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谈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八德”与中国式管理

[复制链接]
查看: 2595|回复: 5
发表于 2021-10-25 08:48: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笑死了,前几天被一个亲戚拉去培训,三天两夜,我想着没事就去看看,结果就是视频这种会议,一模一样,还卖惨,放一些凄惨的音乐,讲爸爸妈妈,然后一群人围在那嗷嗷哭,我站在旁边贼尴尬。看起来好笑但老板不傻,这么做不过是为了让员工们把自己潜移默化成群体的一员,群体的力量很惊人的,个体会情不自禁的做群体都做的事,逐步驯化员工,让他们成为听话的赚钱工具。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导读: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在生息繁衍中形成的,具有稳定的共同精神、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的精神成果,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习俗、观念形成了几千年的主导作用。儒家倡导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是古往今来的许多政治家治国的政治追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文化的冲突和文化的融合已成为当代中国企业家不可避免的问题。西方科学管理的方法一度曾给中国企业家眼前一亮。在已经吸收和引进西方管理方法后,中国企业家突然又发现西方那一套管理方法并不完全适合于中国本土企业。在解决了流程科学化的管理难题之后,由于企业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不同,使企业陷入了一种没有活力没有可持续发展的僵硬状态。于是企业家们又对西方管理方法产生了怀疑。不是全盘否定就是全盘肯定是中国企业家的通病。思考之余,我们在寻求一种更适合中国本土企业的管理之道。其实西方科学的管理方法并没有错,只是企业家在照搬西方那一套管理方法时,把中国传统的管理哲学给丢掉了。因为中国具有5000多年的文化历史。中国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已经深深地被印上了中国特有的文化烙印。这一烙印很难改变,所以在管理中国人时,首先是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的运用中国固有的传统哲学,然后才是西方管理科学。好的管理方法就是把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模式与西方科学管理方法有机的结合。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脉络儒家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构建的道德伦理体系始终是中国人血脉里挥之不去的人文情怀。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被新加坡作为治国方略加以应用。新加坡开国元勋,前总理李光耀在大量研究中国儒家文化的基础上,将儒家思想精髓归纳了八个字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被人尊称为八德。用八德哲学理念治理下的新加坡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使得弹丸之地的新加坡挤入了亚洲四小龙的行列,也使新加坡人共同价值观得到了很好的实施,令世界为之瞩目,由此新加坡也被冠以新儒学的实践者。其实在企业这个组织中,如果将这八德运用于管理中,也会起到非常好的效果,它是中国化哲学思维模式在企业中的具体应用。

儒家八德哲学理念应用于企业管理,有着不同意义的诠释。

孝企业员工道德行为的基础

百善孝为先,中国传统文化中把孝一直当成是中国人伦理道德的起点。对于何为孝,孔子曾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意为孝不仅是人们所说的喂养,因为动物也有喂养之举。孝更是一种敬养,是对长辈的恭敬之心。可见,儒家思想所说的孝并不仅是对长辈的赡养行为,而更是衡量个人行为的心理状态最基本的标准尺度。孝敬父母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具有爱心和有道德的最基本的衡量标准,连父母都不孝顺,就连文明的生活都谈不上,何谈敬业爱业,何谈爱护企业与同事,何谈团结互助,更谈不上尽忠报国的大孝。正象李光耀指出的:孝道不受重视,生存的体系就会变得薄弱,而文明的生活方式也会因此而变得粗野。

对于企业来说,孝道文化的体现首先表现为要热爱企业,这是作为员工的本份.一个成功的企业,需要员工对企业具有很强的归属感,而这种强有力的归属感则建立对于管理层要拥有关怀、怜爱之心,管理层的孝道文化体现在关心下属、体恤下属,让员工体会到企业温暖。而对于员工而言对上级领导要有尊重之心,应该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组织活动,培养孝道文化还应该鼓励、支持员工与家人之间建立和睦、融洽的关系,因为家庭的和谐稳定对于塑造和谐、亲和力强的企业氛围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企业文化的建设其实就是员工道德行为的构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道文化是企业员工道德行为的基础。孝道文化也可以引申为感恩文化,感恩也是企业文化优秀的组成部分,有了感恩之心,企业员工的自我道德就会达到一种很高境界。

