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个视频我不禁沉默了,让我想起了18年的春节后,家里人让我去一个公司上班,那个公司跟视频里的有一个特别像,又是跳舞,又是演讲的,我回忆了一下,那个公司的员工基本上是打电话,问一大本电话薄上的各个“客户”,需不需要本公司的产品,当时我跟几个年龄差不多但都不认识的人一起进的公司,那年,我18岁,我甚至跑到厕所,跟家里人打了个电话,我说,这真的不是传销吗?他们说,你不要在那里乱说,虽说是上班,但你最重要的是在那里学习,如果公司让你打电话啊之类的,你也慢慢学,特别是要跟他们一起,学会“讲话”。我现在想想,真是细思极恐,我要真变成这样的人,真就没有未来了(转自我上次在这种“企业文化”视频下评论的内容)。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导读:2016年9月,对于企业界来说,可谓是一个多事之秋。中国乳业双雄突变,蒙牛易帅,伊利遭遇险资突袭;三星产品(Note7)成为违禁品,惨遭世界多国航空业封锁……相信以上热点,曾多次活跃在大家的银屏跟前。
2016年9月,对于企业界来说,可谓是一个多事之秋。中国乳业双雄突变,蒙牛易帅,伊利遭遇险资突袭;三星产品(Note7)成为违禁品,惨遭世界多国航空业封锁……相信以上热点,曾多次活跃在大家的银屏跟前。
其实,企业在发展行径中,或多或少会面临到意想不到的事情,可能是管理、经营、亦或业务方面的问题,这些突发事件暂且称之为“不确定性”;面对突入而至的“不确定性”,企业管理者更关心的是如何去面对与管理它,致使自己能从中化险为夷。
企业管理者想要正确地面对与管理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不确定性”,得先了解“不确定性”是什么。
“不确定性”是什么
在讲座刚开始时,陈春花教授就风趣地说道:“大屏幕怎么动不了?屏幕就这样跟我没关系了,这就是我们此刻遇到的“不确定性”。”
一次巧合的技术故障,却被风趣且形象地诠释出该讲座的主题,着实给现场听众带来了一次意想不到的笑点。
关于什么是不确定性,陈春花教授以两个话题来阐明;一是在过去,国内传统企业的人员流动率是很低的,但如今具有创造力的年轻员工不愿留在这体系里,其中他们在2年内基本是流动的;二是美国大学生更愿意选择100人以下的企业里发展。以上的变化可看出,年轻人除了关注岗位内容、薪资水平、公司位置等相关因素外,还珍视企业对自己的重视程度。
如今的变化,越发复杂化,且具有多维性和无边界性,单用“变化”二词难以概括所发生的一切,因此,“不确定性”也就应运而生。
什么诱发“不确定性”
1.互联网的广泛渗透,全新的人群极速成长
11年间,中国网民数增长了8倍,单单网购的人数(3.63亿)就超过了英法德意四国人口总和(2.7亿)。庞大的人口基数,也让这批人拥有了举足轻重的社会舆论力与行为影响力。
每个人都喜欢跟强大的人做朋友,企业也一样,企业跟这组人取得关联是非常有必要的。
2.互联网+渠道的变革
如今,企业与消费者的连接桥梁变了,以前两者间还有许多相应的中间商来维持,随着互联网+的大幅度普及,企业与消费者的关联出现了更多模式,如B2B、B2C、C2C等,导致商业回归人性;互联网的完善,未来的商业本质是数据,企业寻找精准的客户依靠的是数据,同时,互联网打破了组织内部的壁垒,从原来的分工,到现在的协同,建立起生态协同系统逻辑。
3.所有行业重新塑造
科学技术的提升,让每个行业都有可能被重新定义,陈春花教授举了个关于农业产业再造的实例:
以前农业产业的发展模式还局限于观察生产条件与经营流程,可是,现在的我们都是观察农业大数据,以金融为纽带,数据为支撑,实现了农业信息闭环。
4.新进入者常以颠覆性姿态进入
