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疏漏:管理者如何控制自己的脾气?

[复制链接]
查看: 3270|回复: 5
发表于 2021-10-22 14:05: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心理学原理解析:1:因为嘶吼,可以让大脑思维短暂空白,失去理智(前面有b友说过了)。2:因为是公开场合,自己做出过的承诺会被潜意识强化,如果最后做不到会很没面子,于是潜意识里你就会真的为了业绩去拼命(这条原理我一般做心理咨询的时候用于正强化的,比如治疗拖延症一类的状态,哪知道这条理论会被用在这里!气愤!)。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在我做培训的过程中,经常有一些管理者来问我怎么样才能控制好自己的暴脾气,我的建议是管理者首先要学会识别出自己的暴脾气。

“自我观察”是帮助我们更好地识别出自己的暴脾气的好方法,往往当你意识到自己的暴脾气,控制就更加容易了。

大家可能都看过棒球比赛,最激动人心的一刻就是击球手击出一记本垒打。好的棒球击球手是如何快速提高自己的挥棒击球技术呢?他们会把自己的挥棒动作录下来进行细致地观察分析,通过这种自我的观察,他们才能发现自己的挥棒时哪个动作不得要领,下一步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做得更好。美国著名棒球运动员约格•贝拉说过:“通过仔细地观察,你可以了解很多事情。”。如果你也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情绪管理方面的高手,那么你就需要练就自我观察的能力。

如何进行自我观察呢?

第一步,用深呼吸的方法让自己集中注意力

集中注意力对于自我观察是相当重要的,因为只有注意力集中了,我们才能有意识地进行观察。如何集中注意力呢?凯利•麦格尼格尔等美国心理学家们通过一系列实验发现:深呼吸能够让我们更好地集中注意力

深呼吸,将呼吸频率降低到每分钟4-6次,也就是每次呼吸用10-15秒时间,比平常呼吸要慢一些。只要你耐心一点,加上必要的练习,这一点不难办到。深呼吸,能够为大脑供应更多的氧气,激活理性脑,有助于你集中注意力。深呼吸几分钟之后,你就会感到平静,有控制感,尤其是注意力更加集中。

第二步,将注意力从外界的感知转移到自己内在的感知上,找到自己的“情绪信号点”

这是自我观察的关键一步,如果没有注意力的转移,就无法进行自我观察。在自我观察时,自己可以想象把注意力由外界的某个点移动到身体的某个部位—比如心脏、腹部或者手部等——这个部位对于消极情绪必须是特别敏感的,我们称之为情绪信号点。有的人有了消极情绪(比如生气)之后,手心会出汗,那么就可以把手心作为自己情绪变化的信号点。

一旦你选好了某个部位作为你的“情绪变化信号点”。你可以经常观察它,注意它的变化。如果你有情绪,就会注意到它会出现某些变化,如心跳加快,手心出汗等。根据情绪的强烈程度,观察点的状态会在非常强烈和不强烈之间变化。在你感到平静和愉悦的时候,也可以读出它的状态,你会体验到完全不同的感觉。

随着你读取“情绪变化信号点”技巧不断提高,你会越来越快,越来越准地判断自己是否进入情绪状态。

第三步,观察自己当下的情绪状态,重点判断自己是想逃避,还是想与对方进行对抗

集中注意力向内观察时,你就能清楚地感知自己的想法和身体的变化,尤其需要我们感知对于发挥影响力最重要的两种情绪:逃避和对抗。

当自己想逃避时,你会发现内心往往会有愧疚感或负罪感,有不愿意面对对方或事情的意思,内心往往有这样的独白:“真想尽快结束,真想赶紧离开这儿。”、“我该找什么理由离开这里呢?”。你的身体会有相应的表现,比如:你开始目光飘忽,不愿意直视对方,开始低头等,这些都是自己可以感知到的信号。

当自己想和对方对抗时,你会发现内心往往会有愤怒,批判或想攻击对方的意思,内心往往会有这样的独白:“都是你的错,才搞成现在这个样子!”、“我真想揍你一顿,以解心头之气!”、“你的想法太烂了,根本不可行!”。你的身体会有相应的表现,比如你开始目露凶光,直盯着对方,你开始握拳或者准备用手指来指对方,你的呼吸开始加快,这些都是你自己可以感知的信号。

我们如果平时多注意观察自己的话,就可以积累出自己的“自我情绪变化表”:

通过以上这个表格积累自己在消极情绪状态时的内在和外在表现,你在关键时刻就能准确地判断自己的情绪状态。

为了增加技巧的可操作性,我们把以上的三个步骤凝练为一句话:深呼吸,观察信号点,内心问自己一个问题:“我现在有什么情绪?”

