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严谨:消除管理实践十大误解

[复制链接]
查看: 1073|回复: 5
发表于 2021-10-25 10:04: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没什么说的,我原来就在平安上海电销中心干过,各种加班,什么听别人录音,什么学习什么培训,去你mua。我就不一样了。你说任你说,我不听就是了,再牛逼你能拿我怎么样?开了我?过的可舒服了[吃瓜],还加班,主管说什么开个会干嘛的,超过下班半个小时我就说有事必须去办,有时候主管还:你确定吗。搞笑,我当然确定,根本不理她,每日时常打够了,话术也算都用了,坑不到人怪我咯。去你mua的想让我加班,不可能。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导读:管理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被重视,不仅登上学术的殿堂,而且戴上了众多荣耀的光环。在现实中,管理却又那么随意的任人忽视,在有些领域有些组织表现的非常出色,而在有些领域或组织发挥的作用却不尽人意。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其原因一是来源于对管理的误解

管理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被重视,不仅登上学术的殿堂,而且戴上了众多荣耀的光环。在现实中,管理却又那么随意的任人忽视,在有些领域有些组织表现的非常出色,而在有些领域或组织发挥的作用却不尽人意。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其原因一是来源于对管理的误解;二是过于专注对管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而忽略了管理的本质。

误解一:管理是为经营服务的,经营做好了,管理差点无所谓;管理做得好,经营做的不好,也是白搭。

这是典型的对管理和经营的混淆,并且严重的误解了管理的功能。经营主要的含义是(对一事业)运营、运转、筹划。这些恰是管理的功能所在,而且管理还有正确的决策和提高效率之职能,因此,可以看出管理的内涵是包含经营功用的,简单点说,经营行为也需要管理。

误解二:管理就是领导,管理就是决策,管理就是对人的管理等等。许多专家从不同的角度,都对管理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并重点强调了管理的某一职能。

精彩归精彩,但是,却淡化了管理的真正的职能所在。管理作为人类生活中必然的、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愈来愈发挥着其重要作用,而且在未来还会更大的贡献。管理是一个循环的过程(我们称之为7职能循环),其首要职能就是领导,依次是决策、组织、计划、实施、评估、反馈,然后,进入下一个循环。片面的强调其中的一个职能,就会导致管理的失衡。

误解三:管理是科学的。

这也是最大的误解,而且似乎形成了流派。判断管理是否可以取得科学的资格,是要看其研究方法合不合乎客观、逻辑、有系统三个条件。也就是说,要想确定某种学问是否为科学,其所依据的标准不是其内容,而是其研究方法。应该说,管理是一种艺术,它更如中医一样。它可以包含科学的内容,使用一些科学的方法,但本质上却是一种实践,是一种艺术。

误解四:管理是正确的做事,领导是做正确的事。

一种投机取巧的,貌似有道理的说法,把管理和领导截然分开。正确的表述应该是效能是做正确的事,效率是正确的做事。

误解五:掌握了先进管理方法,就掌握了管理。

所有的管理方法都是为管理目的而服务的,舍弃了,或模糊了管理目的,方法也就一无用处,甚至有害处。随着欧美国家对管理的精细研究和对某些方法的神话般吹捧,我们对流行的管理方法越来越迷信和执着了。甚至在管理实践中,大量的出现了为方法而方法的现象,使用某一方法的原因竟是因其先进,这已经叛离了管理的目的。现在是回归管理本质的时候了,管理的本质就是使人和人所从事的活动做得正确和更好。由此而言,我们可以创造出更多的方法为我们所用。

误解六:能赚到钱,就说明管理的好。

最诱人的误解。对于经营性质的企业来说,赚到钱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但绝不是唯一的指标,还应包括市场地位、无形资产、组织效用等多个前瞻性指标,唯有此,才能使企业赚钱得以持续。管理的好坏取决于绩效的综合表现,平衡计分卡所提出的四个维度指标的平衡就是这个道理。

误解七:管理不用学,也能做得好。

乍一看,不会有这种误解啊。现实中,一方面管理者能认识到管理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却不在学习管理上下功夫,其理由就是“不学也能干得好“。这种短视性,不仅阻碍了管理者的进步,更给组织带来了伤害。在现在多变的竞争环境中更应该加强对管理的学习,这一点毋庸置疑,否则,你就会失去竞争力,就会失去价值。关键是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误解八:管理是领导的事情,和我无关。

