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死了,前几天被一个亲戚拉去培训,三天两夜,我想着没事就去看看,结果就是视频这种会议,一模一样,还卖惨,放一些凄惨的音乐,讲爸爸妈妈,然后一群人围在那嗷嗷哭,我站在旁边贼尴尬。看起来好笑但老板不傻,这么做不过是为了让员工们把自己潜移默化成群体的一员,群体的力量很惊人的,个体会情不自禁的做群体都做的事,逐步驯化员工,让他们成为听话的赚钱工具。
要做好一家企业很难,特别是初创企业,小编我有幸创立了一家自己的网络公司,从注册到财务到交税都是自己一点一点摸索的,特别是在企业盈利点这块,可谓是想尽了脑筋,不拼一把也许一年后企业就死了。那时候创业失败说出去多不自在。
继一个月之前谈创业合伙被“90后”美女送情趣内衣“求代言”后,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又就“共享经济”的话题与创业者来了一番对话。
“我们年纪都比较大了,我都50多岁了,所以我一天跟20多岁的小伙子在一起,我主要还是向他们学习,因为他们的思维状态跟我们完全不一样。”在SOHO望京项目的样板间里,面对台下满座的创业者和有创业想法的年轻人,潘石屹感慨道,我们现在能够做的事情,力所能及的事情就是要帮助这种新的力量尽快的成长起来。
作为第一代地产创业者,潘石屹回忆起了SOHO中国鲜为人知的创业史。潘石屹称,当初创办公司时,取名并非SOHO中国,而是“红石公司”。“红”就是洪晃的洪,“石”就是潘石屹的石,当时二人合伙,分别占股50%。但后来的故事是,即将要注册公司时,洪晃称母亲章含之生病,需要资金治疗,因此他“孤独的一个人开始创业了”。
“后来我就到了一次美国,先到这个东海岸、西海岸转了一圈,给我最大的体会,就是我感觉到这个世界要变,要变成一个互联网的世界,所以回来我就把我对互联网的理解,先把公司的名字改了,改成叫SOHO中国。”对于SOHO中国在香港上市后的故事,潘石屹打趣道,“因为在香港这个鬼地方上市,这些人看不见我们的价值,我每一次去,这一年有三次会是我最痛苦的,就是在香港要开上三次的董事会、股东会,跟这些人讲的话老讲不明白。所以我们的股票不断打折,股价也上不去。”
今年1月6日,SOHO中国来了一次继从散售向自持转型后的第二次重大转型,即推出移动办公产品SOHO“3Q”。2月1日开始这个产品率先在望京SOHO和复兴SOHO广场推出移动办公的样板间,共计1500个座位,随后逐渐推广至SOHO旗下8个项目。
在对话现场,潘石屹透露,目前望京SOHO的3Q办公区域已经租满,吸引了包括美团在内的互联网公司,但据他观察,在创业氛围上,上海弱于北京。他透露,目前SOHO上海项目的3Q办公室出租率在50%~60%之间。
小编我第一家公司刚开始运营的时候,因为不懂税务,只知道按季零申报企业所得税,没想忘记了个人所得税的申报,因为企业税和员工个人所得税是不同的平台缴纳的,所以没弄,还被发邮件补申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