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股市涨跌中的三大运动规律

[复制链接]
查看: 262|回复: 0
发表于 2024-3-23 19:02: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看完这个视频我不禁沉默了,让我想起了18年的春节后,家里人让我去一个公司上班,那个公司跟视频里的有一个特别像,又是跳舞,又是演讲的,我回忆了一下,那个公司的员工基本上是打电话,问一大本电话薄上的各个“客户”,需不需要本公司的产品,当时我跟几个年龄差不多但都不认识的人一起进的公司,那年,我18岁,我甚至跑到厕所,跟家里人打了个电话,我说,这真的不是传销吗?他们说,你不要在那里乱说,虽说是上班,但你最重要的是在那里学习,如果公司让你打电话啊之类的,你也慢慢学,特别是要跟他们一起,学会“讲话”。我现在想想,真是细思极恐,我要真变成这样的人,真就没有未来了(转自我上次在这种“企业文化”视频下评论的内容)。
学会这个方法,抓10倍大牛股的概率提升10倍>>

股市涨跌中的三大运动规律

要想了解股市的底部区域或是顶部区域,必须要在股市运行有其自身的规律中,由不同步走向同步,再从同步走向不同步,如此循环。

大盘是由个股组合而成的,个股又受到了大盘的影响。由于个股的运动,所以形成了整个股市与大盘的运动。其实就是说,个股的走势代表着大盘的走势,反之,大盘的走势还会反作用于个股。个股和大盘之间的决定与反作用的关系,这属于个体与集体的关系。

以下内容是股市涨跌的大体运行情况:

1、股市见底上涨时期

首先是一些强势股票(往往是一两个强势板块)见底上涨,形成赚钱效应,从而激发人气,将场外资金引入场,从而形成供求关系的变化,推动大盘见底;然后,因为大盘出现了见底上涨,人气得到了进一步的激发,一些踏空资金开始介入哪些没有上涨的股票,这些弱势股票因为买盘资金进一步的增加,所以形成了反弹见底上涨,也就是补涨。

其实就是说,股市处在上升阶段,并不能完全同步。往往是一部分股票优先启动上涨,另一部分股票再上涨。这其中,正是因为大盘的带动影响作用,所以使股市中大多数股票的步调逐渐趋于一致,所以形成大部分股票都上涨的趋势。

2、股市见顶下跌时期

首先是一些股票(往往是前期涨幅巨大的板块)优先见顶下跌,制造市场的恐慌,从而削弱投资者的信心,使股市资金外流观望,再度造成供求关系的变化,推动大盘见顶;随后,因为大盘的见顶下跌,打击了其他没有下跌股票的投资者的信心,同时影响了这些没有下跌的股票,随后伴随着大盘的下跌而见顶下跌,即补跌。

因为股票太多,所以,股票之间的步调必定会因为个股的差异产生不一致性。不过,由于

大盘整体的影响力,所以使大多数股票渐渐和大盘的走势趋于一致。

其实就是股市的步调不一致,最后趋向一致。最后又把趋向一致,转成不太一致。股市就是这么不断的运动着。

3、股市横盘时期

大盘与个股的关系就是,大盘属于个股的外部环境。大盘在关键点位变盘时,个股受到大盘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这个时候个股主要表现是因为受到了大盘走势的影响。

但是,如果大盘处在横盘震荡时期,那么大盘对于个股来说,就属于一个平衡环境。此时,股市的表现就是大盘横盘,个股有些上涨有些下跌无序的个股行情。这个时期个股的涨跌通常是受到了大盘以外的因素,比如:行业板块、主力资金运作、个股重要基本面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这个时候因为大盘横盘,因此股票的涨跌趋势大部分属于横盘走势。

先不说A股市场以外的境外股市是否这样,不过能够肯定的是,A股市场一直都是风水轮流转的。一波大行情通常有六个阶段,分别是:

1、小部分板块或者个股启动;

2、行情进入普涨;

3、没有上涨的股票开始普涨;

4、前期龙头板块或个股开始进行调整;

5、行情进入普跌;

6、剩余的股票全部进入跌途中。

因此,在A股市场进行股票投资,没能优先抓住龙头,若是抓住了补涨股,也可以获取到可观的收益。不要着急,着急的时候常常会让自己乱了阵脚,从而误入已经大幅度上涨并且马上下跌的龙头股,而错失后期整装待发的补涨股。

相关阅读:配资平台APP
有些人是真的为了生存,挣钱,不得不做,有些人可能是真的被洗脑了,觉得这样的行为很有用?无论那样,都挺悲哀的。我希望工作并不是全部,一天24小时,除了工作睡觉,还要陪伴家人啊,和朋友在一起,或者一个人待着,干自己喜欢的事情……你想要我免费加班,可以啊,一个月因为特殊情况加几天班,也不会特别在意 。只是家里有情况的时候,单位也可以通融一下……都是互相的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让管理企业更简单

  • 反馈建议:麻烦到企业之家管理处反馈
  • 我的电话:这个不能给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关于我们

云服务支持

精彩文章,快速检索

关注我们

Copyright 企业之家  Powered by©  技术支持:飛    ( 闽ICP备2021007264号-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