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懵懂:这场婴儿潮狂欢中的营销变换

[复制链接]
查看: 834|回复: 5
发表于 2021-10-22 09:50: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其实笑不太出来,不是他们的行为不可笑,而是我看到弹幕里有句话,背上没有孩子车子房子这些负担谁愿意这样,这句话确实把我刺痛了,现在年轻人“不思进取”可能就是不想这样吧,不想结婚不想要孩子仅仅只是想活得有尊严些,轻松些,我突然觉得我们这个社会如此大行其道真的对吗,人活的真的不像人,但回过头才发现自己也不怎么像个人,有什么资格笑他们呢?我没资格笑努力的他们,却也无法认同这样的方式,到底是哪出了问题?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导读:不要小看,那些80后甚至90后为主体的新妈妈们,带来了从2005年到2015年的新婴儿潮,她们主导着的是中国过万亿规模的婴童市场。加上单独家庭生二胎的政策放开,再一轮婴儿潮又将到来。

什么人的钱最好赚?

以往几年,人们通常会给出两个不同的答案:女人,孩子。

但随着初为人母的新生代增多,这个老调的问题或许有了新的答案——给孩子买东西的女人!

不要小看,那些80后甚至90后为主体的新妈妈们,带来了从2005年到2015年的新婴儿潮,她们主导着的是中国过万亿规模的婴童市场。加上单独家庭生二胎的政策放开,再一轮婴儿潮又将到来。

相比以往,这些新生代妈妈们的消费理念和消费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她们对互联网非常熟悉,他到你店里,把产品一拍、价格一拍,然后就上网搜索别人的评价、比价、购买。”南京某母婴零售渠道的老总无奈地说。

消费者获取信息手段的变化,对于传统商业渠道的冲击不言而喻。

另一个重大变化是社区化趋势不断强化。如何进入这些社区(包括地理意义上的社区化和虚拟空间的社区化),并在圈子中施加影响,最终转化为购买行为,这是母婴行业普遍面临的难题。

这个难题的关键在于,消费群体的消费需求已经发生变化:她们要求品牌的服务意识更强(对消费者创造感动),更注重口碑的可视化(老客户网上的评价评分),能实现对老客户的直接服务和维护,促销方式更加有效。

放大喇叭口

在消费升级的推动之下,行业的营销链条也在调整着转动角度。

在婴童行业,企业通行的做法是用渠道推广品牌,而这种做法正在发生变化。毕竟,用渠道来和消费者沟通效果有限。

以一家婴童洗护用品品牌为例。爱护近十年来,伴随着母婴渠道的快速崛起,成长为这条渠道上洗护类国产品牌的领导者,然而最近两年,其营销重点正在围绕着消费者的变化加快调整。

“有的经销商,帮助门店做促销,次数多了,就变成当地门店的促销专家,比如如何提前预热、如何调动气氛、如何促销刺激、如何连带销售等等,他们甚至承包了当地各家母婴门店的所有促销方案。”

但在爱护公司营销总监郑治国看来,做到这一步还不够。“线下购买模式只能依靠服务、口碑和体验,重新找到驱动力。门店的营销重点一定是用经营服务代替经营商品。”

爱护早前将纯粹的代理关系变成“代理+培训”关系,培育出一批“专家型”的经销商,推动了渠道商向服务商转型的步子,现在却发现,这样的做法并不彻底,还需要再联合渠道商,帮助零售商开展服务升级。

这是一项更为庞大的工程。想要经营服务,做法很细,前提是充分把握和消费者的每个接触点,使得服务可视化,比如:产品陈列清晰,指示明显,容易找到;提供送货上门服务等。

“单笔交易,不是一次消费者体验的终结,而恰恰是一个开始。在母婴行业尤其如此。我们需要把这种新销售精神不断传导给门店。”郑治国说。

除了做深既有的优势渠道之外,爱护还渴望能把另一个渠道阵地开辟成新蓝海——推动这一轮婴儿潮狂欢的另一个主要阵地,是商超渠道和百货渠道,而在这里,市场的绝对统治者是强生。

