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也遇到这样的上司,特么就直接问我这些问题,我就纳闷,入职他们承诺过的条件要求是什么,加班有加班费还好,没加班还想用努力做借口忽悠我,下班是我的时间,我回家能干嘛和他有什么关系,努不努力这也是我自己的事,我能完成手头工作就下班,回家我做点自己感兴趣的都是努力,并不是榨尽所有时间为工作才叫努力,加班多两个小时就是有加班费赶不上末班车还不够打车,何必这样辛苦自己,回家躺着睡觉都要比这强,谁爱努力谁留下努力就行。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管理者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团队的领跑者,另一种是团队的推动者。
领跑者,做为团队的领导,通常在专业技能方面是团队的权威,做事积极主动,勇挑重担,带领着团队成员攻克困难,并且永远冲在最前面。就像火车头一样,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
推动者,做为团队的领导,通常专业技能未必突出,但他善于整合团队资源,用人之长,调动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并给予支持、帮助、启发、引导,激励下属发挥最大的潜能。他是团队建设有力的推动者。
做哪一种管理者更好呢?
通常,我们初当管理者时,多为技术骨干、业务精英,凡事亲历亲为,冲在前面,是典型的领跑者,是团队中最辛勤工作的人。做为团队的领跑者,团队成员都跟随着你,一旦你停止或放缓前进的步伐,团队的业绩就会下滑。还有一种情况,当你只顾自己向前冲,而你的团队成员却跟不上你步伐,就像火车头与车厢之间脱钩,车头跑的越快,他们的距离就越大。
随着管理工作的开展,管理者发现,单凭自己一个人优秀是不行的,只有更多地调动团队成员的积极性,挖掘并发挥团队成员的潜能,团队才能取得更大的业绩。所以,这时管理者应调整工作风格,更多地去支持、帮助团队成员,推动他们前行。不仅团队每一个成员得到成长和发挥,而且团队的绩效也实现了,这样带出来的团队是一个共赢的高绩效团队。
看人之大,用人之长,推动团队成员成长,这是一名优秀管理者应培养的管理能力。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小公司怎么样才能让员工有归属感?
小细节上吧!第一份工作,做了3年,就是创业起步的企业,最后因为政策行情,接不到项目,无奈倒闭。因为人少,老板人很好,在工作上都亲自教学指导。11年开始,包住宿,租了个小区房,一个月2000多,老板偶尔会去宿舍看望我们3人。看到我买了新家电,洗衣机那些。。第一句话就是“开发票没?拿回来报销”,这种细节还是很收买人心的。公司倒闭半年,我在新东家上班3个月,老板打电话说给我转账,因为有个项目回款了,大家都按规则分一点!老板当时是在读博士,后来考了公务员,相妻教子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