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发现:企业最赚钱的地方在哪儿?

[复制链接]
查看: 891|回复: 5
发表于 2021-8-7 13:25: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看完这个视频我不禁沉默了,让我想起了18年的春节后,家里人让我去一个公司上班,那个公司跟视频里的有一个特别像,又是跳舞,又是演讲的,我回忆了一下,那个公司的员工基本上是打电话,问一大本电话薄上的各个“客户”,需不需要本公司的产品,当时我跟几个年龄差不多但都不认识的人一起进的公司,那年,我18岁,我甚至跑到厕所,跟家里人打了个电话,我说,这真的不是传销吗?他们说,你不要在那里乱说,虽说是上班,但你最重要的是在那里学习,如果公司让你打电话啊之类的,你也慢慢学,特别是要跟他们一起,学会“讲话”。我现在想想,真是细思极恐,我要真变成这样的人,真就没有未来了(转自我上次在这种“企业文化”视频下评论的内容)。
要做好一家企业很难,特别是初创企业,小编我有幸创立了一家自己的网络公司,从注册到财务到交税都是自己一点一点摸索的,特别是在企业盈利点这块,可谓是想尽了脑筋,不拼一把也许一年后企业就死了。那时候创业失败说出去多不自在。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混沌大学,作者李善友。

为什么领先的创新者总是遭遇失败的窘境呢?

我们直觉会认为,是这家企业技术过时了,管理出问题了。

其实不然。

“事实上,这些公司都以管理卓越而著称。良好管理恰恰是它们未能保持领先地位的最主要原因。“克里斯坦森说,就算我们把每件事情都做对了仍有可能错失城池。事实上,面对新技术和新市场,导致失败的恰好是完美无暇的管理。

其背后的原因是:企业良好的管理会将其禁锢在第一曲线(主流价值网),导致无法开启第二曲线(边缘价值网)。

那么,这背后如果没有一个周期性的力量,企业如何能以新赢旧,以小赢大呢?

去边缘市场,那里你才有优势

让我们先把答案放一下,从一个现象开始入手分析。

我们发现,在每一个新颠覆性创新的新技术、新产品出来的时候,似乎总伴随一个不太起眼的词汇---边缘。正如凯文·凯利所说,“颠覆式创新往往来自于边缘”。它们有一些共同点:质量很差,差到你可以完全忽视,对巨头来说,他们更像是“小玩意儿”,完全不起眼。

但是,这些不起眼的小玩意儿却屡次在历史重大关口的时候出现。

你要记住的是:颠覆性的竞争都来自于边缘,而不是中心。具体表现为低利润、不可靠、市场很小、风险又高。

主流的巨头会把最好的资源先吃掉,而不屑于去关注边缘市场。所以,迫于无奈,一些初创的公司因为钱少不得不去边缘市场,去占有边缘客户。但这时候,会出现一个动态的力量,驱使边缘区域越来越大。

对此,凯文·凯利是这样建议初创企业的:如果你想去和巨头竞争,不要迎头而上,而是找到一个新的角度,去边缘市场,因为那里你才有优势。

他讲了一个例子。当出现第一个蒸汽机的时候,大家都嘲笑这些蒸汽船,觉得它没有效率、经常出故障、成本又很高,像个小玩具一样滑稽。但是,它有一个优势是帆船不具备的,可以逆流而上。

事实上,在过去五十年,那些伟大的破坏性产品,几乎都是起源于边缘市场,刚出来的时候,都很烂……

当初乔布斯创办苹果的时候,想拉惠普的沃兹入伙。

乔布斯说,“出来和我一起创业吧!”

沃兹回答道,“我在惠普工作期间和你一起研发出这个东西,这时候出来好像不道德。等我先拿Apple原型给老板看看。”

惠普的老板看了东西之后,当然是丝毫不感兴趣,他说,“小玩意儿,就像业余无线电那样,只有技术迷才会感兴趣。”

现在我们可以再问自己一遍,伟大产品背后的力量是什么?边缘。

那么,为什么创新总是发轫于边缘?这是偶然现象,还是底层规律?

