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个视频我不禁沉默了,让我想起了18年的春节后,家里人让我去一个公司上班,那个公司跟视频里的有一个特别像,又是跳舞,又是演讲的,我回忆了一下,那个公司的员工基本上是打电话,问一大本电话薄上的各个“客户”,需不需要本公司的产品,当时我跟几个年龄差不多但都不认识的人一起进的公司,那年,我18岁,我甚至跑到厕所,跟家里人打了个电话,我说,这真的不是传销吗?他们说,你不要在那里乱说,虽说是上班,但你最重要的是在那里学习,如果公司让你打电话啊之类的,你也慢慢学,特别是要跟他们一起,学会“讲话”。我现在想想,真是细思极恐,我要真变成这样的人,真就没有未来了(转自我上次在这种“企业文化”视频下评论的内容)。
生物偶联工具设计的传统标准之一是与水具有兼容性,因此人们发展了各种巧妙的方法克服有机化学反应在水中发生的困难。
离子液体由于其组成结构的特殊性,介于水相和有机相之间,既具有生物大分子等的兼容性,又具有有机反应的兼容性,因此,能够实现传统水相生物标记过程中难以实现的反应。尽管其已被越发广泛地研究和使用。
研究人员使用的离子液体是基于吡咯烷的离子液体 1-丁基-1-甲基吡咯烷三氟甲磺酸盐 (BMPy OTf),这种非质子型的离子液体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且能够稳定蛋白质。作者发现,在BMPy OTf中,三苯基膦可以诱导蛋白质胺基与烷基叠氮化合物的偶联反应。
首先,研究人员使用小肽血管紧张素II肽与烷基叠氮化合物进行测试,使用NMR等手段表征了偶联反应的发生及产物四氮烯化合物的生成。随后,研究人员将反应拓展到多种多肽底物上,发现该反应具有较高的转化率,且叠氮与氨基的偶联具有烷基胺的高度特异性,与咪唑、胍基、氨基甲酸酯和羟基等均兼容。接下来,研究人员将该偶联运用到蛋白和烷基叠氮化合物上,并筛选得到更温和的如37摄氏度,2小时这样的反应条件。该生物偶联策略在4-50多kDa之间的多种蛋白上均具有较高的反应转化率(最低72%),且经质谱鉴定,主要在赖氨酸上的氨基进行。使用生物偶联后的链霉亲和素进行蛋白活性的测定,发现该反应基本不影响链霉亲和素和生物素之间的结合,即对该生物大分子的功能基本没有影响。最后,研究人员将此生物偶联运用到分子量更大/结构更复杂的抗体-药物偶联方面,也成功实现了曲妥珠单抗与拓扑异构酶抑制剂SN-38的偶联且不影响抗体对抗原的识别。
默尼化工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致力于离子液体(ILs)研发生产、应用推广和全球销售,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生产技术,产品质量和一致性因此得到保障,Tel:021-38228895
标签: 离子液体 离子液体应用 离子液体开发 AMIC
相关阅读:OCA无氟抗静电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