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冒失:民营企业管理现状:不改革十分危险!!

[复制链接]
查看: 280|回复: 5
发表于 2021-10-22 11: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感觉这辈子我都不可能再去干销售了,我人生的第二份工作,是在社交软件,例如某Soul,跟别人要微x,然后成为朋友 建立信任,逐步代入到自己的职业,是名营养护肤老师,然后就各种骗顾客从自己这儿买护肤品就行了。每个人都有七八个手机,和七八个微x号。最主要的整个工作氛围,真的跟打了鸡血一样,动不动就鼓掌,大声喊:好!谁卖出去了,还要鼓掌,恭喜xxx出单!我干了两天我就赶紧跑了。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导读:不少企业都有着很好的盈利模式转型的构想,很多也正在进行尝试与努力,但这些尝试与努力,最大的阻碍并不是市场或竞争,更多的是组织内部人与人之间的合作难度的加大。

不少企业都有着很好的盈利模式转型的构想,很多也正在进行尝试与努力,但这些尝试与努力,最大的阻碍并不是市场或竞争,更多的是组织内部人与人之间的合作难度的加大。

最近,有专业机构做了一个调查,内容是针对民营企业的管理现状。令人吃惊的是,像“人浮于事”、“平均主义”、“相互内耗”、“官官相护”等问题,认为在本企业“严重存在”的比例都超过了50%,有的甚至高达80%。这让人很吃惊。为此,还专门到企业做了实地访谈,与企业各层面的人作了交流。因为担心样本不够,又扩大到几百个样本,最后的结论是,本来应当生机勃勃的中国民营企业,不少患上了“国企病”,出现了令人痛心的“未老先衰”现象。

民营企业管理现状:不改革十分危险!!

值得重视的是,这一项调查是结合企业“盈利模式”转型进行的,在调查中发现,不少企业都有着很好的盈利模式转型的构想,很多也正在进行尝试与努力,但这些尝试与努力,最大的阻碍并不是市场或竞争,更多的是组织内部人与人之间的合作难度的加大。这种现象也让我得出了一个忧心的结论,那就是中国民营企业在最近几年利润下降的真相,可能更多是内因,而不是外患。

调查的结论是,中国民营企业利润率下降,本质上是组织生态恶化,而不完全是产品利润率下降。中国民营企业的利润转型,可能更多的是组织生态的转型:企业目前最大的成本是管理成本,管理成本中70%以上是人与人之间的成本。民营企业开始出现“国企病”:老板能人文化严重,管理粗放,高管职业化程度不高,导致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的合作成本越来越高。

具体说来,从调查的数据上看,民营主要存在“四大国企病”:

1.人浮于事:空谈的多,干事的少。

2.相互内耗:只有小我,没有大我。

3.欺上瞒下: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4.反应迟钝: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为什么最有活力的民企会患上“国企病”?原因当然首先离不开这几年的宏观环境。中国改革开放30年,使一大批民营企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力军,但最近这些年,民营做大做强的制度环境与竞争环境是恶化而不是改善,最直接的现象就是行政管制与垄断限制阻碍了民营企业创新。

在这种情况下,民营企业最直接的选择就是参与政府发动的“全民房地产运动”,有路子的直接做地产,没有路子的参与炒房。民营企业中,参与地产业务或炒房的占到一半以上,而将近三分之一企业家已经移民国外。

当然外因只是变化的诱因,真正的原因是民营企业内在盈利逻辑与组织机理。总结为三点:

第一,“机械式合作”导致管理成本加大。中国民营企业大部分从事的是制造业,制造业本质上是一种“机械式合作”,也就是基于工艺与流程的流水线合作,这种合作在60,70后员工还问题不大,这一代就是在压迫与委曲求全中长大的,但到了80,90就出问题了,极致的如富士康就是例子。更重要的是,当环境变化,需要企业从产品导向转向客户导向或服务导向时,或者企业规模大到一定程度时,“机械式合作模式”就完全陷入解体,必然导致企业对客户需求反应迟缓。