存在是一,“不圆满”造就“圆满”

在此,我想引入王东岳的递弱代偿原理来进一步分析。

王东岳最重要的理论四个字,递弱代偿,即整个宇宙的存在度和生存度一直在递弱。而因为你的生存度递弱,所以不得不由更高的能力来代偿。

通常我们认为,由于科技和文明的发展,人类取得了今天的一切成就。所以,我们将自身能力的提高作为“因”,而王东岳却认为,这个“因”其实是结果。实际情况是,因为你的生存度下降了,所以不得不引入更高的能力,才能活下来。于是,“因”变成了“果”,“递弱”变成了第一“因”。

那么,“递弱”如何“代偿”呢?

想象一下,整个宇宙在最开始的时候是完整的还是分散的?最开始的时候,宇宙是完整的“一”。古希腊哲学家巴门尼德认为:存在是一。随着生存度下降,生命不得不“自己代偿自己”。代偿的形式,就是“分化”。

如果你进一步思考,生产力水平是如何进步的?通过分工。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生产力水平越来越高。所以,王东岳说,“递弱代偿就是一个分化代偿的过程。分化代偿只能建立在不圆满的基础上,只有不圆满才需要代偿。”

现在回到商业情景里。我们原以为:主流市场有很多资源,必定前途远大。恰恰相反,正因为你什么都有了,就停滞不前了。但是,如果你处于边缘区域,必须分化才能够生存,这时候就会有一个力量推动你往前走。

分化代偿在商业中就体现为边缘创新。

但不仅仅在商业,边缘分化是一个大尺度的简一律。生物进化,科学革命,经济创新,都是“边缘分化”。

▍人类是怎么演化出来的?

我们通常可能认为,第一个单细胞生物出现在35亿年前,经过一步一步演化走到了今天。但恰恰相反,人类的演化是非连续性的。

最早的人类是鱼,其中有一些鱼爬上岸,成为爬行动物。从鱼到爬行动物中间,其实是非连续性的,它是从一个边缘分化出来的。然后,爬行动物演化成哺乳动物,哺乳动物演化成灵长类动物,灵长类动物演化成直立人,直立人最终蜕变成智人。

从智人到今天,匆匆20万年,这在整个35亿年的生命历史中,不过是“侧枝盲端”。

而侧枝分化速度越来越快;越后进化的侧枝生存周期越短。从大历史角度来看,单细胞生物35亿年,多细胞动植物5.7亿年,恐龙1.6亿年,哺乳类动物7000万年,直立人距今300万年,我们智人只有区区20万年。

所以,非连续性,成为常态。

▍科学是怎么进步的?

再说到科学,是不是从原有的科学之上连续性改良而来?

传统观点认为:科学进步标志是“前仆后继地逐渐逼近真理”,后出现的科学一定比之前的科学更好,更接近真理。

然而,美国物理学家、科学哲学家、科学史家托马斯 ·库恩认为,“科学革命的进化过程不朝向任何目标。而且前后代科学家之间不但不是继承,而是革命。”

什么是革命?革命并非是一种朝向预定目标的进步,恰恰相反,它通过背离那些遭到重大困难的先前的世界框架而进步。

换句话说,原来的科学世界观被固化在原地后,新的科学只有从里面分杈出来、才能进步。如果沿着原来固定的世界观往前走,最后只能走到盲端。

只有分化,才能产生新科学。西方如今的主流世界观全部都是对既有主流世界观的分化产生。

第一个主流世界观——亚里士多德,通过基督教的教会、学校固化下来,占据西方主流世界观2000多年时间。第二代是牛顿,牛顿推翻了亚里士多德世界观。然后,达尔文推翻了牛顿世界观。

越往后时间段越短,斜率越陡。所以,当你在一个大尺度里看小事物的演变时,你才能明白其中缘由。就像王东岳所说,”人类文明一切进步,都源于逻辑变革“。

▍经济是怎么发展的?

