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研究:区域市场战略定位的三大原则

[复制链接]
查看: 904|回复: 5
发表于 2021-10-22 10: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学毕业去找工作,找到一个化妆品行业的,结果到了就是大清早的在那里放着很嗨的音乐,一伙人排着队,搞得像传销,我们是第一天来的,所以没进去,结束完以后由老员工带我们去试岗,结果就是背着一书包的产品去挨家挨户去推销,我中午吃饭直接就跑路,问了一下,基本都是18岁左右的,16都有!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仅对市场进行评估还不够,还需要对市场角色进行战略定位,区域市场战略定位是“战略评估模型”的延伸。区域市场战略角色定位,将所辖市场分成三个类型,即战略垄断/巩固市场、战略发展/提升市场和战略进攻市场。围绕三个类型市场进行战略聚焦的行动,能够帮助企业有效地管理战略,使区域市场的战略能够统合在企业的整体战略之下。同时,三种类型(八部营销策划公司)是个逐渐递增的过程,不同类型的市场策略不同、资源配置不同,衡量成绩的标准也有所不同,它是对9种空间的重新归纳、聚焦。区域市场战略评估模型,指明了各个市场参与竞争的方向;区域市场定位,则是将方向转化成具体可感的战略规则。

企业整体的战略定位解决的是企业在行业中的角色定位的问题,而区域市场战略定位则是指具体的市场竞争角色。市场即战场,就会有“硝烟”、就会瞬息万变。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特劳特出版了《营销战》一书,将营销战争归纳为防御战、进攻战、侧翼战和游击战四种战法,多年来这四种战法被成功地运用到各个行业,也成为了中国企业家们“斗法”一线市场的重要武器。今天,可能在语言描述上会有所变化,但其在市场竞争的本质效用没变。在规划市场战略时,我们通常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原则一、战术支配战略

多年来,企业家们都在讨论这样一个问题:“市场战略应该是自下而上产生的,是自上而下的,也就是说先有战略还是先有战术的问题。”在为多个啤酒企业出谋划策之后,我们认为应该是“战术支配战略,即战略应该来自于对实际的营销战术本身的深入理解与参与。”那么,为什么大多数企业仍然坚持先有战略呢?原因就是绝大多数的企业用多个战术去实现一个战略,使战略开始变得抽象。事实上,企业的整体战略定位必须是以“我”为主的,因为它标明了企业运行的轨迹和抱负。而市场战略如果以“我”为主,企图用一个企业微薄的力量去改变市场,实为妄想。总结,那些在行业中成功的企业,往往都是发现一个管用的战术,然后把它发展成一个战略。战术是一种“商业创意”,而战略是一致性的营销方向。有了这个视角,既能保证战略的有效性,又能保证战略的执行力。

原则二、深入前线

现在,企业大了、管理工具多了,我们的企业家们越来越多地将市场战略的制定变成了“圆桌会议”。的确,凭借你过往一线冲杀的经验,可能通过分析能够制定一个不会“犯错”的市场战略,却不能获得出奇制胜、精准有效的战略洞见。举凡经典的战争案例,我们都可以看到指挥官深(八部营销策划公司)入前线的“身影”,战略的灵感往往来自于一线的瞬间启发。我们在为全球最大的啤酒品牌“百威啤酒”服务时就有这样一个经历,为解决长春市场下滑问题,百威的国际部CEO率领15位来自各个方面的专家到长春实地考察了一周,在不到20平方米的食杂店聚集了20多位不同肤色的百威管理团队,细致的访谈让小店老板瞠目结舌。那个场面一直令我们无法忘却,难怪百威品牌能够在150多年来屹立不倒、如日中天。因此,调研数据和分析报告只能是市场战略制定的佐证,成功的市场战略过程必须要有一名副总裁以上的高层直接参与,深入前线。

