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避免家长群变味儿 校方应带头维护家长群“群规” 教育

[复制链接]
查看: 26|回复: 0
发表于 2024-4-14 20:26: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前不能感同身受,现在能理解,就是一群没多少选择的人好容易找到了群体认同感和自我的希望,近乎病态的把自己所认为的“希望”紧紧抓在手中。现代社会大多数人心里都有点毛病,或多或少,只是他们表现在了外面。我在深圳的中原地产刚过几个月,说是六点下班,实际上每天都要肝到11点之后,你如果正常下班,店长就会来问你,你回家有什么事呀,没事你回去干嘛,然后斥责你不努力,接着就开会点名批评你。
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徐睿霞提交的《关于规范中小学教育中教师使用家长微信群的建议》,引发大量社会关注。

家长群变味儿现象并非一天两天。前段时间,某地一家长公开抨击老师要求其批改作业、辅导功课并愤而退出家长群的新闻,更是让该话题热上加热。放眼现实,家长群不仅过多过滥,且常常走样,有的成了老师布置任务的“负担群”,有的成了家长盲目点赞的“夸夸群”,还有的成了家长晒娃炫娃的“攀比群”……面对这群那群,家长既不敢拒绝任务,又生怕漏看了有用信息,即使心里不愿意,也会纠结要不要“排队点赞”,生怕导致孩子在学校“穿小鞋”。

家长群便捷家校沟通,当然有存在的必要性,但若任其野蛮生长,也难免怪象丛生。早在2018年的两会上,便有政协委员提出《关于停止小学老师用手机微信和QQ对学生及家长布置和提交作业的提案》,教育部也明确回复,教师不得通过手机微信和QQ等方式布置作业,或将批改作业的任务甩给家长,避免出现“学校减负、社会增负,教师减负、家长增负”现象。然而,眼下的家长群乱象与彼时相比,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也提醒着:“约法三章”之后还得有下文,治“标”的同时也要治“本”。

家长压力山大,老师就轻松吗?也不尽然。不少老师表示,患上了家长群恐惧症:只要片刻不看手机,未读消息几百条;稍微回复晚了,家长的“夺命连环call”就追了过来。家长希望与老师多沟通的心情可以理解,但班级学生众多,情况参差不齐,而老师的时间精力有限,如果随时都得在线回复频繁的询问,显然也力不从心,甚至耽误备课时间。

“群”的问题不在群里,而在群外。扭转变味儿的家长群,必须理顺家校关系、厘清家校责任。学校是教育主阵地,老师当担起教书育人的本职,不应将分内工作转嫁给家长。当然,“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也不能把孩子送到学校就当起“甩手掌柜”,什么事情都推给老师。目前,在家校关系间掌握更多话语权的校方与老师,应主动遵守并维护家长群的“群规”,相关部门也要做好监督管理。划定家校责任的“经纬线”,小小家长群才不至于成了大江湖。

相关阅读:臻学选课

相关帖子

我这人吧,被骗进去过传销,也是自己脑子转得快,加上我脾气特别倔,硬是配合另外一个老哥打出来的,我最烦工作的地方叫我家人或者什么,或者叫我做那种跟传销有点相似的东西,没法形容那种感觉,有点想打人,我没有暴力倾向,但就是听不得,赚钱的方法老多了,这样赚的特别多吗?不见得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让管理企业更简单

  • 反馈建议:麻烦到企业之家管理处反馈
  • 我的电话:这个不能给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关于我们

云服务支持

精彩文章,快速检索

关注我们

Copyright 企业之家  Powered by©  技术支持:飛    ( 闽ICP备2021007264号-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