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专注:未来房地产企业的战略该如何制定

[复制链接]
查看: 789|回复: 5
发表于 2021-10-22 13:54: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前不能感同身受,现在能理解,就是一群没多少选择的人好容易找到了群体认同感和自我的希望,近乎病态的把自己所认为的“希望”紧紧抓在手中。现代社会大多数人心里都有点毛病,或多或少,只是他们表现在了外面。我在深圳的中原地产刚过几个月,说是六点下班,实际上每天都要肝到11点之后,你如果正常下班,店长就会来问你,你回家有什么事呀,没事你回去干嘛,然后斥责你不努力,接着就开会点名批评你。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导读: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走势犹如风雨欲来,主要表现是二三四线城市房价趋平趋冷,反而成就了一线城市的暴风眼效应,安全且稳中有升。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走势犹如风雨欲来,主要表现是二三四线城市房价趋平趋冷,反而成就了一线城市的暴风眼效应,安全且稳中有升。

二三四线城市房价趋平趋冷的动因

首先,农地入市。核心是将来自宅基地置换后腾空出来的土地,用作工业用地和商业用地;原有农村土地流转后,吸引社会资本投资现代农业,大大提高土地经营效益;其次,二三四线城市成为农村人口进入的首选,挤迫一部分高收入人群或相对高收入人群向一线城市集中,二三四线城市房价,更多的经适房或者类经适房,所以会受到一定的冲击;再次,二三四线城市会大量的出现产权一体化项目(产业园区和居住一体化)。这几个因素吹皱了二三四线城市的春水。

而一线城市则相反,会出现高风险中的避风港效应,一段时间里的波动,长期来看会走高,当然不会永远走高。主要原因首先是大量中高端人群进入带来一线城市高端地产和高端项目相对集中,一线城市的避风港效应会展现;其次是若干特大城市的综合配套,生活质量的保障,尤其治安的保障,社会治安的保障;再次是一线城市的发展机会。一线城市里面国际特大型城市就是所谓的北上广,更宽泛意义上指北上广深,像天津,放在北这个范畴里。

特大型城市在中国出现的合理性是毋庸置疑的,下一步有可能会建将近20个特大型城市,可容纳2000万人口的特大型城市,一大批前所未有的区域中心城市---像武汉、西安、沈阳、大连,杭州,南京,合肥,郑州都是候选。不是消灭北上广,而是稀释北上广。而区域特大型城市的大量出现,将是下一步城市化的关键。

未来这二三十个区域中心城市作为主力军吸引大批的中高端人口,而其生活综合成本对低收入人群会有一个挤出效应。当然还有一些看不见的门槛拦着农民和低收入人群进入大城市--各级政府会用多级拦水坝来拦住直接涌入大城市的人群,把他们先安置在四线三线城市,包括优惠政策,降低二三四线城市的费用,税收,户口政策,造成大量中低端人群滞留在二三四线城市,直到这些人冲破因职业,收入等方式束缚进入高阶城市,而多梯级拦水坝的构筑这是这次城市化能否成功的关键。最终导致房价一个向左,一个向右,一线城市趋平趋升和二三四线城市趋平趋冷。

房地产公司未来的战略制定

中国奢侈地产的三大效应:第一,低谷抗跌,第二,高峰领涨,第三,持续增值。这三个特点恰恰能够把一线城市未来的避风港效应的价值挖掘出来。未来一线城市高端地产会打破头,真正的高端地产,那种能经得起时代检验的,经得起生活方式检验的寥寥无几,而这是所有的地产公司所梦寐以求追求更高格局和境界,所以下一步,一线城市的避风港效应越显现,在一线城市里掘金能力就越会凸显。

同时一线城市政府的地产政策会出现几个特点:1、较充沛的地产供应;2、大幅度划小地块,拍出每个地块的最大价值,规范地产商的行为。也就是我们熟悉的精明算计开发商,拍卖所得极大化的同时,大量进行民生工程建设的香港模式会大行其道。大盘模式从此终结;

3、一届政府任期内的土地匀速供应,用利于产生一个好的预期,有利于城市控规的实现;4、制约寅吃卯粮式的超前土地拍卖,形成一个多维度制衡的,中长期规划的土地供应机制;5、纯土地财政向土地财政+政府债券+政府资产经营的逐步过度。

因此未来房地产公司的主要思路应该是在一线城市,利用小幅土地,相对快速的制作精品来挖掘附加值空间,相对高周转率获取小幅土地的极限价值。合理的附加值,打造精品的能力,唯一要注意的问题是要变慢打造为合理的快打造,这个快不是毛糙,而是通过知识管理,组织智商沉淀,若干的可标准化操作的傻瓜手册化,制度化,能力化的支撑,最终由慢打造为快打造。

