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糊涂:互联网中层员工为何尴尬?

[复制链接]
查看: 923|回复: 5
发表于 2021-8-7 13:26: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再给大家透露一点哈,刚出社会那时候我在中国人保干过,有一天六点到了 我寻思到点了应该下班了(在那里每天固定加班到晚上八点是日常),毕竟今天的电话打完了,然后我收拾东西下班,结果一个老员工说:这么多人在加班,你好意思下班吗?这句话至今让我难以忘怀,甚至于一想起那个场面我都很后悔没给她一巴掌。
要做好一家企业很难,特别是初创企业,小编我有幸创立了一家自己的网络公司,从注册到财务到交税都是自己一点一点摸索的,特别是在企业盈利点这块,可谓是想尽了脑筋,不拼一把也许一年后企业就死了。那时候创业失败说出去多不自在。

互联网公司遭遇“中年危机”

作者黎明编辑魏佳

来源燃财经(ID:rancaijing)

就像油腻的中年大叔很难让人产生好感,日益臃肿的互联网公司也难以持续性感。

去年底,互联网创业公司遭遇“成长的烦恼”,掀起裁员潮;今年,以BATJ为代表的头部互联网公司不约而同要对团队进行“调整优化”。

马化腾表示要调整10%的中层干部,拿出20%的名额给年轻人;京东宣布要末位淘汰10%的副总裁级别以上的高管;百度则推出退休计划,选拔更多的“8090后”进入管理层。

这一次,巨头将调整的重点瞄准了内部中层。

调整背后的深层原因,是互联网公司遭遇“中年危机”,腾讯、阿里、百度、京东,这四家互联网公司平均年龄已经超过20岁。如果参照全球500强企业平均寿命为40岁的标准,中国最头部的互联网公司,正集体步入中年。

但这些互联网巨头们,有自己的方法应对,比如,启用更多年轻人。

中层危机

3月27日,方佳收到腾讯的内部邮件,得知一个消息:腾讯进行人事调整,涉及腾讯网总编辑、资讯运营部总经理王永治。

王永治是腾讯的“老人”,2005年加入腾讯,至今已经近15年。

方佳点开朋友圈,马上刷到了媒体的报道,有媒体称王永治宣布从腾讯退休,“或与腾讯目前正在进行的内部中层退休计划有关”。

随后,腾讯给出官方回应:基于梯队建设考虑,王永治一年前就跟公司确定了退休时间,力推年轻团队接班。如今王永治是从中干角色转为公司顾问,并非完全退休。

方佳觉得有点突然,却不意外。其实从去年开始,腾讯的内部调整就开始了。

腾讯在去年9月进行了历史上第三次大规模架构调整,资讯运营部从此前的OMG事业群,被拆分整合进PCG事业群。原OMG负责广告系统业务的腾讯集团副总裁郑香霖、大客户部销售总经理翁诗雅先后离职。

去年11月,刘炽平在腾讯20周年会议上表态,未来一年有10%不再胜任的管理干部要退,重点就在中层干部。

无独有偶。

3月中旬,百度推出了高管退休计划,表示要选拔更多的8090后年轻人进入管理层。百度第一个申请加入退休计划的人,是总裁张亚勤,他将在今年10月退休。

密集的退休和离职的消息,在这些互联网公司中营造了一种微妙的危机感。

“在互联网公司,年龄的危机感特别重。”70后的方佳表示。她目睹了腾讯从一家不到1万人的公司,膨胀到超过5万人,受益于公司各项福利和保障的完善,身边很多同事伴随公司一路走来,习惯了相对舒适的环境,不愿意离开。

在腾讯工作期间,这些员工也收获了应有的回报。根据腾讯历年财报,2009年,腾讯员工的人均薪酬是28万元,2018年,已经涨到了78万元,翻了3倍。这些早期加入的年轻人,享受了公司增长的红利,但公司却开始面临新问题:公司整体老化,创新能力减弱。

但互联网行业的更新迭代和竞争博弈,一如既往。这些曾经的年轻人已经步入中年,还能延续战斗力吗?

不愿回一线,也当不了高层

对于裁撤中层的做法,互联网大佬口径不一。马化腾称之为“调整”,刘强东则称之为“末位淘汰”,百度表示要选拔更多的8090后年轻人进入管理层。

以腾讯为例,腾讯今年“21岁”,员工超过5万人。方佳表示,在腾讯内部,总办-副总裁是高层;各个BG的GM是中层;再下面一层是基层干部,主要是总监和组长。这次腾讯调整主要针对的是GM这一层。

前腾讯员工杨东告诉燃财经,在腾讯“组-中心-部-BG”的架构里,大部分中层员工集中在“部”这一级,“积压的没坑、没提拔的大有人在”。

“腾讯的管理岗分为L1、L2、L3、L4等级别,L3可能就是这次腾讯进行中干调整的重点。杨东透露。

按照杨东的说法,“以往没有认证的小头头混个L1的组长,四五年很正常,L1到L2最快也要三年。这次调整,L3撤下来一批,激活有潜力的L2,提拔L1,同时加大力度去业界招人才。”

相比安全退休的中高层,那些“干了十来年、职务不上不下,收入不低但还没有实现财务自由的中年人”更为焦虑。他们一方面脱离了一线,业务敏锐度降低,另一方面和公司高层隔着距离,对未来和全局的把握不够,出现“空心化”。

这导致一个悖论:不上不下的管理层,既不愿重回一线,又做不了高层,但企业为其付出的成本高昂。

“一个四十来岁的人,他的收入可能是应届毕业生的三倍。如果三个应届生来干他的工作,可能效果不见得差到哪儿去。”方佳说。

在她看来,“三四十岁的人,如果在事业单位或者政府机关,其实还算是年轻力壮、事业处于上升期的人。但在互联网公司不一样,互联网公司整个团队非常年轻化,产品的更新迭代特别快,需要各种创新。”