悌企业建立团队精神的保障

《论语》学而篇第六句: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中的悌在儒家文化中原意为对兄长的敬重,这里的悌在现实社会中可以引申为不仅是兄弟相处之道,还有夫妻相处之道和同事及朋友相处之道。

就企业组织而言,悌就是员工之间一定要相互帮助,相互友爱,象一个大家庭一样成员之间彼此体现悌的道德伦理内涵。悌文化的体现不仅在个人层面,而且还体现部门之间的相互协作的优劣,因为在一个企业中会以部门为单位、小组为单位,分别存在不同的大小团队,而这些团队的相互配合是团队建设的关键所在。倡导悌文化就会解决所有部门和团队始终把企业的整体利益成为所有行动的指南的团队法则。所以弘扬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悌文化是构建体现团队精神的保障。

忠是企业执行力的前提

《论语》中记载孔子与其学生子张的一段对话:子张问: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巳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令尹。何如?子日:忠矣。意思是说子张问孔子:一位叫做子文的官员多次当官,面无喜色,又多次被免职,面无怨色,前任所推行的政策,一定告诉新的人,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这个人算得上忠了。由此可见,儒家思想中的忠不仅是指常规意义上的愚忠和尽忠,还有忠于职守的意思。具体在在企业中忠包含两方面的意思,首先是忠诚于事业。每一个员工一定要做到忠实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在工作中尽自己的全部力量,做好本职工作。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兢兢业业的工作状态。第二层意思是要忠心于组织,组织大到国家和企业,小到部门和班组,忠心表现在个人利益一定要服从集体利益。在关键时刻一定都要以大局和集体为重。爱国爱企都是以具体表象行为体现的,某种情况绝对服从也是忠心的体现。在日本,把忠运用到管理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由于日本把忠、孝、悌联成一体,构成了三位一体的价值观念。这种价值观,在企业管理中,它要求每一个层次的负责人都必须绝对服从自己的上级。这样大大提高了员工的执行力。应当看到,无论企业采取什么样施来提高其竞争力,最重要的是这些措施能够得到真正有效的落实和执行,自的管理制度与经营战略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执行,就发挥不了其应有的作用,执行力的高低是分出企业优劣成败的关键。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也说过:微软在未来十年内,所面临的挑战就是执行力。可见,企业的竞争力首先取决于企业的执行力,忠是提高企业执行力的前提条件。

信企业基业常青的基点

诚信伦理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是企业的道德基础。在企业价值观的塑造中,诚是企业聚心之魂,信是企业立足之本,诚信理念是中国化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之一。也是企业生存的根本。我国古有无信不立之说,《论语》中孔子说:人无信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企业道德经营的必备要义。儒家常讲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的先决条件就是诚信。

诚信是我国传统的商业道德。早在战国时,对商业活动就有市价不二,国中无伪的要求。在商业发达的明清之际,商家无不标榜诚信,也大都以儒道经商。晋商与徽商就是中国古代以诚信经商势力最大的两股商业力量。梁启超说,晋商笃守信用,徽商亦贾而好儒,能够以诚待人,以信接物。良好的信用文化成了商家们的成功之道。

诚信是现代企业的黄金品牌。时至今日,许多知名企业已经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海尔的高层管理者将不合格的冰箱砸掉,就是要实现对市场、对消费者的承诺决不让一件不合格的海尔冰箱流向市场。诚信是品牌,也是无形资产。国际上许多大企业都很重视诚信伦理。比如,IBM把诚实作为企业的座右铭;松下公司把赢得人们的信任作为企业的价值观;诺基亚把科技以人为本作为自己诚信的实质。