深呼吸,帮助我们集中注意力;观察信号点,帮助我们把感知从外部转到内部;内心问自己一个问题:“我现在是什么情绪?”,就是识别自己的情绪状态。所以,这简单的一句话其实已经融合了当下观察的三个步骤。

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个利用当下观察来调整情绪的案例:

陈万强是我的一位学员,他通过练习当下观察,更加有效地控制情绪,改进了自己的团队管理风格,改善了与团队成员间的关系。陈万强在一家外企做销售工作,做事情非常干脆利落,他刚刚被提拔为一个小团队的经理,但是没过多久收到了团队成员对他的投诉,说他脾气暴躁,动不动就训人。他来找我,希望能通过一些方法更好地缓和与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希望能改掉自己经常跟员工发火的毛病。通过深入沟通,我发现陈万强没有观察过自己的情绪变化,所以也就无法调整自己的情绪,所以我们就先聚焦到通过当下观察的三个步骤来帮助他提高观察情绪的能力上。

第一步,用深呼吸的方法让自己集中注意力

陈万强练习了深呼吸的方法,掌握了通过深呼吸让自己集中注意力的要领。

第二步,将注意力从外界的感知转移到自己内在的感知上,找到自己的“情绪信号点”

通过和他的共同讨论,以及他对于自己身体变化的观察。他发现生气时,手心会出汗,手会握拳或指着对方,所以他就把手作为“情绪信号点”。

第三步,观察自己当下的情绪状态

他仔细体会了自己情绪变化时,自己的内在独白和外在表现,汇总出了“自我情绪变化表”:

汇总自己的“自我情绪变化表”后,陈万强发现观察到“手心出汗”是一个重要的信号,如果能抓住这个信号开始调整自己生气的情绪,往往效果比较好,所以他把“手心出汗”作为“情绪信号点”。

通过对当下观察三个步骤的深入体会,陈万强已经对于观察情绪有了感觉。在应用之前,我帮着他把三个步骤凝练为几个简单的行为动作,让他在每次发火之前先做这几个动作:深呼吸,看自己的手心,问自己一个问题:“我现在是不是又生气了?”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练习,陈万强已经能很好地观察到自己情绪的变化了,再结合后面的技巧,陈万强对团队发脾气的次数减少了,和团队的关系也缓和了许多。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小公司怎么样才能让员工有归属感?

安全+希望就这四个字。所谓安定就是你能够让员工感觉到在这里工作很安全,公司不会动不动就把你给开了,或者公司觉得你没有价值了就把你抛弃了,又或者不把员工当人,拼命压榨,天天007。人心安了,流失率是很低的,公司才谈得上长久。所谓希望就是你能够让员工觉得在这里工作是他们的机会,你能让他们觉得各个方面都是越来越好的,能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机会越来越多。无论是普通员工还是精英,其实打工的要求的就是这些,有安全感,有希望。
里面吼那个,就是公司最喜欢搞得拓展活动,请一帮所谓的教练训练你,问你们是团队还是团伙,不去还要算你旷工。当时喊我学设计大学毕业刚上班的时候,公司搞这个拓展,做了这个游戏叫打败大魔王,你要说出自己名字那些,然后有些人嘶吼那些,吼出来,所谓的扮演大魔王的人还是说:不通过,我听不见! 我当时去吼了,一下。他说他听不见,我脾气瞬间上来了:你是nm的聋子?啥子垃圾拓展,你们看可以说我是笨,但是不能用这种弱智活动侮辱我的智商! 然后当着全公司人转头开上我的奥迪A6L就辞职走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3 17: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的企业家要善待员工,与其做很多的所谓的慈善工作,还不如真正的善待自己的员工。善待自己的员工,是最大的慈善,最大的企业责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7 17:2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的关键任务是突破事实和数据的限制,找到解决复杂问题的方法。我们会发现自己需要越来越希望寻求新的可能性,并创造出可以实现这些可能性的愿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0 14:3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你的品牌比产品更知名的时候,你就成功了。因为品牌它是企业的哲学、企业的价值,它能够跨越时空而存在,能够给我们很多启发与思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9 01:27:41 | 显示全部楼层
做事情前,你首先要有愿景,你要知道你具体要的是什么?我们必须对过去进行一个分析,基于对过去的分析和总结,你才能抉择,我们必须要让公司的每一个人明白我们的使命和我们的愿景,我们为什么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和奋进,让员工对这个目标产生使命感。还要做好持续的沟通,以及要如何这样做的原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31 08:27: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优秀的新人进不来?进来了要么遭受排挤,要么自动离职?就是因为有部分老人挡道。将不好的老人和庸人开发或开除,相当于农民种庄稼,拔除杂草,稻谷才有好收成,是为优秀的员工创造一个良性的发展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让管理企业更简单

  • 反馈建议:麻烦到企业之家管理处反馈
  • 我的电话:这个不能给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关于我们

云服务支持

精彩文章,快速检索

关注我们

Copyright 企业之家  Powered by©  技术支持:飛    ( 闽ICP备2021007264号-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