第二,“单边依赖”或“单边垄断”。那些控制了重要资源的公司成员,会乐于让别人依赖自己,从而获得支配其它人的权力与社会地位。比如公司里面大量存在这样的现象:下属对上级的单方依赖;工厂对销售部的单方依赖;业务部门对HR、财务的单方依赖;公司员工对于老板的单方依赖;供应商对企业采购员的单方依赖。显然,“单边依赖”会摧毁规模效益,企业中单方依赖现象越多,企业的规模优势就越小,官僚主义、相互内耗、人浮于事越积越多。

第三,企业规模中存在的“南郭先生”现象。组织规模几乎是与南郭先生的出现成正比的,公司越大,越有可能出现南郭先生。而民营企业管理的粗放,以及人治管理体制,更容易培养一批“马屁精”,而老板也乐于享受这种吹捧,长期下来,“欺上压下,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也就不奇怪了。

更要命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官本位文化”本来就是组织成长壮大的“大敌”。有权不用,过期作废。民企老板喜欢讲排场,讲面子的虚荣心,进一步把民营企业“组织生态”逼向死角。所有这一切加起来,我们对中国民营企业的未来还有多少希望?我想我们只有一条路可走了,那就是重新高举改革的大旗。最近的《人民日报》有一句话讲得好,“不改革,党危险”,我想,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企业,不改革,企业危险!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90后员工普遍不愿意讨好领导了吗?为什么?

我是打工的,领导也是打工的。我巴结他能给我带来啥好处?在私营企业,员工涨个工资都得老板点头,领导点头毛用没有!或者领导根本不敢点头。领导啥主都做不了,我巴结他干嘛啊?讲好听点,他是个领导,讲难听点还没我们小员工混的自在。工资又不比我们高多少,还都是油腻中年男,搞不好哪天老板就认为他们“不努力,不是我兄弟”,饭碗还没我们拿得稳,我巴结他?就算要巴结,也是领导巴结我们,在公司裁员的时候,我们表现出舍不得的样子,搞不好能留他再在公司混几年,吃几年白饭。
你和钱,对我都不重要,你没钱,对我很重要。什么意思?只有当你没钱了,你才会为了求生而向我出卖劳动力,为我服务。怎么让你没钱?挤掉你的生存空间,买断越来越多的生产资料,直到买光,浪不浪费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这些生产资料都属于我,你不能动,想动就来当我奴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19 00: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有真正的社会企业家才能画好这条曲线,因为他知道这其中的价值和意义有多重要。有些事可能从一开始的起心动念就让我们觉得有动力,觉得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20 14: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随着组织规模的扩大,其文化会不可避免地朝着束缚变革性创新能力的方向发展。组织文化和组织的其他一切要素一样,都是人类的创造物,因为可以通过管理之手塑造它们。每天你展示的每个行动、每个决定以及你塑造的每个行为,都塑造了组织的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3-31 07: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已经进入到了新经济发展时代。社会问题的解决,仍然需要一些个人对个人的帮助,需要这样的创新技能,需要这样的倡导,这就是我们社会企业的问题,我们相信很多的社会企业家在中国是很好的企业家,我们需要你们这样的天才,能够适用于我们社会问题的解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1 16:54:31 | 显示全部楼层
使命是让一个企业知道为什么而做,愿景是让一个企业知道未来做成什么样,核心价值观就是让一个企业知道用什么样的行为准则来做。要让一群人发出同一个声音,只有一条路——统一企业的核心价值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4 12: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社会型企业的企业价值和遵循的理念究竟是什么?第一个是责任心,第二个是可持续性,第三个是长期概念看问题。你当然可以很快发展,但很快发展、很快的成功从长期来说可能制造很多问题,比如环境给破坏了,员工越来越不满意,或者你的客户觉得你骗了他们,占了他们的便宜,所以跑了。短期内你是赚了很多钱,但长期来说你的环境没有了、顾客没有了,员工跑了。所以长期来说要有长期性的责任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让管理企业更简单

  • 反馈建议:麻烦到企业之家管理处反馈
  • 我的电话:这个不能给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关于我们

云服务支持

精彩文章,快速检索

关注我们

Copyright 企业之家  Powered by©  技术支持:飛    ( 闽ICP备2021007264号-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