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疏漏:三一重工科技创新乏力 中联重科借势抢占市场第一

[复制链接]
查看: 979|回复: 5
发表于 2021-10-22 14: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一次我老婆她公司也举行这种培训活动,我那天正好送她去,结果听了五分钟,听不下去了,我蹓跶到楼下大厅,拿起备用机拨打了110,说是诈骗活动,场面很火爆,内容很洗脑,结果没十分钟警察就来了[doge],上去大概半小时左右吧!我老婆下来了,我假装不知,问怎么你也偷溜啦?她神神秘秘的告诉我,有人报警,活动取消了[滑稽],嘿嘿嘿,深藏功与名,这帮神经病,就是欠110收拾。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一直在舆论上风生水起的三一重工,正在面临不缺定的国内市场前景;饱受舆论苛责的中联,却低调赢得了“中国市场第一”的宝座——备受关注的重工机械行业,虽然低迷的态势持续但竞争和变革加剧。

8月30日,三一公布2013年度中报,上半年三一实现营业收入220.85亿元,同比下降30.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51亿元,同比下降48.6%;每股收益0.35元。之前中联公布的中报显示,中联实现营业收入201.65亿元,同比下降30.75%,净利润29.06亿元,同比下降48.31%,基本每股收益为0.38元。

细观国内重工机械行业两巨头的中报不难发现,不管是中联谨慎的“有质量的增长”,还是三一乐观的“中速增长时代”,都不可否认重工机械行业低迷的现状。

行业低谷时期,“强练内功”成为共识——科技创新作为企业核心竞争优势,是决定企业未来市场成败的关键因素。在半年报中,三一科技创新的相关数字虽然在继续增长,但中联科技创新能力更为迅猛。

三一2013年半年报显示,累计申请专利4886项、授权专利3115项,居行业第一。三一在2012年报中数字显示,三一重工已累计申请专利4528项,授权2428项——这表示2013年上半年申请下来358件。而2013年上半年,中联获国家专利授权量753件,同比增长76%;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量136件,同比增长800%。二者对比之下不难发现,中联2013年上半年专利授权数量大幅超越三一重工。

这其中,由中联承建的国内唯一一个“建设机械关键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已经通过了国家科技部的验收,标志着国内建设机械行业的共性技术研究已经拥有成熟的产业平。中联不仅专利多,更重要的是其科技创新含金量高,中联成为了重工机械行业技术变革的领跑者。

借势技术创新的先发优势,2013年上半年中联继续深耕国内市场,表现不俗。2013半年报显示,三一国内收入仅161亿,而中联达到了186亿。这意味着国内市场上,中联重工悄然挺进持续走强,已经紧握“市场第一”份额。

而在国外市场上,三一多起官司前途未卜,虽然三一国外市场战略被上升至“第三次创业”的高度,但官司一堆已经深陷泥潭——即使赢得舆论也难挽回国内市场颓败之势。显然,三一一贯的“舆论激进战”在市场上却影响甚微,中联一直饱受舆论苛责却在市场上成绩斐然,在资金极度短缺的机械工程制造行业,中联流动性资金高达206亿一枝独秀。

虽然起诉奥巴马让三一再次成为了媒体关注焦点,但三一国际化道路上,纷争不可避免的还在继续,国内战场又痛失市场份额,在整个重工机械行业在低谷徘徊的背景下,三一面临着更加不确定的市场未来。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小公司怎么样才能让员工有归属感?

公司小不可怕,怕的是公司没有前途。一个有前途的公司必须要有明确的经营目标,包括主营业务突出,岗位职责分明,商业模式清晰,存在绩效考核目标,薪酬激励制度明确等等。很大程度上,员工归属感从根本上是建立在员工的价值感获得认同的基础上的,不同的员工有不同的价值需求。年轻员工能够感受到有学习进步的机会与提升的空间,资深员工的价值能够得到尊重,不同层级的管理人员在管理权限能够得到尊重与维护。简单说就是总经理不要去插手部门主管应该管的事。小公司也应该有小公司的企业文化。我通常会建议他们装点一些绿色植物和字画,员工聚餐(建议AA制),聚餐是减少小公司人员勾心斗角的比较有效的手段。更主要的是团首的人格魅力,他的智商与情商,其中情商更为主要,归属感一定程度上来自于团首的人格魅力——对于小公司而言。
有些人是真的为了生存,挣钱,不得不做,有些人可能是真的被洗脑了,觉得这样的行为很有用?无论那样,都挺悲哀的。我希望工作并不是全部,一天24小时,除了工作睡觉,还要陪伴家人啊,和朋友在一起,或者一个人待着,干自己喜欢的事情……你想要我免费加班,可以啊,一个月因为特殊情况加几天班,也不会特别在意 。只是家里有情况的时候,单位也可以通融一下……都是互相的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0 09:06:41 | 显示全部楼层
利润并不比人重要,人也不应该被简化为统计数字的工具。企业可以成为推动进步的巨大杠杆,但必须明确知道进步不能只包含企业主的利润,还需要打下哲学的基础——管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1 10:53:31 | 显示全部楼层
高效的管理者最终都会发现,工作职权既不是管理的核心——它不是让他们成为管理者的关键,也不是影响别人唯一的或最好的方法。工作职权只是一种效果有限的影响力来源,仅仅依靠职权,无法做到让下属全心投入,让管辖权以外的人与自己充分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31 06:24:07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企业家的孩子不愿继承家业,这是可以理解的。在这种情况下,最好找一个很好的技术工老师傅,他虽然不是你的家里人,但你企业里的人,对企业非常了解,他们有理论和实践加上在企业干了很长时间,多易他们是理想的传承人。所以你要好好对待员工,帮助他们进修,让他们感受到他们对身份的认同感与企业一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31 08:02:14 | 显示全部楼层
企业家也有两个责任,一个是企业家自身的责任,一定要造好产品,你要纳很多的税,要养很多的员工,在造好产品的时候基本的商道利益要兼顾,我们很多的企业家做到了。第二,你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社会责任,你要给我们生存的社会环境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31 11: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团队不害怕走远路,害怕的是不明确走哪条路。当发展战略不清晰时,导致各个层级盲目的忙,各个层级信息断档。所以企业成功的秘诀:从一而终,一以贯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让管理企业更简单

  • 反馈建议:麻烦到企业之家管理处反馈
  • 我的电话:这个不能给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关于我们

云服务支持

精彩文章,快速检索

关注我们

Copyright 企业之家  Powered by©  技术支持:飛    ( 闽ICP备2021007264号-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