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最后那种才是最可怕的。他们用悲情音乐和话术搞氛围,利用你的亲情、友情、爱情、善良、温柔、同理心,激发你的内疚、疯狂、歇斯底里。最终目的只是为了更方便的管理,可是人最本真的情感却被亵渎了。今天看那些招聘信息好多公司都这么写:员工福利:缴纳五险, 月休4,法定假日,按时发薪;现在企业都这么不要脸了,把自己应该做的义务,写成员工福利?我还见过职位简介直接写,上班坐办公室吹空调,接接电话的。
开头小编说几句:开公司最怕头脑发热,再没有任何业务基础的情况下就立马上项目了,当然了这之间也要分有实力的老板和没实力的老板,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足够优秀的创业者才能引领企业成长。至于好的赚钱的项目是不缺的,缺的是能实现项目目标的人才。作为管理者,对于人力、财务、组织等管理经验就要好好学一学了。
导读:任何一个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最核心专业模块是绩效管理,因为只有通过绩效管理的有效实施,才能真正把企业的目标与员工的价值创造结合起来,通过绩效管理来评价企业所有人员的价值创造,从而为企业进行价值分配提供客观准确的依据。通过绩效管理来实现企业
任何一个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最核心专业模块是绩效管理,因为只有通过绩效管理的有效实施,才能真正把企业的目标与员工的价值创造结合起来,通过绩效管理来评价企业所有人员的价值创造,从而为企业进行价值分配提供客观准确的依据。通过绩效管理来实现企业的战略和经营目标。
另外,通过绩效管理,企业还可以把自身的发展与员工的发展结合起来,真正让“选、育、用、留”四大支柱支撑起人力资源的大厦。绩效管理与传统意义上的绩效考核关键区别在于:绩效管理的主要目标是改进与提升个人、团队和组织绩效;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中的一个环节,其主要目的是通过绩效评估发现经营管理中的问题,找到改进点,形成绩效的改进计划与个人发展计划。绩效管理的每一步都是围绕这个目的而开展的。
要达成绩效管理的目标,需要公司参与绩效管理的上下级干部高度重视、全员的参与、长期的坚持,这也是绩效管理在大多数公司不易成功的原因。人力资源学科有个很重要的特点,那就是在一个公司除了人力资源的专业人员,其他管理者也必须多多少少的懂得人力资源的理论和方法,并且自觉主动的应用的自己的团队管理和实际工作中去。通过分析世界上和国内各行各业的优秀公司,我们不难发现,这类公司里多数干部对于人力资源理论和工具方法使用熟练,人力资源部除了做事务性的工作之外,更多的是以咨询顾问的形式辅助各个业务部门管理人员和业务工作。这并不意味着业务部干部懂人力资源专业后人力资源部门的人就无所事事了,人力资源专业工作者要在辅助业务部门工作过程中不断加强对公司业务的熟悉和理解,从而更好的配合业务干部管理具体的工作和部门员工,更好的发挥HR专业价值。
了解了这些公司的绩效管理开展起来就不会再是如何复杂。实际上绩效管理作为有效的管理工具,从管理的角度来看,恰恰是要将复杂的工作简单化、程序化,可以用四个字来涵盖它:“目标+沟通”。通过目标的制定把公司的经营管理目标、上级的要求、希望改进提升的方面等清晰地传递给下级,并通过沟通和绩效合同达成双向承诺;通过过程中上下级围绕目标持续有效的沟通过程,绩效辅导、解决问题、不断纠偏、客观评价、实现共赢。
各级管理者是自己部门绩效管理的第一责任人,绩效管理是管理者必须要做的工作,决不是一项“公司或者上级布置的额外任务”。绩效管理的结果真实地反映了一个管理者管理水平。因此,对绩效管理的实施而言,需要各级管理者遵循既定的绩效管理原则,发挥主观能动性,把部门工作做的更好。绩效管理原则即是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要严格遵循的制度。在绩效管理中,有三条原则:
1、公开、公正、公平。
2、目标制定由上而下或者由下而上,但是必须经过双方的一致认可;完成目标的过程由下而上。
3、沟通、辅导、评价、激励。
为了达成这三个原则,我们规定四个环节,缺一不可:
第一步:绩效计划—设定绩效目标
实践证明,“目标+沟通”的绩效管理方式最为有效和实用。只有目标确立了,管理者才清楚如何进行有效管理,员工才明白怎么做才是符合公司和部门的要求。
绩效管理是服务于公司战略的,所以首先要明确公司的战略目标与任务是什么。这是管理者和员工对话的一个重要内容,管理者必须和员工共同分享公司的目标,然后将公司的目标分解到部门,分解到岗位及相应的员工身上。在充分沟通和协商的基础上确立员工的绩效目标。具体地讲,每个员工不同的考核周期都应该拥有一份个性化的绩效合同,这些绩效合同由关键绩效指标标(KPI)及相应的考核目标值构成。
每个管理者确立绩效目标,需要将上级分解下来的目标在部门内部各岗位和人员之间进行分解和落实。例如需要下属部门、员工做什么、改进什么、朝那个方向努力,然后将这些要求转化为相应的指标与目标。其中指标大家都知道,一般用KPI来进行,但是要结合不同的人员能力设计不同的目标值和权重,才能真正起到激励的作用,这就要求每个干部对下属人员的能力要清清楚楚。同时要注意指标不仅要关注结果(产出),也关注流程(过程),不仅关注收益增长,也关注潜力增长。
第二步:绩效辅导—业绩辅导的沟通
绩效目标设定以后,管理者的主要工作就是跟进员工工作并对员工进行辅导,实现绩效目标。绩效辅导是绩效管理的一个关键环节,绩效辅导应从绩效目标的设定开始到绩效考核结果反馈结束,它贯穿于绩效管理过程的始终。
绩效沟通时管理者可采取以下方式:
1、每月或每周同每名员工进行一次简短的工作交谈;
2、定期召开工作例会,让每位员工汇报他完成任务和工作的情况;
3、收集和记录员工行为或结果的关键事件或数据;
4、设计各类工作模板,督促每位员工定期按照模板进行简短的书面报告;
5、非正式的沟通;
6、当出现问题,根据员工的要求进行专门的沟通。
绩效管理的目的之一是要找出不足与改进方向,因此在绩效面谈中,管理者有必要借助绩效诊断箱,对下属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诊断,其目的是要找出可能妨碍被考核者实现绩效目的问题所在,即发现绩效差的原因和征兆。
结尾推荐阅读观点:小公司怎么样才能让员工有归属感?
我的个人理解,是把公司从各个方面做的更专业。大家知道,现在很多中国的企业家都在向日本老板取经,学习什么呢?日本的员工很大部分都会在一家公司一直做到退休。中国老板都想知道日本的经营者们是如何把企业做到如此有员工归属感的。从我个人的角度看,如果仅按照工资高、公司规模大这样的普通标准来看的话,那日本的企业岂不个个是丰田、索尼喽?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在于如何经营,这当中自然也包括对员工薪酬、福利、工作专业度匹配等等方面的建设。大公司都是从小公司做起的。正如同年轻人不能只追求高工资而不合理规划职业道路一样,小企业的经营者也不能只把效益当做唯一标准,而是应该把精力放在合理运营,完善制度上。当一切都努力做到最好时,企业也会取得更大的成绩,长久经营、人员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