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最后那种才是最可怕的。他们用悲情音乐和话术搞氛围,利用你的亲情、友情、爱情、善良、温柔、同理心,激发你的内疚、疯狂、歇斯底里。最终目的只是为了更方便的管理,可是人最本真的情感却被亵渎了。今天看那些招聘信息好多公司都这么写:员工福利:缴纳五险, 月休4,法定假日,按时发薪;现在企业都这么不要脸了,把自己应该做的义务,写成员工福利?我还见过职位简介直接写,上班坐办公室吹空调,接接电话的。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快速消费品最大的资产我认为有两项,一项是产品(升级后品牌)、一项是渠道;产品是企业的武器弹药,是用来撬开市场大门的第一件利器;近几年战略新品不断出现,在市场上充斥着各种极具杀伤力的新式武器,蒙牛酸酸乳的出现让一个牛奶品牌变成娱乐,俘获了之前叛逆个性的8090后,从此蒙牛便于娱乐结下不解之缘;同事蒙牛特仑苏的出现让牛奶告别薄利时代,变成高端饮品,清扬的无懈可击,让洗发水出现男女时代;苹果公司的"I"时代,让起先几度濒临破产的企业变成全球风靡,这一些无一不是战略新品的思考,现代营销的基础就是所有事情都要基于“战略”满足消费者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企业更多要思考的是引导消费者,建立体验体系,这是首要问题。第二,产品结构,价值链体系,产品单一是很多企业的硬伤,单兵作战基本已经是冷兵器时代的事情了,产品结构的完善让企业产品更具有抗风险能,同时让消费者有更多选择,价值链的博弈让盈利模式更加多元化,面对市场大额的狙击会更加从容,同是可以更大程度的满足产品细分,针对不同消费者设计不同产品类型,比如大葵花、小葵花(药业),田七牙膏、田七娃娃,等等;就如同在市场作战我们要的海陆空协同作战,在产品体系里,有利益主体、形象主体、市场占有率主体、侧翼主体、甚至是经销商产品体系等等;从目前的某某产品来看无论是战略产品还是产品结构都是相对缺失的,当然所有的一切没有什么是绝对的,如果单一战略新品能足以撼动市场那就要重新考虑产品结构的事情了,一切的战略抉择都就企业环境而言。
战略产品的缺失就直接导致战略市场的缺失,攻击没有目的性,针对群体不明晰,营销手段不系统,对市场的侵略性非常有限;在更多的时候表现出的是“摸着石头过河”推出来试试看市场的反应,其实市场经不起试验,而是市场拿你做试验。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小公司怎么样才能让员工有归属感?
公司小不可怕,怕的是公司没有前途。一个有前途的公司必须要有明确的经营目标,包括主营业务突出,岗位职责分明,商业模式清晰,存在绩效考核目标,薪酬激励制度明确等等。很大程度上,员工归属感从根本上是建立在员工的价值感获得认同的基础上的,不同的员工有不同的价值需求。年轻员工能够感受到有学习进步的机会与提升的空间,资深员工的价值能够得到尊重,不同层级的管理人员在管理权限能够得到尊重与维护。简单说就是总经理不要去插手部门主管应该管的事。小公司也应该有小公司的企业文化。我通常会建议他们装点一些绿色植物和字画,员工聚餐(建议AA制),聚餐是减少小公司人员勾心斗角的比较有效的手段。更主要的是团首的人格魅力,他的智商与情商,其中情商更为主要,归属感一定程度上来自于团首的人格魅力——对于小公司而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