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发现:中小企业的十二种死法:

[复制链接]
查看: 1134|回复: 5
发表于 2021-10-25 14:24: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心理学原理解析:1:因为嘶吼,可以让大脑思维短暂空白,失去理智(前面有b友说过了)。2:因为是公开场合,自己做出过的承诺会被潜意识强化,如果最后做不到会很没面子,于是潜意识里你就会真的为了业绩去拼命(这条原理我一般做心理咨询的时候用于正强化的,比如治疗拖延症一类的状态,哪知道这条理论会被用在这里!气愤!)。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导读:第一种死法:减少营销人员,降低费用,直至剩下老板1人;

第一种死法:减少营销人员,降低费用,直至剩下老板1人;

第二种死法:多次使用降价大棒,多方出击,不断打击竞争对手,直到自己倒下;

第三种死法:不断增加产品品种,与各类竞争对手抢占市场,让企业仓库琳琅满目;

第四种死法:用资金撬动市场,贷款经营,占领市场,不求所有,但求所在。

第五种死法:始终抱怨这样下去没有发展,始终坚守固有的思路经营,始终觉得真正的危机离我们还很远,始终期待车到山前必有路;

第六种死法:无心恋战却又割舍不下,得过且过又想全身而退;

第七种死法:盲目跟进,不明就里,忽而大张旗鼓,忽而偃旗息鼓,一哄而上,一哄而下;

第八种死法:营销有余,产品不足,开发三板斧,业绩俯卧撑,品控凭感觉,质量存侥幸。

第九种死法:控制过度人才难以引进,或引进后不予重用,形同摆设,浪费人力资源,始终不能组建有效团队。企业最终没有核心竞争力。

第十种死法:管理混乱,说话的人太多,执行者不知道听谁的,到最后是谁的都听,错的也执行。企业不死才怪。

第十一种死法:分工不明确,管理者凭己爱好用人。一人多用,最终任何事都没做好。或根本没有能力阅历去做,仅凭一己好感而已,企业制度败坏由此开始。

第十二种死法:员工没有归宿感,就没有凝聚力和战斗力,有平台却不建造平台环境,企业很难走出很远。

企业和员工其实就是合作体,投资者千万不能把员工看成是来赚你的钱的,相反,而员工恰恰是帮你赚钱的。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小公司怎么样才能让员工有归属感?

其实我个人觉得,这个并不是单纯钱或者股票的问题。你想让员工有归属感,应该问问自己有没有真正把员工当自己人,当合作伙伴,当事业上的战友。战略上的决策是否让员工参与,不能参与的情况下是否能做到信息足够透明,是否真正做到没有等级差异,是否让员工了解公司的种种业务关系、机会、瓶颈以及危险。老板问一下自己,公司是不是到处有不能让普通员工知道的秘密,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话,那我觉得真只有傻子才会产生归属感。我们公司每个小伙伴都清楚地知道我们公司运作的大部分细节,项目收入,遇到的危险和挑战,每个人都清楚什么情况下我们能一起成功,什么情况下我们会抱团一起死。
有些人是真的为了生存,挣钱,不得不做,有些人可能是真的被洗脑了,觉得这样的行为很有用?无论那样,都挺悲哀的。我希望工作并不是全部,一天24小时,除了工作睡觉,还要陪伴家人啊,和朋友在一起,或者一个人待着,干自己喜欢的事情……你想要我免费加班,可以啊,一个月因为特殊情况加几天班,也不会特别在意 。只是家里有情况的时候,单位也可以通融一下……都是互相的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31 06:31:15 | 显示全部楼层
所有遇到的问题是因为缺乏成长造成的;所有发展的瓶颈是因为学习不力造成的;所有事业的停滞是因为知识折旧造成的;学习、成长、精进,是企业的必修之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31 14:27: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优秀的新人进不来?进来了要么遭受排挤,要么自动离职?就是因为有部分老人挡道。将不好的老人和庸人开发或开除,相当于农民种庄稼,拔除杂草,稻谷才有好收成,是为优秀的员工创造一个良性的发展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2 07:42:52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有真正的社会企业家才能画好这条曲线,因为他知道这其中的价值和意义有多重要。有些事可能从一开始的起心动念就让我们觉得有动力,觉得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4 23:43:3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面对困难的时候,要记住这三句话:让都市读懂大山、让未来读懂过去、让世界读懂中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6 17:3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做事情前,你首先要有愿景,你要知道你具体要的是什么?我们必须对过去进行一个分析,基于对过去的分析和总结,你才能抉择,我们必须要让公司的每一个人明白我们的使命和我们的愿景,我们为什么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和奋进,让员工对这个目标产生使命感。还要做好持续的沟通,以及要如何这样做的原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让管理企业更简单

  • 反馈建议:麻烦到企业之家管理处反馈
  • 我的电话:这个不能给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关于我们

云服务支持

精彩文章,快速检索

关注我们

Copyright 企业之家  Powered by©  技术支持:飛    ( 闽ICP备2021007264号-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