方佳认为,在互联网公司,如果做不到在某个专业领域特别顶尖,或者在某方面不可取代的话,焦虑感就会非常重。

解决问题,平衡利益,是大型互联网公司的强项。但这并不意味着执行起来就很容易。

“很难平衡。很多人贡献了10多年,如何好好安置他们,同时让年轻人有更多机会,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另一位已经离职的腾讯员工表示。

也有一些人选择主动离开。某百度员工告诉燃财经,他在百度工作几年之后,“发现晋升空间变小,成长速度很慢,边际效应明显,现在想通过跳槽来寻找新的平台和机会。”

一些人选择离职创业,一些人去了创业公司,还有一些人则继续迷茫。但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互联网公司不会容忍停滞不前,因为风口瞬息万变,迭代更新是常态。

淘宝蚕食了传统商场,微信“消灭”了短信,百度搜索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过去二十年,BAT这些互联网巨头是颠覆者。但谁又能保证,下一个二十年,它们不会被替代?

消失的红利与转型

拿中层“开刀”,为何出现在这个时间点?

曾有分析人士调侃:互联网在高速增长时,所有问题都不是问题,一旦停止增长,什么都是问题。

数据证明,互联网行业的增速已经大大放缓。以BAT中最早上市的百度和腾讯为例,十年前,百度的收入增速是78%,2018年是21%;五年前,腾讯的收入增速是57%,2018年是33%。

高速增长阶段,人才需求旺盛,岗位需求激增,员工从基层晋升到中层的周期缩短,薪资待遇也水涨船高。

当行业增速放缓,岗位缩编,有些人就“多”出来了。

五年前,类似的情形在电信运营商身上出现。受移动互联网的冲击,中国电信在五年前进入改革深水区,步履艰难。中层干部遭遇中年危机,纠结于留下还是离开。

“公司大了,很多年轻的、世界最顶级的人才也都加入了。但是大家加入晚,像我们这种普通的年轻管理层,很难再往上了,要到GM级别,除非熬10年。”上述离职腾讯员工向燃财经分析。

另一方面,企业自身运营中出现的危机,会让这层焦虑雪上加霜。

“京东有很多基层员工想动。”一位从事互联网招聘的猎头向燃财经透露。过去一年,京东遭遇创始人舆论危机,管理层变动,市值大幅蒸发,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它的员工造成了冲击。

刚刚过去的3月,京东集团CTO张晨、首席法务官隆雨相继离职。3月28日,有媒体报道称,“京东员工一天离职400人”,京东对此予以否认。4月4日,京东集团执行副总裁兼首席公共事务官蓝烨宣布离职。

更为重要的是,与十年前相比,如今的BAT早已不是当年的BAT。互联网公司需要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腾讯在游戏和广告业务之外,拓展了金融科技和云业务,百度从搜索广告拓展出AI和百度云,阿里在电商基础上打造出阿里云。

2009年,新业务在腾讯、阿里、百度收入中的占比分别为0.33%、5.01%、0.06%,如今,这个比例是24.93%、14.48%、19.91%。

业务更新,意味着人才结构也需要更新。由于互联网行业创新驱动,更新迭代快,让中年焦虑来得更快更猛烈。

当流量增量消失之后,互联网公司就需要重新定位,迭代干部,迭代思路,让有活力的年轻人在一线。

小编我第一家公司刚开始运营的时候,因为不懂税务,只知道按季零申报企业所得税,没想忘记了个人所得税的申报,因为企业税和员工个人所得税是不同的平台缴纳的,所以没弄,还被发邮件补申报了。
你和钱,对我都不重要,你没钱,对我很重要。什么意思?只有当你没钱了,你才会为了求生而向我出卖劳动力,为我服务。怎么让你没钱?挤掉你的生存空间,买断越来越多的生产资料,直到买光,浪不浪费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这些生产资料都属于我,你不能动,想动就来当我奴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2 06:58:2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首先要为自己思考,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开始思考,我们到底怎么样让某些东西都完全按自己的想法去做,年轻人怎么样真的有创造力,并且造出新的东西来。这就需要我们去关注自己喜欢什么,更重要的是要给年轻人时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9 16:03:32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正能够躬耕于把赚钱形成良性循环的企业家一定是有社会价值的企业家。商业问题和社会机遇都具备相同的三大属性:一是都有海量的用户,二是都是刚性需求,三是目前都是我们服务和估值的洼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9 19:07:05 | 显示全部楼层
使命是让一个企业知道为什么而做,愿景是让一个企业知道未来做成什么样,核心价值观就是让一个企业知道用什么样的行为准则来做。要让一群人发出同一个声音,只有一条路——统一企业的核心价值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31 06: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任何企业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来看,没有永远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成功的企业,所以趋势当中寻找洞见,能不能选择我们的战略决策,选择比努力重要。无论是做企业还是个人分享上,一定要明白最终的结果都是要退出,离开这个世界、退出行业的成长周期。想到退出才能够不忘初心,才能方得始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31 07:00:53 | 显示全部楼层
追求确定性的人往往不能成为优秀的企业家,任何有勇气面对决策的人,都能够通过学习成为一名企业家,并表现出企业家精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让管理企业更简单

  • 反馈建议:麻烦到企业之家管理处反馈
  • 我的电话:这个不能给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关于我们

云服务支持

精彩文章,快速检索

关注我们

Copyright 企业之家  Powered by©  技术支持:飛    ( 闽ICP备2021007264号-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