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个视频我不禁沉默了,让我想起了18年的春节后,家里人让我去一个公司上班,那个公司跟视频里的有一个特别像,又是跳舞,又是演讲的,我回忆了一下,那个公司的员工基本上是打电话,问一大本电话薄上的各个“客户”,需不需要本公司的产品,当时我跟几个年龄差不多但都不认识的人一起进的公司,那年,我18岁,我甚至跑到厕所,跟家里人打了个电话,我说,这真的不是传销吗?他们说,你不要在那里乱说,虽说是上班,但你最重要的是在那里学习,如果公司让你打电话啊之类的,你也慢慢学,特别是要跟他们一起,学会“讲话”。我现在想想,真是细思极恐,我要真变成这样的人,真就没有未来了(转自我上次在这种“企业文化”视频下评论的内容)。
中国自古以来就地大物博,建设的房子也不少。最近,一项非官方数据显示,中国房子够34亿人居住,这还不包括农村自建房、小产权房等房源。而目前中国只有14亿人口,国内商品房总体是供大于求。
同时,即使是大城市,中国房子的空置率也居高不下,多数在20-30%之间。要知道,中国大城市的空置率已经远超10%的国际警戒线。有网友觉得奇怪,中国房子都够34亿人口居住,房子早已出现过剩,为啥国内房价还在持续上涨?
消息一出引发很多网友的评论,什么“鬼城论,空城论”“早晚会崩盘”引发了媒体的关注。有记者打电话进行采访,经过笔者的深思对于中国的房子够34亿人住的说法,经不起推敲!
中国的住房总量究竟有多少?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机构,没有那一个人能说得清楚,所以本次国家人口普查工作将会同时对住房数量一并统计,既便如此,依然难免疏漏。试想总量不知道,家庭户数不知道,人均住房面积标准不确定,又如何得出够34亿人住的结论呢?再说,住房是不动产,有着明显的地域性特征,西部地区地广人稀,户均、人均住房面积远远大于东部、中部地区,这个面积能均摊吗?所以说,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财富以房为纲,城市化仍在进行,数亿农民将进城的背景之下,住房市场依然有巨大的需求。
不过,我们在住房建设的规划中,应该实行一城一策,对应人口及住房实际需求过剩的区域,要禁止继续开发,对市场需求较大的城市,依然要加大供应。当然,我们说的需求是有效需求,而不是脱离购买力的购房欲望。
结语: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够得出中国房子够34亿人住的说法忒不靠谱。信息不靠谱,分析方法不靠谱,结论不靠谱,一错俱错。住房问题研究要侧重于一城一策,一城一议,要不然会被总量思维,平均思维害死。受总量与均值思维影响,研究的结果不具有指导价值,而只能影响视听,误导大众。
地域性的房多房少问题上值得注意,在我看来房企不惜负债,激情拿地的地方,房子不会是太多,而是需要加大供应。当然如果环境与产品错配,价格定位偏高,品质、品牌、品位支撑不够,房子也会滞销。
相关阅读:周家庄站二手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