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原理解析:1:因为嘶吼,可以让大脑思维短暂空白,失去理智(前面有b友说过了)。2:因为是公开场合,自己做出过的承诺会被潜意识强化,如果最后做不到会很没面子,于是潜意识里你就会真的为了业绩去拼命(这条原理我一般做心理咨询的时候用于正强化的,比如治疗拖延症一类的状态,哪知道这条理论会被用在这里!气愤!)。
楚天都市报记者朱泽
新年伊始,无论是供应还是需求,武汉楼市均出现较大萎缩。15日,武汉市房管局发布的武汉楼市运行情况显示,今年1月份新建商品住宅销售9765套,环比减少逾五成。这在业内人士看来,既属于正常现象,也从一定程度反映出,在“房住不炒”精神的持续高压下,楼市各方的预期已经改变。
上月楼市成交腰斩
根据武汉市房管局统计,武汉楼市供应方面,与去年12月份相比,今年1月份预售项目大幅减少,新建商品住宅批准预售11834套,批准预售面积132.43万平方米,环比减少61.55%,同比减少1.18%。
需求方面同样大幅萎缩。新建商品住宅销售9765套,销售面积108.32万平方米,环比减少51.11%, 同 比 减 少41.52%。
春节前一周,楚天都市报记者探访发现,武汉开盘项目较少,热销的大多位于新城区,如东西湖、蔡甸、江夏和新洲等。位于东西湖的某楼盘,除夕当天仍卖出了一套。除夕前一天,武汉新建商品住房成交71套,其中洪山、东湖高新、新洲、蔡甸成交量居前。2月2日,武汉新建商品住房成交121套,蔡甸、江夏和新洲成交量分列前三。
楼市各方预期转变
这样的颓势仍在延续。从预售证的申领情况来看,春节后上班首周,武汉全市仅有新洲区一楼盘开售,共162套房源,均价6300元每平方米。该项目是毛坯房,处于四环外偏远地区,目前虽打出“返乡置业”牌,但关注度较低。
供需两端的萎缩,在业内人士看来属于正常现象,毕竟岁末年初之际,大部分项目都尚未进入新一年的节奏。新房供应的减少,必然会对成交量产生压力。
另一方面,业内人士认为,在“房住不炒”精神的持续高压下,楼市各方的预期已经改变。从运行指标看,当前武汉楼市动能后劲有待补足,无论是房地产开发投资、土地购置面积等反映市场供给的指标,还是商品房销售面积等反映市场需求的指标,增速都同步回落。从成交价格看,最能反映市场实际供求关系的二手房成交价格,从一线城市率先回落后,传导至武汉等热点二线城市,说明市场正在进入盘整阶段。
相关阅读:铜山站二手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