我们已经进入了组织的社会,任何个人都会与组织息息相关。管理不仅仅对组织而言是重要的,对个人的成长和幸福有莫大的关系。对于组织而言,你的工作管理能力决定你的贡献度是多少,从而决定你与组织的关系;对于个人而言,你的自我管理能力决定着你生活是否快乐和幸福。简而言之,一切皆须管理。

误解九:管理很难,我根本学不会。

管理的实践性、创造性和变化性使人有些难以捉摸,理论上的管理在实践中不是很实用,所以,看起来很难学,不是谁都可以学会的。这主要是因为管理学的丛林现象和对大企业管理成功的极度推崇而导致的,其实管理就存在于我们工作和生活之中,只要我们正确的理解了管理的本质、原则、职能和一些基本方法,明确管理的对象和目的,就可以在实践中大展手脚了。一句话,任何人都可以学会好的管理。

误解十:创新是管理的职能。

创新的重要性日益增强,已经成为组织基业长青的重要保证条件。有专家把创新作为管理的第五大职能(继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之后),这又混淆了管理的职能和创新的性质。创新作为一种原则和方法已经完全融合在管理的职能循环之中,是管理的内在需求,是管理发展和实现功用之动力所在,因此,创新作为管理的原则更为合理,实践证明,创新也是需要管理的。

可以想见,我们在管理实践中充斥着这么多的误解,怎么能发挥好管理的作用。因此,我们在管理一个组织,或者个人时,最需要的是静下心来思考你所需要的管理的目的是什么?怎样使用管理的职能?一句话,该是回归管理本质的时候了。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90后员工普遍不愿意讨好领导了吗?为什么?

我也是70后,我觉得你想法比较偏颇,你字里行间想表达的是我们70后普遍愿意巴结领导,但事实不是这样。 我做过公务员,在企业也做过,巴结领导这事真跟年龄没有必然关系,和行业性质、岗位性质和人有很大关系。 体制内,尤其是公务员,喜欢巴结领导的多一些,体制外少一些;管理运营部门多一些,技术部门少一些。在企业,我见过一些90后挺会拍马屁的,做公务员的时候,也有不少70后不巴结领导的,不是不会,就是不愿意,我就算一个。 所以这事只拿年龄说事一定是要偏颇的,而且巴结领导这事也看度,很多人天生会来事,习惯和善于夸奖别人,对谁都这样,对领导不一定是巴结,而是习惯。
你和钱,对我都不重要,你没钱,对我很重要。什么意思?只有当你没钱了,你才会为了求生而向我出卖劳动力,为我服务。怎么让你没钱?挤掉你的生存空间,买断越来越多的生产资料,直到买光,浪不浪费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这些生产资料都属于我,你不能动,想动就来当我奴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8 09:57:23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你的品牌比产品更知名的时候,你就成功了。因为品牌它是企业的哲学、企业的价值,它能够跨越时空而存在,能够给我们很多启发与思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0 14: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社会型企业的企业价值和遵循的理念究竟是什么?第一个是责任心,第二个是可持续性,第三个是长期概念看问题。你当然可以很快发展,但很快发展、很快的成功从长期来说可能制造很多问题,比如环境给破坏了,员工越来越不满意,或者你的客户觉得你骗了他们,占了他们的便宜,所以跑了。短期内你是赚了很多钱,但长期来说你的环境没有了、顾客没有了,员工跑了。所以长期来说要有长期性的责任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6 14:44:44 | 显示全部楼层
“战略有时候是蓝海,有时候是红海,有时候是长尾,有时候是头部,没有定数,只有管理才是永远的蓝海。企业家要清醒地认识到,三分战略、七分执行,所有伟大的战略,终究需要落地,才能产生绩效。企业经营的本质还是投资回报率,而投资回报率是管出来的,不是喊出来的。企业需要围绕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的打造构筑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基业长青的基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30 04: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可以彼此之间学习,如果社会企业能够坐在一起,彼此之间知道我们在做什么,彼此之间学习怎么做的更好,面对共同的问题,彼此之间分享解决方法,讨论如何建设更好、更干净的环境,这些都是我们社会企业可以做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31 04: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世界,有发展的时刻,也有挫折的时刻,它们的出现总是相伴出现,但是挫折可以让我们从谷底走向巅峰!目前的世界是一个整体,“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所以当市场下降时,要做出正确的选择,全世界一起相互帮助解决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让管理企业更简单

  • 反馈建议:麻烦到企业之家管理处反馈
  • 我的电话:这个不能给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关于我们

云服务支持

精彩文章,快速检索

关注我们

Copyright 企业之家  Powered by©  技术支持:飛    ( 闽ICP备2021007264号-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