原则三、战术必须能转变为战略

之所以企业家们不认同“战术支配战略”,就是因为大多数的战术行为有着“随意性”、“多样性”和“短暂性”的特点,因而在企业家的常识中会认为战术是低层面、不受关注的事情。在寻找“战术”要点的时候,首先要考虑的是这个战术不是一个简单的促销招数,必须是能够攻击对手要害的策略要点;最关键的是这个战术是“可持续”的,至少在一个战略类型的一个阶段持续有效。为了把“战术”策略转变成战略,你必须找到(八部营销策划公司)一种方法把战术融合到组织结构当中,并且使它成为企业关键的市场战略理念。当找到一个战术时,你你必须自下而上地将其转化为战略,并将企业全部营销资源投入其中。

如果战略是一把锤子,那么战术就是一颗钉子。注意,市场渗透不是通过钉子完成的,而是通过锤子来完成的。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员工辞职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前排都没答到点子上,这个问题必须得分情况讨论了:1、很多情况下,员工辞职之前公司是心里有数的,有时候甚至是被辞职的。就是想让你滚。2、有些情况下,公司不知情,但员工毅然辞职是因为员工岗位非核心,员工有情绪也反映不上来,这些情绪不但包含待遇等,也包含个人因素,如同事关系、偶发事件等。3、而,核心员工或关键岗位/重点培养对象离职排除偶发个人因素基本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有去处了,当然这个去处可能是被人高薪挖走,也可能是想自己发展了。关于1,问责HR,以后招人注意点;或者管理者干脆就不会用人或本来就没打算好好用这个人。关于2,公司到达一定规模就该重视的事情了,沟通、待遇、企业文化还是需要个牛逼的HR关于3,方法简单粗暴:股权、加薪,总得下点本,千万别画饼!
我这人吧,被骗进去过传销,也是自己脑子转得快,加上我脾气特别倔,硬是配合另外一个老哥打出来的,我最烦工作的地方叫我家人或者什么,或者叫我做那种跟传销有点相似的东西,没法形容那种感觉,有点想打人,我没有暴力倾向,但就是听不得,赚钱的方法老多了,这样赚的特别多吗?不见得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7 17:35:52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行业龙头,应该以全局的角度重视正视社会企业家生态,作为行业龙头,有责任也有义务身先士卒,发挥领先者的榜样力量,让全社会感受到社会企业家的温暖。我们有信心将社会企业家生态论坛的影响力带到世界,也期待未来有更多的社会企业家一起投身公益,投身生态建设,尽己所能,温暖全世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9 17:26: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小企业在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比较高,而且中小企业在社会上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任何人都不能抗拒的事情,在过去的产业化年代,所有的企业只为追求利润而争前恐后,在这样的过程中,也暴露出许多的问题,比如说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差距也越来越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31 02: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企业的责任就是要用最少的材料消耗,对环境没有影响,做出信价比最高的产品。企业家的责任是需要把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干好,同时也要带领我们的同事们共同致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1 14:37:52 | 显示全部楼层
社会型企业的企业价值和遵循的理念究竟是什么?第一个是责任心,第二个是可持续性,第三个是长期概念看问题。你当然可以很快发展,但很快发展、很快的成功从长期来说可能制造很多问题,比如环境给破坏了,员工越来越不满意,或者你的客户觉得你骗了他们,占了他们的便宜,所以跑了。短期内你是赚了很多钱,但长期来说你的环境没有了、顾客没有了,员工跑了。所以长期来说要有长期性的责任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1 17: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社会型企业的企业价值和遵循的理念究竟是什么?第一个是责任心,第二个是可持续性,第三个是长期概念看问题。你当然可以很快发展,但很快发展、很快的成功从长期来说可能制造很多问题,比如环境给破坏了,员工越来越不满意,或者你的客户觉得你骗了他们,占了他们的便宜,所以跑了。短期内你是赚了很多钱,但长期来说你的环境没有了、顾客没有了,员工跑了。所以长期来说要有长期性的责任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让管理企业更简单

  • 反馈建议:麻烦到企业之家管理处反馈
  • 我的电话:这个不能给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关于我们

云服务支持

精彩文章,快速检索

关注我们

Copyright 企业之家  Powered by©  技术支持:飛    ( 闽ICP备2021007264号-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