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心灵境界之慈悲之心:

[复制链接]
查看: 105|回复: 0
发表于 2024-11-8 10:37: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之前也遇到这样的上司,特么就直接问我这些问题,我就纳闷,入职他们承诺过的条件要求是什么,加班有加班费还好,没加班还想用努力做借口忽悠我,下班是我的时间,我回家能干嘛和他有什么关系,努不努力这也是我自己的事,我能完成手头工作就下班,回家我做点自己感兴趣的都是努力,并不是榨尽所有时间为工作才叫努力,加班多两个小时就是有加班费赶不上末班车还不够打车,何必这样辛苦自己,回家躺着睡觉都要比这强,谁爱努力谁留下努力就行。
《菜根谭》中有这样一段话:“为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古人此等念头,是吾人一点生生之机,无此,便所谓土木形骸而已。其意思是,为了不让老鼠饿死,就经常留一点剩饭给他们吃,为了可怜飞蛾的烧死,夜里只好不点灯火,古人这种慈悲心肠,就是我们人类繁衍不息的生机,假如人类没有这一点点相生不绝的生机,那人就变成一具没有灵魂的躯壳,如此也不过和泥土树木相同而已。

尽管我们都只是普罗大众,我们很难做到佛家那种慈悲之心,但是只要我们常怀慈悲,对这个世界多一分怜悯,少一分仇恨和抱怨,我们的世界一定可以变成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慈悲之心可以成为生生之机。《中庸》里讲:“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大德必得其寿。”一个有道之人,慈悲的人,定然福寿安康。一个慈悲的人,从不斤斤计较。他们总是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为对方开脱。被别人冒犯,情绪也不容易走极端。他们能容人,能谅人,内心常常处于安宁的状态。

晋代着名养生家葛洪云:“常其宽泰自居,恬惔自守,则身安静,灾害不干。”内心安宁的人,身体更少出现问题。因为情绪稳定,不会大起大落,所以气血就不会停滞。他们敞开心扉,宽恕了别人,把愤怒、焦虑、恐惧都放出去,气血自然通常无碍。正所谓心宽一寸,病退一丈,宽恕才是最好的药方。

人有了慈悲之心,就会懂得感恩。父母养育我们,不是理所应当,我们要懂得感恩。自然万物供我们取用,也不是理所当然,我们是自然的一部分,享受的是自然的赠与。世界不是围绕着我们转动的,明白了这一点,人才会有谦卑之心,才会懂得感恩别人的赠与。不懂感恩的人,总是天上地下唯我独尊,他们不懂谦卑,总是狂妄自大,索求无度,贪婪狂妄。如果有了财富,不是自己占有,而是做公益、感恩大众。谦卑地面对世界,内心没有贪婪郁结,就活得简单通透。《黄帝内经》有言:“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者,“德全而不危”。索求无度,不懂感恩的人已经丧失了德行,迟早要遭受祸患。

人有了慈悲之心,就会变得善良。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说道:“夫养性者,性自为善……性既自善,内外百病皆悉不生,祸乱灾害亦无由作,此养性之大径也。”保持善良,百病不侵,才是养生的大道。一个人最要紧的是内心的快乐,物质的富足只是一方面,更多的是内心的快乐和富足。现代医学也认为:快乐的精神状态可以让人的免疫力大幅提高,增强抗病能力,利于治病防病。有一个仁慈善良的心,能让人收获快乐,它让人长寿,是健康的源泉。

有人说,一个社会的进步是慈悲心的进步,我觉得很有道理。每一个社会都有弱者,远古开始弱肉强食,时代进步到今天仍然推崇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而真正的强是心灵的强,是海纳百川的肚量,是高山仰止的气势。每个人从哌哌落地那天起,就注定了要走一条自己的路,有的很长,有的很短,有的成功,有的失败,有的大成大败千转百回。不管怎样的路,到最后都归空空而去。生命的价值在于被别人需要,就如同金钱的价值在于使用。人是需要有慈悲心的,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尽可能地为别人多做事情,哪怕微不足道的小事,也是生命价值的体现。男人有慈悲心是上品,他一定心地善良,为人仁厚,凡事谦让,具有绅士风度;女人有慈悲心也是上品,一定知书达理,聪慧贤淑,具有淑女风范。

孙思邈说:“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一个人不讲究品德修养,即便服用灵丹琼浆,也无法延年益寿。最好的养生,是养心,养一颗慈悲的心。

相关阅读:小说排行榜
我这人吧,被骗进去过传销,也是自己脑子转得快,加上我脾气特别倔,硬是配合另外一个老哥打出来的,我最烦工作的地方叫我家人或者什么,或者叫我做那种跟传销有点相似的东西,没法形容那种感觉,有点想打人,我没有暴力倾向,但就是听不得,赚钱的方法老多了,这样赚的特别多吗?不见得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让管理企业更简单

  • 反馈建议:麻烦到企业之家管理处反馈
  • 我的电话:这个不能给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关于我们

云服务支持

精彩文章,快速检索

关注我们

Copyright 企业之家  Powered by©  技术支持:飛    ( 闽ICP备2021007264号-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