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其实笑不太出来,不是他们的行为不可笑,而是我看到弹幕里有句话,背上没有孩子车子房子这些负担谁愿意这样,这句话确实把我刺痛了,现在年轻人“不思进取”可能就是不想这样吧,不想结婚不想要孩子仅仅只是想活得有尊严些,轻松些,我突然觉得我们这个社会如此大行其道真的对吗,人活的真的不像人,但回过头才发现自己也不怎么像个人,有什么资格笑他们呢?我没资格笑努力的他们,却也无法认同这样的方式,到底是哪出了问题?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导读:宏基公司初创时期,条件极其艰苦。7个年轻人仅东拼西凑出一百万元的资本金。施振荣和妻子的50万元大部分是从施母手中获得的。公司的房则是向施振荣的岳父以优惠价租来的,三十几坪的房子里挤着7个股东和4个职员。办公桌是妻子结婚时的嫁妆......
宏基公司初创时期,条件极其艰苦。7个年轻人仅东拼西凑出一百万元的资本金。施振荣和妻子的50万元大部分是从施母手中获得的。公司的房则是向施振荣的岳父以优惠价租来的,三十几坪的房子里挤着7个股东和4个职员。办公桌是妻子结婚时的嫁妆......
为了公司能够生存下去,施振荣在公司开业前就和股东们约法三章。
第一,为了使有限的创业资金发挥作用,在公司开业初期,每个人的工资都打折领取。从施振荣做起,每一个公司职工均领取应得工资的5-7折,未领的部分权当借款给了公司,待公司盈利后再领回去。施振荣以身作则,将自己应得工资打对折,而自己妻子更是在公司创业最初的两年,工资分文未取。还要求所有股东具有危机意识,万一公司经营困难,公司就只留少数人留守,其他股东则要到外面找工作,以便能让公司继续经营。
第二,为了提高决策的民主化程度,规定了公司重大决策的规则,施振荣以前曾亲眼看到由于老板独断专行给公司造成的损失。因此,就决心绝不能让这种悲剧在宏基出现。施振荣与妻子占50%股份,是公司大股东完全有条件大权独揽,但是他却主动提议公司的重大决策必须要80%的股权同意才可通过。
第三,创业初期公司可由他主要做主,但必要的时候,如果他的领导能力或财力不足,就要其他人来领导公司。这种将公司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的表态,标志着他从宏基创业之初就不打算走家庭管理的路线和尊重股东的决心。这些都为后来宏基所形成的特有的企业文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90后员工普遍不愿意讨好领导了吗?为什么?
我的前公司,微信群名字就是一个90后Hr取的,叫金粉世家。老板姓金。我是发工资后一天提的离职。群里正好在约发工资后去哪happy。我说我就不去了,一个要离职的人,不去扫大家的兴。这位90Hr开始走油腻腔,说什么只要一天还是同事,就是大家庭的一员。金爸爸会在聚会上发红包,抢个红包再走。本80后说了句,我没那么多爹,就退群了。80后,不是为了那点臭钱,也普遍不讨好领导。90后,如果能给够臭钱,讨好领导起来有创意得多。如果90后,都普遍不讨好领导了。说明90后,普遍钱没给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