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个视频我不禁沉默了,让我想起了18年的春节后,家里人让我去一个公司上班,那个公司跟视频里的有一个特别像,又是跳舞,又是演讲的,我回忆了一下,那个公司的员工基本上是打电话,问一大本电话薄上的各个“客户”,需不需要本公司的产品,当时我跟几个年龄差不多但都不认识的人一起进的公司,那年,我18岁,我甚至跑到厕所,跟家里人打了个电话,我说,这真的不是传销吗?他们说,你不要在那里乱说,虽说是上班,但你最重要的是在那里学习,如果公司让你打电话啊之类的,你也慢慢学,特别是要跟他们一起,学会“讲话”。我现在想想,真是细思极恐,我要真变成这样的人,真就没有未来了(转自我上次在这种“企业文化”视频下评论的内容)。
最近,老司机一直在为一件事耿耿于怀:在所有关注房产老司机公众号的读者中,女性仅占37%。
还有人跟我说,这37%中,有不少是男人假冒的。
老司机真想抽他。
女性一直都是宝贵财富。她们不但是一个家庭的灵魂,而且还决定了人类这个物种的未来。甚至有人推测,男人只不过是女人在进化史上的一个工具罢了。
男人来到这个世界,终其一生都在为吸引女性的关注而奋斗,即便是只有眼球能动的霍金也是如此。除了思考宇宙奥秘,霍金把大量的时间,花在了想女人上面。
这是他自己说的。
美女更是稀缺资源,只有用更稀缺的资源,才能打动她们。如巨大的钻石,限量版的跑车,或是一套房子。
在香港,一套小房子不但能赢得美女,甚至还能赢得女明星。
在一段流传很广的视频中,一位香港美女旁征博引的说,有房才能有高潮。
2018年,香港人均GDP接近5万美元,是大陆的近6倍。同时香港只有48%的人拥有房产,大部分人靠租房住。
但租房并不轻松,如果是政府的公屋,也就是像火柴盒一样的密密麻麻的高楼,需要排队5.5年,而且等待时间越来越长。
只有低收入者才有资格申请。
更多的人依靠民间租房,有一家三代住在十多平方的屋内,床架在马桶上;有一家人带着孩子住在天台上,用简易棚子一住就是十几年,孩子从婴儿变成少女。
我认为那位美女说得没错,这样的居住环境下,的确不容易有高潮。
长时间没有高潮,人的情绪容易变得不稳定,所以香港人,现在脾气越来越火爆。
当然,我们看不到。
关于香港百姓居住环境之恶劣,房价之高,购房压力之大,各种分析评论已经汗牛充栋。在老司机看来,这些都不是最可悲的,最可悲的是,香港已经丧失了纠错的能力。
庞大的利益集团,已经不允许任何动摇香港房价的因素存在。
这个利益集团,不仅仅是大家熟知的地产大亨,更包括广大的耗尽毕生所得的购房者。他们买房之前天天骂高房价,买房后又天天盼房价涨。
至少是不让跌。
老司机对香港前景,比许多人还要悲观。社科院的报告说香港的城市竞争力排名国内第二,仅次于深圳,但我认为这明显有安抚港人的意味。香港的发展潜力,可能还不如内地的一些强二线城市,比如重庆,武汉或杭州。
没有房子的香港人,来到这个世间,一辈子都在为房东打工。用一生的辛劳付出,换来暂时的安生之所,供养着房东——这个香港最庞大的食利阶层。
有房万事足。房价越高,买不起的人就越多,房租就越贵,房东的日子就越好过,无房的人就越买不起。
一个为买房拼命的城市,谈什么创造力?恐怕连基本的道德,也都无从谈起。
香港是最拜金的城市,恐怕也是富豪高潮最多,平民高潮最少的城市。随便找个知名女星,或许都能扒出一段和地产富豪的交往史。
非常不幸,奇葩的制度设计,让房地产成为了香港最终的财富收割机,所有行业赚来的钱,最后都投到了房子上。
贫富悬殊越拉越大,无房阶层跃升为有房阶层的概率越来越小。阶层固化让香港人失去了敢闯敢干的勇气,失去了想象力。
买楼,月供,成了香港年轻人的终极梦想。
粤港湾大湾区,或许是香港自我救赎的最后机会。如果湾区能够同城化,港人有机会生活在其他周边城市,不再受高房价的压榨,或许能创造出新的奇迹。
顺丰和大疆,不就是香港人在深圳搞起来的么?
只是深圳现在的房价,也有赶超香港之势,不知是好是坏。好在周边还有东莞,还有佛山,应该不至于走到香港的死胡同里去。
东方之珠,前车之鉴。
————End————
向老司机提问请点击:提问咨询
老司机交流群请加微信1729164781
更多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房产老司机
相关阅读:北海北租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