各自所占的比重,既要避免取消福利即在薪酬体系中不考虑福利的倾向,又要避免福利无限膨胀的倾向。我国企业通常实行财政部于1992年4月30日发布的《关于提高国营企业职工福利基金提取比例调整职工福利基金和职工教育经费计提基数的通知》([1992]财工字120号),从1992年5月1日起执行,将职工福利基金按职工工资总额的14%从成本中提取。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14%提取的职工福利费,主要用于职工的医疗费、职工探亲假路费、生活补助费、医疗补助费、独生子女费、托儿补贴费、职工集体福利、职工供养直系亲属医疗补贴费、职工供养直系亲属救济费、职工浴室、理发室、幼儿园、托儿所人员的工资,以及按照国家规定开支的其他职工福利支出,也可用于支付职工的补充养老保险费。
学习更多薪酬管理技巧企业管理 > 人力资源 > 薪酬福利栏目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员工辞职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马云所讲的“钱给少了,心委屈了”只是泛泛而谈,比较笼统。特别是“心”如何“委屈了”,有多种不同情况。事实上,不同入职时长的员工离职,往往有各自不同的原因:1、两周,一般是实际状况与预期有较大差距;2、三个月,主要与工作本身有关;3、六个月,多半与直接上级领导有关;4、两年左右,一般与企业文化有关;5、三到五年,与职业发展有关;6、五年以上,一是职业倦怠,二是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速度不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