企业诚信是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取得成功的基础,企业诚信是指企业在市场经济的一切活动中要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并以此赢得消费者的信任,是企业确立价值观必须纳入的内容。当前中国企业一个突出问题便是诚信缺失。企业诚信缺失危害很大,企业诚信缺失影响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甚至是许多中国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因为诚信缺失,致使企业品牌一夜倒塌。作为全球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安达信,三鹿和如今的双汇就是最好的明证。加强现代企业诚信文化建设确立以诚信为核心的企业价值观是企业基业长青的最基本保证。

礼企业行为道德的规范

儒家思想非常重视礼的构建,孔子认为礼是社会秩序的基础。礼也有两层意思,意识规章制度,二是人与人的礼节礼仪,对应于企业来说,礼也表现为一方面员工应该遵守各种规定,遵纪守法。另一方面学会接人待物的各种礼仪。因为这代表一个企业的形象。其中约束与规范是礼的管理功能之一,儒家管理强调道德的内驱力,道德的自律与自觉,但也不忽视管理的约束机制。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中的齐就是约束,即用礼来约束人的行为,礼是人的行为指导。在现代管理中,约束是通过规章制度来实现的,因此建立合理的、科学的、系统的、适用的规章制度是现代管理中不可缺少的。规章制度一方面要具有约束性,但绝不是为了约束而约束,约束的目的是为了规范人的行为,达到人的行为的自觉性以及人与人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有序和协调,从而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礼是企业行为道德规范的体现。

义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基础

孔子在《论语里仁》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意思是说君子以坚持道义为快乐,小人以追逐财利为快乐;在经济关系上,义是处物质利益关系的最高准则,所有道德的人都要遵守,做到在物质利益前不做非分之想,不贪不义之财。《论语》中还有许多关于义利观的论述,如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等等,都是主张先义后利,强调经济生活的道德原则,认为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精神价值重于物质价值。这里就包含了把义和利统一起来的思想。并且认为义重于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孔子提出重义轻利,先义后利的义利原则就是中国企业如何在发展的过程中履行社会责任的问题。也是企业树立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在孔子的伦理道德论述中,以义作为评判企业和人的行为的道德原则。这里的义就是一种社会责任和企业核心价值观的体现。企业只看到眼前利益。而没有考虑它所承担的义。没有履行它的社会责任,没有体现它存在的价值,必然会遭到市场的抛弃。例如:三鹿奶粉和双汇事件就是把利放在了第一位,而把义丢到了脑后。中国企业在追逐利润的同时,必须坚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线,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以牺牲道德和消费者利益换取利润,最终必然付出沉重的代价。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义利观伦理道德是企业构建核心价值观也必须遵循的哲学理念。

廉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廉也是儒家维系国家生存发展的根本道德之一。廉作为古代为官者的品德,有清正、收敛、俭朴、明察等多重涵义。孔子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就是说,如果执政者带头做到公正无私,那么下面的官员就不敢以权谋私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为官者的伦理行为昭示着社会的伦理导向,是整个社会道德的表率。在企业中廉洁自律是企业公平、公正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在企业管理中,廉洁文化还有俭朴的涵义。勤俭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德。俭朴也是一种人生观、生活态度和行为规范,俭不完全是为了节省钱财、过穷日子,俭最重要的作用是可以保持人的本真生活状态纯朴。有了俭,就有了勤奋,就有了时间,有了精力,就能勤勤恳恳地干事业。在企业中廉文化建设要大力倡导重节俭、戒享乐的生活方式,增强职工节俭意识,并把它体现在工作决策上,体现在工作实践中和生活细节中,努力让俭朴成为一种风尚,成为团队发展进步的标志。没有廉洁,没有俭朴,企业就没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耻企业家及员工做人的底线