创新不是在同一条曲线里累积性增长、渐进性改良,而是从一条曲线变革为另一条新曲线。大家都知道这是熊彼特的名言,他认为:不管把多少马车连续相加,也绝不能得到一辆汽车。

所以,你不能在主流经济结构里渐进性进步,而是需要分化出一条曲线才能进步,这就是非连续性创新。第二曲线会带来十倍好,而第一曲线只能取得10%存量性进步。

从大尺度看,整个宇宙就是一种边缘分化;从经济学角度,就是颠覆性创新。颠覆性创新之所以可能,是因为整个宇宙有一个现象——主流产生盲端,只有侧枝分化才能有新的发展。而你,恰好出现在了侧枝的里边,你之所以赢,是因为顺应了这个新的趋势。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创新?为了增长,为了生存。

随着生存度日趋下降,不创新就不得活。

从宇宙来看,因为弱化,所以分化。变异就是分化,变异才能延续存在。创新就是分化,分化才能延续生存。

《规模》这本书的结论和王东岳《物演通论》的结论异曲同工。王东岳认为,愈原始愈简单的物态或物种,它的质量分布愈广,存在时间愈长,亦即衍存稳定性愈高;愈高级愈复杂的物态或物种,它的质量分布和存续时间均呈递减趋势,其异变速率也愈来愈快。

而张江教授在讲《规模》时提到,一条曲线上的指数式增长必将由于临近奇点而崩塌,通过创新重启增长曲线,实现曲线转换,创新与曲线转换的发生必将越来越快。

第一曲线奇点临近,即将崩溃。此时,我们必须分化出第二曲线。第二曲线逼近奇点,怎么办?分化出第三条,第四条,第五条,分化速度越来越快……

在工业化时代,每个人都学习管理能力。如果你不学习,就会在与别人竞争中一败涂地。但如今,如果你不学习创新能力,你就不得活。就像《规模》所提到的,人们不仅是在跑步机上跑步,而且还会不停地跳到更快速的跑步机上奔跑!

所以,所谓新的创新,新的科技,新的文明,是由于我们生存度的下降,不得不的一个行为。

人类的终点是什么?

那么,面对人类今天的这个局面,终点在哪里?

按照《规模》这本书的观点,你会逐渐逼近奇点,然而直奔奇点而去。

所有伟大的思想家都是悲观的,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日常生活就悲观了呢?NO!正是因为有了死亡这件事情,才使我们更加珍惜生命,更加珍惜我们今天的生活和商业。

最后我想说,如果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唯一因,那么创业就是最大的爱国。(完)

小编我第一家公司刚开始运营的时候,因为不懂税务,只知道按季零申报企业所得税,没想忘记了个人所得税的申报,因为企业税和员工个人所得税是不同的平台缴纳的,所以没弄,还被发邮件补申报了。
这种聚会基本都是公司一年一度年终奖颁奖典礼或是鼓励员工并宣扬像新人宣扬企业文化。线上开会,线下直播给全体员工观看,一般能亲自到场聚会人都会涨工资,且如果表现具有"狼性"还能有额外奖赏,场上会有各个门店的老总(区域经理或CEO)颁发奖学金给表现出众或大型比赛得奖的老狼。仪式末尾会有隆重的盛宴来填饱小狼的肚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8 15:56:55 | 显示全部楼层
1.管理是企业的生命力2.建立制度,扫除裙带帮派关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9 00: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管理职能不是某个人的个人职责,而是企业领导和所有成员共同承担的职责,管理职能的强弱取决于全体员工的管理素养和努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7 18: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管理职能不是某个人的个人职责,而是企业领导和所有成员共同承担的职责,管理职能的强弱取决于全体员工的管理素养和努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31 10:37:0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也非常希望我们的资本界跟有梦想的创业者,一起看准大方向,现在已经进入了互联网+、+互联网、AI+、+AI的新领域,其实这个市场变化非常非常快。一定要看清总的形势的发展,同时也希望看到伟大的机会。如果做好资本运作,能融资能发展,有可能在很短的时间以内,把企业变成一个非常巨大的,不是中国的企业,而是世界的企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2 23: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企业管理中最厉害的武器】奖惩是执行中最锋利的双刃剑:1、奖要舍得,罚要狠心,奖要奖的心花怒放,罚要罚得心惊胆颤;2、奖励一人一次引发多人多次做出重复贡献,惩罚一人一次避免多人多次重复损失;3、奖励要阶梯上升,让人的动力源源不断;惩罚要一步到位,罚的够狠避免得才更加彻底!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让管理企业更简单

  • 反馈建议:麻烦到企业之家管理处反馈
  • 我的电话:这个不能给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关于我们

云服务支持

精彩文章,快速检索

关注我们

Copyright 企业之家  Powered by©  技术支持:飛    ( 闽ICP备2021007264号-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