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五大计划单列市比较:深圳综合实力摇摇领先,厦门体量最小

[复制链接]
查看: 473|回复: 0
发表于 2023-11-1 10: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其实笑不太出来,不是他们的行为不可笑,而是我看到弹幕里有句话,背上没有孩子车子房子这些负担谁愿意这样,这句话确实把我刺痛了,现在年轻人“不思进取”可能就是不想这样吧,不想结婚不想要孩子仅仅只是想活得有尊严些,轻松些,我突然觉得我们这个社会如此大行其道真的对吗,人活的真的不像人,但回过头才发现自己也不怎么像个人,有什么资格笑他们呢?我没资格笑努力的他们,却也无法认同这样的方式,到底是哪出了问题?
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加入“产业地产交流群”,了解每日最新产城资讯、获取干货报告、与行业同仁交流学习。

国家计划单列市的全称为“国家社会与经济发展计划单列市”,即是在行政建制不变的情况下,省辖市在国家计划中单列户头,由中央赋予这些城市相当于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

最早的计划单列市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到了1993年,中共中央发出通知:除深圳、重庆、大连、青岛、宁波、厦门这6个非省会城市仍保留计划单列市外,其余省会城市不再实行计划单列。据此,全国计划单列市由14个减少为6个。1997年6月,重庆升格为直辖市,其计划单列市地位自动取消。余下的5个计划单列市——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多年来没有任何变动,它们的计划单列市地位一直延续至今。

得益于自身区位优势和国家政策扶持,经过了几十年的高速发展,五大计划单列市在其省内乃至全国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位居全国各项城市排名榜单前列。这次我们单独以计划单列市为对象,横向比较五个城市的重要统计指标,发现他们彼此间的异同之处。

1GDP总量

深圳遥遥领先,达到2.4万亿元,是第二名青岛的两倍;厦门排在最后,仅4791亿元。五个计划单列市中,有三个GDP总量破万亿,分别为深圳、青岛、宁波。

2GDP增速

五个城市中,除大连GDP增速为6.5%以外,其余均位于7%-8%之间内。厦门GDP增速在计划单列市中最快,达到7.7%。

3人均GDP

五个城市人均GDP均突破10万元。深圳人均GDP最高,接近19万元,领先第二名宁波5.7万元。

4第三产业占比

除宁波三产占比为45.9%以外,其余四个城市占比均超过50%;深圳最高,达58.8%。

5出口份额

五个计划单列市均为我国重要沿海开放城市,但是出口总额差异较大。深圳2018年出口总额高达1.63万亿元,几乎是第二名宁波的两倍,最后一名大连的九倍。

6港口吞吐量

五个计划单列市均拥有优质海港,其中宁波港吞吐量最大,达5.8亿吨;厦门港吞吐量最小,为2.17亿吨。

7金融机构年末外币存款余额

本外币存款余额是衡量城市资金吸引力的重要指标。截止2018年末,深圳本外币存款余额达72550.36亿元,是第二名宁波的3.8倍。五个城市本外币存款余额均超万亿,厦门最低,为10995亿元。

8高等学校数量

大连高等教育资源最为丰富,高等学校数量达30所;深圳高等学校数量最少,仅13所,与其庞大的经济体量不甚相称。

9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宁波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是唯一一个超过6万元的城市;大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低,仅4.36万元。

10市辖区面积

大连、青岛、宁波三地市辖区面积较大;深圳、厦门市辖区面积较小,均不足2000平方公里。

通过比较五大计划单列市我们发现,深圳在总体量方面摇摇领先,而且经济增长势头也较好;大连增长乏力,但是高等教育资源比较丰富;厦门经济体量最小;宁波经济对第二产业依赖度较高,制造业相对发达;青岛则在各项指标排名中处于中间位置,发展比较均衡。

表:五大计划单列市各项指标排名汇总

数据来源:各地2018年统计公报

严/肃/广/告/时/间

相关阅读:南京合租租房子
里面吼那个,就是公司最喜欢搞得拓展活动,请一帮所谓的教练训练你,问你们是团队还是团伙,不去还要算你旷工。当时喊我学设计大学毕业刚上班的时候,公司搞这个拓展,做了这个游戏叫打败大魔王,你要说出自己名字那些,然后有些人嘶吼那些,吼出来,所谓的扮演大魔王的人还是说:不通过,我听不见! 我当时去吼了,一下。他说他听不见,我脾气瞬间上来了:你是nm的聋子?啥子垃圾拓展,你们看可以说我是笨,但是不能用这种弱智活动侮辱我的智商! 然后当着全公司人转头开上我的奥迪A6L就辞职走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让管理企业更简单

  • 反馈建议:麻烦到企业之家管理处反馈
  • 我的电话:这个不能给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关于我们

云服务支持

精彩文章,快速检索

关注我们

Copyright 企业之家  Powered by©  技术支持:飛    ( 闽ICP备2021007264号-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