耻在儒家思想中就是羞耻和知羞改过的意思。孔子认为凡是不合道理的事,违背良心的事情,绝对不做。人若无耻,等于禽兽一样。另外孔子特别强调知耻改过的道德拯救。孔子说:知耻近乎勇,知道错误就去改过,为当所为,也是勇的表现,所以耻辱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做了耻事的人没有悔改之意。对于企业来说,企业家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一定要担负起履行社会责任的义务、不做违背社会公德、违反国家法律等各种错误行为。对于员工来说一定要自尊自爱。对于企业管理来说,企业家及员工要在知耻的基础上建立敬畏之心,中国的有些企业家群体一旦成功以后,就变得自信满满,忘了谦虚,忘了知耻,完全丧失了中国人历来特有的敬畏之心。结果企业开始做一些与社会道德相违背的羞耻行为,致使企业一败涂地。在企业管理中一定倡导员工以愚昧无知为耻,以好逸恶劳为耻,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骄奢淫逸为耻。凡是不合道理的事,违背良心的事情,绝对不做。知耻和不做违反道德和法律的事是企业家和员工做人的底线。

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在生息繁衍中形成的,具有稳定的共同精神、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的精神成果,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习俗、观念形成了几千年的主导作用。儒家倡导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是古往今来的许多政治家治国的政治追求,也是中国人构建道德伦理的崇高理想。儒家虽然存在封建历史的局限性,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哲学思想,八德思想精髓是企业从人的心性本质而建立的道德行为约束体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优秀中国传统文化根植在企业管理中最成功的实践探索,也是中国化管理哲学理念重要的内容之一。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小公司怎么样才能让员工有归属感?

其实我个人觉得,这个并不是单纯钱或者股票的问题。你想让员工有归属感,应该问问自己有没有真正把员工当自己人,当合作伙伴,当事业上的战友。战略上的决策是否让员工参与,不能参与的情况下是否能做到信息足够透明,是否真正做到没有等级差异,是否让员工了解公司的种种业务关系、机会、瓶颈以及危险。老板问一下自己,公司是不是到处有不能让普通员工知道的秘密,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话,那我觉得真只有傻子才会产生归属感。我们公司每个小伙伴都清楚地知道我们公司运作的大部分细节,项目收入,遇到的危险和挑战,每个人都清楚什么情况下我们能一起成功,什么情况下我们会抱团一起死。
你和钱,对我都不重要,你没钱,对我很重要。什么意思?只有当你没钱了,你才会为了求生而向我出卖劳动力,为我服务。怎么让你没钱?挤掉你的生存空间,买断越来越多的生产资料,直到买光,浪不浪费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这些生产资料都属于我,你不能动,想动就来当我奴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6 12:39:33 | 显示全部楼层
企业家如何追求幸福呢第一,发现幸福:幸福就是爱和被爱,需要和被需要,它是一种自我感受和感知,一种力量的联系。幸福源自于家里,公司里,社会里,自然里,自己的内心。第二,创造幸福:幸福是自己创造的,我们都是自己幸福的工匠,幸福是修来的,不是求来的。首先创造生活信仰,其次创造财富,最后创造价值。第三,传承幸福:幸福的企业家,才能有幸福的家庭和幸福的企业。要做到传承教育,传承价值,传承能力,传承规则,传承精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9 18:3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所有遇到的问题是因为缺乏成长造成的;所有发展的瓶颈是因为学习不力造成的;所有事业的停滞是因为知识折旧造成的;学习、成长、精进,是企业的必修之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6 18:29:26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正能够躬耕于把赚钱形成良性循环的企业家一定是有社会价值的企业家。商业问题和社会机遇都具备相同的三大属性:一是都有海量的用户,二是都是刚性需求,三是目前都是我们服务和估值的洼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6 23:26:14 | 显示全部楼层
领袖决定了整体风气。当领袖决定将团队成员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即便牺牲舒适和有形的资产也要保证安全,这样大家就会留下来,并且有安全感和归属感,这样奇迹也就会发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7 03:30:25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世界,有发展的时刻,也有挫折的时刻,它们的出现总是相伴出现,但是挫折可以让我们从谷底走向巅峰!目前的世界是一个整体,“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所以当市场下降时,要做出正确的选择,全世界一起相互帮助解决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让管理企业更简单

  • 反馈建议:麻烦到企业之家管理处反馈
  • 我的电话:这个不能给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关于我们

云服务支持

精彩文章,快速检索

关注我们

Copyright 企业之家  Powered by©  技术支持:飛    ( 闽ICP备2021007264号-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