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百度糯米做过几天。晚上8.30上班,他们大多8点到了我8.25分到那里已经是个另类了,完了喊一小时口号玩游戏做演讲那些,下午2点上班1.30就要去到做自我总结之类的事。谁开单了有广播的,也是全体要鼓掌[笑哭]上班第三天的考试我故意搞砸了就不用去了,别提多开心了。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导读:大力往上游发展。表面来看,汇源大力往上游发展所有产品线都需要有上游充足的供应和品质的保证。究其根本,想要成为世界级的企业就必须打造出一整套独立的封闭系统,封闭产品。要在一个自身为王的环境里面,系统里面,不断界定规则,驱动发展,形成链条的利益
大力往上游发展。表面来看,汇源大力往上游发展所有产品线都需要有上游充足的供应和品质的保证。究其根本,想要成为世界级的企业就必须打造出一整套独立的封闭系统,封闭产品。要在一个自身为王的环境里面,系统里面,不断界定规则,驱动发展,形成链条的利益分配,并不断自我优化。
抓两头。汇源的"抓两头":一头要把农民教育好,成为一个好员工;另一头要把通路搭建好,建立一个好的营销团队。想要获取微笑曲线的两端高价值区域,企业需要有品牌能力建设平台和资源基础来保障,因此一个重要的培育平台和发展环境对于企业来说尤为重要,占领价值链权力顶端和利润顶端才是王道!
国际化。未来汇源对东南亚地区的有很多计划,比如产品的拓展。我们的产品七月在香港上线,马上就出口至到新加坡、马来西亚。汇源还有在东南亚建厂的计划,主要是用于食品包括果汁的加工厂。从系统功能上而言,企业集团中只有母公司/总部才能够真正超脱于具体业务和产品层面进而从更大的时间跨度和更具纵深的视角去思考全球化,故母公司应该在整个集团的全球化过程中扮演好"超级母体"的功能,至少应牵头搭建起全球范围的人才汇集和培养输出机制;全球信息网络的构建和信息分析能力;构架多元文化柔性嫁接的平台机制;全球战略联盟体系的构筑等核心能力。
汇源的农业战略。成为主流行业的主流企业是蓝水战略的核心目标,而目标的实现绝非自然而然的演进结果,而是一个不断靶向积淀的艰苦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首先需要企业自身系统和基因的改造,而核心前提是发展思维的变革。
越来越多的企业家试水农业。柳传志、潘石屹他们都在做农业方面的尝试,包括汇源在内,尽管都还没有形成规模,没能真正能做到非常成熟,有可复制模式的企业非常少,可是大家还是愿意来做,就说明这个行业充满潜力。更深层次的分析原因,我们发现高竞争力的战略都是具有高主动性特征的,都是通过精心预埋时间函数要素,构建可正向反馈的循环机制。我们看到,世界500强企业的战略都是主动出击、提前布局,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有一定的侵略性,这样的战略是追随者和普通企业无法超越与模仿的,在市场竞争中,市场的优势力量会进行主动的马太效应式选择,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90后员工普遍不愿意讨好领导了吗?为什么?
我的前公司,微信群名字就是一个90后Hr取的,叫金粉世家。老板姓金。我是发工资后一天提的离职。群里正好在约发工资后去哪happy。我说我就不去了,一个要离职的人,不去扫大家的兴。这位90Hr开始走油腻腔,说什么只要一天还是同事,就是大家庭的一员。金爸爸会在聚会上发红包,抢个红包再走。本80后说了句,我没那么多爹,就退群了。80后,不是为了那点臭钱,也普遍不讨好领导。90后,如果能给够臭钱,讨好领导起来有创意得多。如果90后,都普遍不讨好领导了。说明90后,普遍钱没给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