但由于市场和消费需求的快速变化,强生的市场份额正面临着被其他品牌瓜分的现实。

比如此前一直将重心放在母婴渠道的爱护等品牌,已经推出专供KA渠道的产品线,并进入大润发、沃尔玛等系统,成立“现代渠道部”,分系统专门对接。

“专门针对一个卖场体系做销售策略,更容易聚焦,更容易集中资源取得成功。”郑治国坦诚,爱护还将母婴渠道的操作方法移植到KA渠道,比如设法让品质能感受、让服务能体现、让消费有支撑等与顾客沟通的各种手段。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小公司怎么样才能让员工有归属感?

我的个人理解,是把公司从各个方面做的更专业。大家知道,现在很多中国的企业家都在向日本老板取经,学习什么呢?日本的员工很大部分都会在一家公司一直做到退休。中国老板都想知道日本的经营者们是如何把企业做到如此有员工归属感的。从我个人的角度看,如果仅按照工资高、公司规模大这样的普通标准来看的话,那日本的企业岂不个个是丰田、索尼喽?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在于如何经营,这当中自然也包括对员工薪酬、福利、工作专业度匹配等等方面的建设。大公司都是从小公司做起的。正如同年轻人不能只追求高工资而不合理规划职业道路一样,小企业的经营者也不能只把效益当做唯一标准,而是应该把精力放在合理运营,完善制度上。当一切都努力做到最好时,企业也会取得更大的成绩,长久经营、人员稳定。
你和钱,对我都不重要,你没钱,对我很重要。什么意思?只有当你没钱了,你才会为了求生而向我出卖劳动力,为我服务。怎么让你没钱?挤掉你的生存空间,买断越来越多的生产资料,直到买光,浪不浪费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这些生产资料都属于我,你不能动,想动就来当我奴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0 13:45:22 | 显示全部楼层
企业家有一个使命,我们必须重塑传统文化,强调新的儒学精神,树立我们中国人在世界新的文明礼仪形象,中国梦中国不仅仅成为经济大国,还要成为科技大国、军事大国,文明礼仪大国、世界文化大国,这样中华民族才能受到世界尊重,这也是我们这一代企业家应有的责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6 11: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的知识结构过程中,一部分是通过学习得来的,一部分是通过劳动来的;学习主要是读书学习,光靠读书学习不行的,读书学习可以增长知识,但有时候不增长智慧。人的智慧从哪里来的?人的智慧主要是在劳动中来的,劳动增长智慧,一个人如果光读书,不参加任何劳动,这个人最终可能就是一个书呆子。一个不劳动的人情商高不了。光劳动不读书也不行,没有理论的滋养你是受限制的。所以作为企业家必须提高自己的素质,拓展自己的眼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6 16:38: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团队不害怕走远路,害怕的是不明确走哪条路。当发展战略不清晰时,导致各个层级盲目的忙,各个层级信息断档。所以企业成功的秘诀:从一而终,一以贯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31 05: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已经进入到了新经济发展时代。社会问题的解决,仍然需要一些个人对个人的帮助,需要这样的创新技能,需要这样的倡导,这就是我们社会企业的问题,我们相信很多的社会企业家在中国是很好的企业家,我们需要你们这样的天才,能够适用于我们社会问题的解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31 11:03:25 | 显示全部楼层
企业的责任就是要用最少的材料消耗,对环境没有影响,做出信价比最高的产品。企业家的责任是需要把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干好,同时也要带领我们的同事们共同致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让管理企业更简单

  • 反馈建议:麻烦到企业之家管理处反馈
  • 我的电话:这个不能给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关于我们

云服务支持

精彩文章,快速检索

关注我们

Copyright 企业之家  Powered by©  技术支持:飛    ( 闽ICP备2021007264号-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