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教育部:建议3岁以下幼儿禁用手机 教育

[复制链接]
查看: 369|回复: 0
发表于 2024-4-14 20:25: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心理学原理解析:1:因为嘶吼,可以让大脑思维短暂空白,失去理智(前面有b友说过了)。2:因为是公开场合,自己做出过的承诺会被潜意识强化,如果最后做不到会很没面子,于是潜意识里你就会真的为了业绩去拼命(这条原理我一般做心理咨询的时候用于正强化的,比如治疗拖延症一类的状态,哪知道这条理论会被用在这里!气愤!)。
【解说】5月11日,教育部举行新闻通气会,介绍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有关情况。会上发布《学前、小学、中学等不同学段近视防控指引》,其中建议0—3岁幼儿禁用手机、电脑等视屏类电子产品,3—6岁幼儿也应尽量避免接触和使用。

【同期】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专家宣讲团副团长 吕帆

《防控指引》按三个篇章针对性地进行阐述。0-6周岁是孩子眼部发育过程中最容易引起近视的时期,要密切关注孩子的眼健康,在新生儿健康体检时,主动进行视力筛查。控制看电视、玩手机的时间;上小学了,老师、家长要时时加强引导,督促孩子养成健康的用眼习惯;中学阶段学习任务非常繁重,面临中考、高考的压力,孩子的用眼强度应该说达到高峰期,需要特别注意近视程度加深问题。学习生活中注意劳逸结合,严格控制电子视屏时间。

【解说】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介绍,近年来,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而开展这项工作最重要的手段是“一增一减一保障”。

【同期】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 王登峰

“增”就是要为了保障儿童青少年的视力健康,一定要增加学生的体育课体育锻炼,特别是户外活动的时间。“一减”就是要减轻不必要的课业负担,减轻学生校内的课业负担和校外辅导的负担。“一保障”实际上既包括照明环境的改善和技术指导方面的保障,同时也包括“一增”和“一减”在制度设计上,在具体的行动上也真正能够做到确保。

【解说】王登峰指出,要进一步加强家校沟通合作,各方形成合力。同时在全社会普及爱眼护眼科学知识,做好儿童青少年视力监测工作,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

【同期】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 王登峰

给学生 教师 包括社会提供科学知识、爱眼护眼的科学知识,规范电子产品使用。每年对学生的视力要进行认真地监测,眼视光的检验和校正要有专业指导,市场也要有严格的规范。帮助学生培养和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相关阅读:代理招生机构

相关帖子

你和钱,对我都不重要,你没钱,对我很重要。什么意思?只有当你没钱了,你才会为了求生而向我出卖劳动力,为我服务。怎么让你没钱?挤掉你的生存空间,买断越来越多的生产资料,直到买光,浪不浪费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这些生产资料都属于我,你不能动,想动就来当我奴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让管理企业更简单

  • 反馈建议:麻烦到企业之家管理处反馈
  • 我的电话:这个不能给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关于我们

云服务支持

精彩文章,快速检索

关注我们

Copyright 企业之家  Powered by©  技术支持:飛    ( 闽ICP备2021007264号-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