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个视频我不禁沉默了,让我想起了18年的春节后,家里人让我去一个公司上班,那个公司跟视频里的有一个特别像,又是跳舞,又是演讲的,我回忆了一下,那个公司的员工基本上是打电话,问一大本电话薄上的各个“客户”,需不需要本公司的产品,当时我跟几个年龄差不多但都不认识的人一起进的公司,那年,我18岁,我甚至跑到厕所,跟家里人打了个电话,我说,这真的不是传销吗?他们说,你不要在那里乱说,虽说是上班,但你最重要的是在那里学习,如果公司让你打电话啊之类的,你也慢慢学,特别是要跟他们一起,学会“讲话”。我现在想想,真是细思极恐,我要真变成这样的人,真就没有未来了(转自我上次在这种“企业文化”视频下评论的内容)。
中国学高尔夫的孩子5年增加145倍,“校园高尔夫”会走进更多学校
本报讯 上周日,2019中国·新西兰青少年高尔夫球团体对抗赛在杭州富阳收杆,来自中国和新西兰的24位小球员挥杆竞技。
高尔夫这项“贵族运动”现在已经越来越亲民,记者了解到,杭州有的中小学已经开设了高尔夫兴趣课程,成立了校队,甚至直接成为必修的体育课。
中国高尔夫球协会发展部部长张宁在开赛前的论坛上说,从2013年以来,高尔夫运动正在中国青少年中越来越普及,“2013年到2018年,青少年注册人数从400余人到58194人,赛事从30余场到414场,参赛选手从100余人到2800余人,竞技水平也在不断攀升。”
记者算了一下,相当于5年时间,中国高尔夫青少年注册人数增加了145倍。
在杭州,校园高尔夫已经起步,建兰中学、崇文实验学校等都成立了高尔夫球队,杭州天地实验小学更是早在2014年9月就把校园高尔夫纳入了体育课。
杭州天地实验小学校长王雷英对记者说道:“我们可以说是杭州最早把高尔夫融入校园课程的学校了,在新校区建成的时候就规划了高尔夫球课,现在校园里有7个打位2个果岭,还打造了专业的18洞模拟教室。”
高尔夫进校园,不仅困难重重,更有质疑。
王校长的观点是,“每个孩子的发展途径不一样,会有喜欢篮球、排球、足球的,也会有喜欢高尔夫的,我们的小学教育为什么不能给孩子多一种选择呢?说不定他就可以从这项选择里获得他一生受用的运动品质,这就是教育的意义。”
“一开始推行确实很困难,我们聘请英国的课程专家担任顾问,由香港职业选手领衔教练团队,让我们的体育老师学习高尔夫……都是一步一步摸索。”王校长说,现在,高尔夫课是学校三四年级的体育必修课,五六年级的孩子则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修不同的球类运动。“我们以普及教育为主,让孩子了解这项运动,开办高尔夫球课以来,我们至少普及了1300名学生。”
“高尔夫需要很强的意志来打完18洞,一般比赛都是2天或者3天,要打完36洞或者54洞,这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意志力的培养。”王校长向记者介绍道,“我们校队有个孩子,已经参加了好几场浙江省的巡回赛,我发现他在每一场球赛中都有进步,遇到顺境、逆境都能自己把握调节,这种成长是非常难得的。”
“高尔夫球课现在很受家长和孩子的欢迎,我们4月份就有三年级的高尔夫联赛,会有隆重的开幕式和闭幕式,让他们感受到这项运动的氛围,通过比赛,让孩子们代表班级参赛,增强他们的团队荣誉感,也能让他们自己的学习成果得到展示。”王雷英校长说,这个比赛已经成为他们的校园体育文化。
记者了解到,到2022年,“中高协”的“校园高尔夫”计划将实现,开设高尔夫球课的学校达2500家,开设高尔夫球课后兴趣班5000家,中小学生参与高尔夫球运动达到100万人。
相关阅读:招生代理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