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走吧!别发朋友圈了,咱们喝酒去

[复制链接]
查看: 258|回复: 0
发表于 2024-8-12 15:45: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一次我老婆她公司也举行这种培训活动,我那天正好送她去,结果听了五分钟,听不下去了,我蹓跶到楼下大厅,拿起备用机拨打了110,说是诈骗活动,场面很火爆,内容很洗脑,结果没十分钟警察就来了[doge],上去大概半小时左右吧!我老婆下来了,我假装不知,问怎么你也偷溜啦?她神神秘秘的告诉我,有人报警,活动取消了[滑稽],嘿嘿嘿,深藏功与名,这帮神经病,就是欠110收拾。
有人说朋友圈让用户有机会找回所有熟人,起初确实如此。大家热衷于把生活分享到朋友圈。大到结婚生子,小到喝了一杯新口味的奶茶,更别提那些失眠夜里的伤春悲秋了。当初的朋友圈能有这片“祥和”的景象只是基于好友人数不多的情况下而且交情真实。

久而久之,朋友圈上线三天可见、近一个月可见、半年可见甚至一条横线等功能的时候我们开始思考:是否每一条动态都适合给所有人看?

那时,“屏蔽”这个功能只是一团燃不起的小火苗,屏蔽需要偷偷摸摸,被发现了会很尴尬,可能会受到对方的指责说不定还会成为旁人饭后的谈资。可是,当你思考并且翻看那些只存在在通讯里的人的时候, 你试着发了一个表情,回复你的只是一个红色感叹号!好吧!我也点开了右上方3个黑色的小圆点……

曾经,我们喜欢把工作上受的委屈发泄到朋友圈,也喜欢抖机灵说两句梗用表情包替代说话。如今,我们在朋友圈变得小心翼翼生怕因说错一句话而被“特殊关怀”。

亲人毕竟是亲人,虽然唠叨声很烦人,但饱含爱意,屏蔽功能真正的使用对象不该是他们,而是更多“陌生的好友”。加好友前我们不是很熟,加了好友后也没必要把我的生活全盘托出。朋友圈是一个小社会,屏蔽只是因为圈子不对,无需多想……朋友本来就有远近亲疏之分,现实里大家只是点头之交,你不知我的私生活我也不了解你的内心世界,互不干扰,也不感兴趣。

朋友圈不是微博不以吸引新粉丝为运营目标,我们何必自作多情向不关心我的人展示自己?陌生的好友,很难赢取信任,普通朋友和同事虽然三天两头见一次偶尔也一起吃个饭,但只是表面熟络事实上哪句话该说、哪句不该说背后都经过权衡与考量。老人家教导我们:话说三分,说太多让人多心。到了朋友圈也一样。我的多面人生,抱歉只能对信任的人展示一面。

朋友圈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也带来生活被窥探的烦恼。从分享生活的雀跃到事事遮掩的惊慌,屏蔽朋友圈这项功能正被越来越多的人用起来,它当然有正向的保护作用,但不可否认,你的社交变质了。既然我们无法拒绝某些人的添加好友申请,那我们可以选择隐藏真实的自己从根源上消除烦恼,屏蔽你看我的朋友圈将更多精力放到现实社交中觉得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其实发朋友圈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明白我们并不是圈子的中心。只有极少部分对你的生活琐事感兴趣,你却直播给了所有人。我们发朋友圈大致有两种目的,一种是自我表达,一种是公共关注。前者投入程度高的人是自我取向,注重秀自己的私人情绪和生活片段。后者投入程度高的人是人际取向,朋友圈以互动为原则,注重相互交流和点赞。比较合适的朋友圈分享形式是中等程度的自我表达加中等程度的公共关注。

屏蔽朋友圈是社交的“护城河”也是提高社交质量的重要一步。对你无害,对我却有莫大的好处。

所以,走吧,别发朋友圈了,咱们喝酒去……

相关阅读:免费小说
里面吼那个,就是公司最喜欢搞得拓展活动,请一帮所谓的教练训练你,问你们是团队还是团伙,不去还要算你旷工。当时喊我学设计大学毕业刚上班的时候,公司搞这个拓展,做了这个游戏叫打败大魔王,你要说出自己名字那些,然后有些人嘶吼那些,吼出来,所谓的扮演大魔王的人还是说:不通过,我听不见! 我当时去吼了,一下。他说他听不见,我脾气瞬间上来了:你是nm的聋子?啥子垃圾拓展,你们看可以说我是笨,但是不能用这种弱智活动侮辱我的智商! 然后当着全公司人转头开上我的奥迪A6L就辞职走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让管理企业更简单

  • 反馈建议:麻烦到企业之家管理处反馈
  • 我的电话:这个不能给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关于我们

云服务支持

精彩文章,快速检索

关注我们

Copyright 企业之家  Powered by©  技术支持:飛    ( 闽ICP备2021007264号-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