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个视频我不禁沉默了,让我想起了18年的春节后,家里人让我去一个公司上班,那个公司跟视频里的有一个特别像,又是跳舞,又是演讲的,我回忆了一下,那个公司的员工基本上是打电话,问一大本电话薄上的各个“客户”,需不需要本公司的产品,当时我跟几个年龄差不多但都不认识的人一起进的公司,那年,我18岁,我甚至跑到厕所,跟家里人打了个电话,我说,这真的不是传销吗?他们说,你不要在那里乱说,虽说是上班,但你最重要的是在那里学习,如果公司让你打电话啊之类的,你也慢慢学,特别是要跟他们一起,学会“讲话”。我现在想想,真是细思极恐,我要真变成这样的人,真就没有未来了(转自我上次在这种“企业文化”视频下评论的内容)。
小时候听到妈妈读古诗文时就觉得很好听, 心想妈妈读的是什么呀,这么好听,有什么奥秘吗,就引着我去看妈妈读的是什么书。妈妈说我还小,还看不懂,念了些唐诗给我听,让我边读边认边背诵,我于是逐渐认得了一些字。上幼儿园的时候,年轻漂亮的小老师有许多图书,有字有画,很好看的样子,我一看就着了迷,整天缠着她,挨在她身旁看了一本又一本,就这样我成了上学最勤快学习最认真的孩子,拿到许多的大红花。
从小到大,书籍陪着我一路成长,在我开心或不开心的时候,它一直都在,从不曾离去,更不会背叛。
他总问我:看那么多闲书有什么用?既不是专业书又不是考试用书,还要浪费时间与金钱。我无言以对,只是懵懵懂懂地傻傻的笑。
斯人远去,书籍却依然在我身旁。专业的书指导着我学习和工作,而那些无用的闲书,却在我失望和迷惘之时,给了我生命的力量与方向。
在电子书盛行的现代社会,我也加入了网络文学。开始是看别人写,后来自己也写些自己喜欢的感想、诗歌。虽然写得不怎么好,却锻炼了自己的文字创作能力。
写作的时候,我废寝忘食地思考,绞尽脑汁地去比较是用这个字还是用那个词,这一句是这样写或这一段是不是这样来构造。这个时候,读过的书不但全用上了,还深深地感慨自己读过的书真是太少了!于是我又继续去读那些所谓的闲书。
爱好阅读的人,在生活中有所历练和体悟之后都喜欢把自己的见解与体悟写下来,日积月累地许多人就走上写作的道路。可是,当他见识多了,懂的东西、想的东西多了,文章写得更好时,想要达到的目的和想获得的东西也就多了。想得到名利,便要放弃和牺牲那点纯粹、美好而朴素的初衷。在这个利字当头,万花筒般使人眼花缭乱的社会里该怎么做呢,有两全的办法吗?事实是没有,要不然仓央嘉措怎会写下绝世的诗文: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那就洒脱一点:喜欢自己喜欢的,选择自己喜欢的。
而我,因为喜欢阅读,所以我选择去做我喜欢的创作。不为什么,没有目的,没有结果,只为那莫名的喜欢 。
相关阅读:好看的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