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也遇到这样的上司,特么就直接问我这些问题,我就纳闷,入职他们承诺过的条件要求是什么,加班有加班费还好,没加班还想用努力做借口忽悠我,下班是我的时间,我回家能干嘛和他有什么关系,努不努力这也是我自己的事,我能完成手头工作就下班,回家我做点自己感兴趣的都是努力,并不是榨尽所有时间为工作才叫努力,加班多两个小时就是有加班费赶不上末班车还不够打车,何必这样辛苦自己,回家躺着睡觉都要比这强,谁爱努力谁留下努力就行。
清晨的霞光照在武城县鲁权屯镇小魏庄的街头,眺望不远处的田野,麦苗挂着露珠映着七彩之光,一缕大地的清香飘来,美丽乡村里的炊烟仍然是农家的味道。在小魏庄的东头有一座小院,住着一位百岁老人魏清义。他1942年开始为党工作,1944年入党。但他不是村里的第一个党员,第一个党员是他的入党介绍人魏忠诰。
抗战时期一一五师曾三次开辟运东根据地,运河以东的平原、恩县、夏津、武城一带略称为运东。恩县三区孔官屯村是运东我党早期领导人刘子蔚的家乡,魏忠诰在连襟刘子蔚的影响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成为小魏庄村的第一个共产党员。
但是,那些轰轰烈烈的革命岁月成了历史,那些为了人民的幸福建立了不朽功勋的人、那些为革命献出生命的烈士、那些用鲜血书写铮铮誓言的共产党员们,以及连同姓名都没留下无名英雄们,他们的事迹连同他们的魂灵都是不可忘记的红色记忆,等待我们挖掘和传承。
在魏清义老人的指引下,我们找到了魏忠诰的后人魏明华。在魏明华珍藏的相册里,找到魏忠诰几张珍贵的照片,连同照片上记录的那个岁月,沉淀成为永不褪色的红色记忆,希望永久保存在我们的记忆里:
魏忠诰,1920年5月生于山东恩县三区魏庄村, 1944年1月由王秀臣介绍入党,同年任魏庄村农会主任,他的足迹踏遍了每一寸乡土,他的汗水洒遍了曾经任职的绿地;
1946年任三区干事,后调吕庄区任委员;( 文章阅读网 )
1947年调恩县县委组织部任干部;
1948年先后任三区、四区、五区区委书记;
1949年恩县解放后任县供销社主任;
1952年任武城县委副书记;
1956年调夏津县任县委第二副书记;
1958年,德州和聊城地区合并,调聊城钢铁厂任党委书记;
1959年至1971年任聊城县委副书记;
1971年至1975年任茌平县委副书记;
1976年至1977年任聊城地区农林局任副局长;
1978年任聊城地区林业局党委书记兼局长;
1983离休;
1988年3月因病逝世。首发散文网:vcfhmkqf.html
相关阅读:免费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