2014年初继烟草大王褚时健种出“褚橙”,IT界大佬柳传志开卖“柳桃”,地产界大佬、SOHO董事长潘石屹也开卖水果了。这些不同行业的企业领导人,依靠自己社会影响力,配搭出其不意的营销方式,让论几元钱一斤售卖的水果,变成论几十元钱一颗来售卖,着实给原行业的经营者上了一节醍醐灌顶的课。
5.共享经济时代的到来
共享经济时代,借助网络作为信息平台,已然将生产者与消费者、企业、行业的边界打破,加快了价值提升速度,重构出新的商业模式;同时,这种模式具有低成本、多元化、无形资产、高效网络等特点。
如何管理“不确定性”
1.识别
不确定性分为经营性不确定性、结构性不确定性,其中结构性不确定性具有改变产业格局的根本性影响,因此,识别结构性不确定性尤为重要。
诺基亚曾经无限辉煌,坐拥世界9亿消费者,然而,他们未能识别到结构性不确定性:在触屏手机研发方面,自称品牌消费群体基本是商务人士,他们对触屏类手机并不感兴趣,而忽视了社会大众对触屏手机的潜在需求,错过了抓住延展黄金时期的命脉,随后,诺基亚每况越下,直至……
因此,当出现新生事物的时候,企业管理者需要学会接纳它,并深入去分析它。
2.共处
对于大多数企业和企业管理者来说,识别“不确定性”是件很难的事情,毕竟我们不是马云、马化腾,但是,我们可以与“不确定性”共处。
只要进行以下内容的训练,那么,我们就拥有了与“不确定性”共处的能力:
1)改变自己的惯性思维模式,不怕犯错,敢于试错;2)在维持现有业务的稳健经营基础上,需要创造新的业务,以“双业务模式”,应对“不确定性”;3)不要害怕问题的出现,乐于从问题中找答案;尝试打破组织内部平衡,激化企业应对“不确定性”的活力;4)回到顾客端,切实关注顾客需求,强化与顾客的关联。
3.定力
“不确定性”对每位企业管理者都是一种考验,这需要内心的定力来应对。而保有内心定力与这四种心态有关:积极心态、归零心态、开发心态、确信心态。
为了形象解析这点,陈春花教授现场分享了一个身边趣事:
曾经有位学员跟她倾诉自己的孩子以“学校的知识,在网络都能学习得到”的理由而高中辍学,陈春花教授给他支招——“你可以说学校是社交平台,是认识女孩子的”(当说到这里,全场哑然大笑);过了没多久,学员又过来请教陈春花教授,原来学员的孩子虽回校,但却早恋起来,针对这点,陈春花教授就问了一句:“那孩子的成绩有提升了吗?”学员表示肯定,陈春花教授笑语:“那就行了,孩子能回到学校,而且成绩也提升了,这不就是你的想要的吗?”
是的,在面对“不确定性”,要懂得学会包容、接纳变化,这种开放的心态,能够避免为了保护自己而做出不恰当的抵触,影响最终的目标。
4.应对
关于这点,陈春花教授直接用自己的实践实例来阐述:那时候,她刚刚接手新希望六和公司,就对整个行业进行“不确定性”的性质判断,探索影响企业盈亏的点在哪里。当她发现原料是最大的影响后,为了减低进口成本,她建议入股美国贸易公司,把整个问题彻底解决掉;随后为实现企业转型与聚落一体化,她想尽办法在新加坡建立融资平台;为了激化企业的活性,她将整个公司团队架构调了一个遍,并落实了许多新颖的激励方式……经过多个战略转型,新希望六和公司最终得到了强劲的经济增长与最好的价值体现。
对此,陈春花教授认为,当需要进行组织结构变革的时候,就务必要用尽所有资源来推动,让这份变革实现理想的成功。
只要充分地运用上述四点,企业管理者将会拥有了最重要的能力——管理“不确定性”,那么,未来将一切皆有可能!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有哪些成本是老板们开公司前未曾预见到的?
我说说自己刚起步的一个小微公司的感受吧,公司坐标深圳,员工加上我两个人。每月办公室租金加管理费3500,员工工资3500,两个人每个月3000块钱伙食,自己租房住2000,宽带,手机,固话,水电,交通杂费1000, 其它杂费支出约2000,加上办公设备,仪器陆陆续续投入约10万,不算流动资金和借贷的利息成本,两个人的小公司,投入10万左右的工具和每月最少1.5W的固定开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