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粒度对分辨率和柱效的影响

[复制链接]
查看: 156|回复: 0
发表于 2024-8-15 16:34: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心理学原理解析:1:因为嘶吼,可以让大脑思维短暂空白,失去理智(前面有b友说过了)。2:因为是公开场合,自己做出过的承诺会被潜意识强化,如果最后做不到会很没面子,于是潜意识里你就会真的为了业绩去拼命(这条原理我一般做心理咨询的时候用于正强化的,比如治疗拖延症一类的状态,哪知道这条理论会被用在这里!气愤!)。
粒度对分辨率和柱效的影响

粒度对柱性能的影响及比较球形颗粒与无定形颗粒对柱性能的影响

目的 实验的目的有二: (1)比较不同粒度的球形颗粒对于柱效、分辨率和压力降的影响; (2)对球形和无定形颗粒比较以上参数。

设备 具有压力 计的恒流泵; UV检测器 (使用: LDC Co-nstametric无脉动泵,LDC 可变波长UV分光计。Phase Se-para tions有限公司出品)。柱系统所有的柱子均为200毫米X 4.5毫米内径不锈钢柱,填充以(1) 5微米; (2) 10微米; (3)20微米球形硅胶;(4)20微米无定形硅胶。

注样系统  ICI设 计的柱头注射器注样。

流动相  已烷。

样品  萘和菲的已烷溶液。

辅助设备   无。

操作步骤  恒定的2微升样品依次注入各个柱子,所有其它变量保持恒定,即流速(2毫升/分),温度(室温),柱或检测器接头,等等。依次监测每根柱的压力,并测量相对的柱效和分辨率。

结果 所得结果列于表13-2。

结论  所得结果表明,最大的压力降发生于5微米的颗粒,但当粒径增大至20微米时压降减小。注意无定形的20微米颗粒的压力降接近于10微米球形颗粒的压力降。柱效和分辨率与粒度成反比,而无定形的颗粒显然更低。所引用的结果系取自一个系列的结果。注意,不同的操作者得到的值不一样,但其量级仍然同上。

粒度对分辨率和柱效影响的研究

目的  评价粒度和填充技术对柱分离参数的影响。

设备  恒流泵; UV检测器(使用: Varin 8500型液相色谱仪,装有8500型注射泵和Variscan可变UV检测器)。

柱系统  系统( 1 ): 250毫米 X2.1毫米内径不锈钢柱,填充以(a) Micropak Si5-用平衡淤浆技术填充(dp= 5微米),(b) Micropak Si10- 用平衡淤浆技术填充(dp-10微米);(C)30微米硅胶一干填充;(d)薄壳硅胶一干填充。系统(2): 500毫米X6毫米不锈钢柱,填充以(e) 35~75微米Porasil 400球形硅胶一干填充; (f) 5微米硅胶一用平衡淤浆技术填充( d,-5微米)。注样系统注射器一使用Varian无隔片注样口。

流动相  系统(1):己烷中含0.1%V/V异丙醇。系统(2):己烷中含3%V/V异丙醇,3%V/V二氯甲烷。样品 系统(1):峰1,苯;峰2,苯甲酸甲酯;峰3,苯乙酮。系统(2):峰1,对二甲氨基偶氮苯。

辅助设备  无。

操作步骤  系统(1):流动相的流速均用恒定的60毫升/小时,依次向这四根柱各注样品1微升。典型的结果示于图13-11~图13-14。系统(2):分别使用二根柱(柱e和柱f),流速为170和240毫升/时,注入样品量2微升。典型结果示于图13-15和1316。

结果  系统(1):色谱图(图13-11~13-14 )表明,分离度依以下顺序递降: 5微米>10微米薄壳型> 25~ 35微米硅胶。值得注意的是分析速度的顺序相反( 25~35微米的硅胶除外)。系统(2):色谱图(图13-15和13-16)再次证明用微粒柱填充物进行操作的优点。

结论  两个实验 系列均表明,使用较小的微粒填充物可达到显着加强的分离度。它们还表明可使用很短的柱子来达到1.5的分离度,从而减少分析时间和压力降。

[ 相关下载 ]

下一篇:马肝脱氢酶的纯化

上一篇:流动相的选择

相关阅读:化学品
里面吼那个,就是公司最喜欢搞得拓展活动,请一帮所谓的教练训练你,问你们是团队还是团伙,不去还要算你旷工。当时喊我学设计大学毕业刚上班的时候,公司搞这个拓展,做了这个游戏叫打败大魔王,你要说出自己名字那些,然后有些人嘶吼那些,吼出来,所谓的扮演大魔王的人还是说:不通过,我听不见! 我当时去吼了,一下。他说他听不见,我脾气瞬间上来了:你是nm的聋子?啥子垃圾拓展,你们看可以说我是笨,但是不能用这种弱智活动侮辱我的智商! 然后当着全公司人转头开上我的奥迪A6L就辞职走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让管理企业更简单

  • 反馈建议:麻烦到企业之家管理处反馈
  • 我的电话:这个不能给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关于我们

云服务支持

精彩文章,快速检索

关注我们

Copyright 企业之家  Powered by©  技术支持:飛    ( 闽ICP备2021007264号-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