对于中小型房企来说,商帮式联合是中小企业生命周期突破的一种有力模式。1、充分的互联网精神-一群已经成功了的中小企业家,再聚合到一起,联合资本,智慧,人脉,商机,能力,视野,情报,打造成一个真正具备有机特征的一个活的大脑式企业;2、多个股东找项目,公司找到好项目向股东及其朋友路演的互动机制;3、超越所有股东个体能力,集成并升华出一种所有股东自身根本做不到的项目,接触不到的资源,融不到的资,想不出的办法;4、介于公有制和民营之间,政府帮助这样的企业就是帮助一个企业+N个股东+N人脉网和供应链;5、中小企业三到五年的寿命,如何突破,创新,被收购,加入别的成功商业模式中去借力(如加盟连锁)之外,还有没有好的路径,商帮式联合的模式就是一种很好的,对于很多地方企业都有重大借鉴意义的新路子,支持这种路子就是深刻的支持民营经济,支持地方民营经济,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尝试走这种路子。最大的核心是合资,合略,合智,合脉,合机,合创,合德的一家商帮式公司。谋略,人脉、资金、智慧,商机,创新等这些关键成功要素的整合。所谓模式化发展,首先要有模式基础--产城一体化,这是产品形态。其次是合作路径,应该以混合所有制为核心。第三是属于少有可深度嵌入到二三四线城市掐尖式获取特殊资源的运作形态,拿到那些大企业不屑一顾,官员又不愿意给地方小企业的夹缝资源,如果形成一种强大的项目筛选,融资,组团队能力,可以把这种局部,偶然,特殊资源的获取,编织成一个工业化的组织化运作战团。

当然一线城市地价高企,竞争激烈,业主口味刁钻,对产品力打造要求极为苛刻,对成熟的运营要求极为严格。千亿大佬们为核心的富人型公司,为了稳定业绩,释放能力,只能打破头高资金密度,高投入,高管理,高品牌投入,高产品力打造的去往竞争中心冲进去,但我们必须知道,这一定是已经成功,乃至高度成功了的企业们玩得一个游戏。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90后员工普遍不愿意讨好领导了吗?为什么?

我的前公司,微信群名字就是一个90后Hr取的,叫金粉世家。老板姓金。我是发工资后一天提的离职。群里正好在约发工资后去哪happy。我说我就不去了,一个要离职的人,不去扫大家的兴。这位90Hr开始走油腻腔,说什么只要一天还是同事,就是大家庭的一员。金爸爸会在聚会上发红包,抢个红包再走。本80后说了句,我没那么多爹,就退群了。80后,不是为了那点臭钱,也普遍不讨好领导。90后,如果能给够臭钱,讨好领导起来有创意得多。如果90后,都普遍不讨好领导了。说明90后,普遍钱没给够。
我这人吧,被骗进去过传销,也是自己脑子转得快,加上我脾气特别倔,硬是配合另外一个老哥打出来的,我最烦工作的地方叫我家人或者什么,或者叫我做那种跟传销有点相似的东西,没法形容那种感觉,有点想打人,我没有暴力倾向,但就是听不得,赚钱的方法老多了,这样赚的特别多吗?不见得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2 19:44:54 | 显示全部楼层
放下自己的亲友圈子,拥有的是整个团队的圈子;缩小了亲友的圈子,放大的是团队的圈子。圈子决定能量,能量决定平台,平台决定成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8 10: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利润并不比人重要,人也不应该被简化为统计数字的工具。企业可以成为推动进步的巨大杠杆,但必须明确知道进步不能只包含企业主的利润,还需要打下哲学的基础——管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5 13:30:27 | 显示全部楼层
企业造物先造人,造人先造己。企业首先要造就的是老板,老板是企业最大的推力,也是最大的阻力和天花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8 04:49:20 | 显示全部楼层
把一生当作自己的远大前程,你也可以改造社会。社会无时无刻不在运动,尤其互联网乃至物联网时代,一次微小的改变或者介入,都有可能引发一场摧枯拉朽的小风暴。如果我们不能改变大环境,那就改变小环境,如果小环境也改变不了,至少可以改变自己。真正想改变社会的人,他们的心目中没有敌人,只有努力想要救济帮扶的人。很多人花一辈子才明白的道理是,我们真正需要的东西实在太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1 20:35:56 | 显示全部楼层
奖励不仅要有物质的更要有精神的。只奖物质不奖精神,会让人唯利是图;只奖精神不奖物质,会让人缺乏狼性;双向激励才能获取团队最大的能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让管理企业更简单

  • 反馈建议:麻烦到企业之家管理处反馈
  • 我的电话:这个不能给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关于我们

云服务支持

精彩文章,快速检索

关注我们

Copyright 企业之家  Powered by©  技术支持:飛    ( 闽ICP备2021007264号-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