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上海买房血泪史:楼市“一天一价”的疯狂

[复制链接]
查看: 199|回复: 0
发表于 2023-9-19 13:30: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再给大家透露一点哈,刚出社会那时候我在中国人保干过,有一天六点到了 我寻思到点了应该下班了(在那里每天固定加班到晚上八点是日常),毕竟今天的电话打完了,然后我收拾东西下班,结果一个老员工说:这么多人在加班,你好意思下班吗?这句话至今让我难以忘怀,甚至于一想起那个场面我都很后悔没给她一巴掌。
近日,刚刚拿到房产证的陶女士感慨万分,可以说,她经历了上海本轮最疯狂的房价冲击波。

去年底,她手中的现金,足以支撑在内环内不错的地段买一套三房的首付。当时她看中一套位于长宁区内环内、房龄15年左右的电梯房高层,每平方米单价为4.5万元左右。但就在她四处看房的过程中,上海房价开始了一天一价的疯狂。

“那会儿,每次看房,都会有很多看房者一拥而上,只要价格合适,基本几天内就会被订掉。”陶女士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本来她还抱着还价的心理,后来只盼着看到合适的房子,房东不跳价。

今年3月,陶女士又在黄浦区看中了一套约70平方米的学区房,想为孩子将来读书考虑,但就在她回家后考虑下定金的晚上,房东又跳价了40万元。

气愤与无奈交加的陶女士最终放弃了这套房子的竞价。

直到6月,陶女士才定下房子,但同样的预算,地段要比之前差很远。她向《国际金融报》记者感慨,她的买房经历可以写成一部“血泪史”。

“量价齐升”

今年以来,不仅是上海,包括苏州、合肥等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行情可以用“火爆”来形容。在《国际金融报》记者的采访中,多位与陶女士在同时段购房的人都描述了相似的遭遇。但他们通常也会有一丝安慰,因为他们买房手续办完后发现,价格又涨了。

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上半年房地产数据显示,“量价齐升、城市分化”是今年上半年商品房成交的主要特征。上半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 50264万平方米,销售额34259亿元,分别同比上涨3.9%和10%。而此前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百城平均房价也累计上涨了7.61%,核心一二线及周边城市轮番领涨。

不仅如此,与去年的连连下跌不同,今年上半年房地产投资增速情况好转。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1-6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46631亿元,同比名义增长6.1%,比去年1-12月份1%的投资增速提高了5个百分点。

土地市场亦是价格节节高升,各地地王频出。数据显示,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同比下降3%,但土地成交价款却同比增长了10.2%。

“去库存”两极分化

尽管价格上涨,但并未影响“去库存”的效果。易居研究院总监严跃进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半年楼市升温,“去库存”效果显著,一系列“去库存”政策组合拳发挥了效用。

记者了解到,去年以来,至少有28个省份发布“去库存”政策,涉及减免税费、降低首付比例、调低房贷利率、鼓励农民买房等多种举措。统计局数据也显示,6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71416万平方米,比3月末减少2100万平方米,这是今年以来连续第四个月库存量减少。

但楼市分化现象越发明显。严跃进表示,从全国看,库存结构去化非常不均衡,反而是之前库存较少的一二线城市成为了“去库存”的主力军。而库存较多的三四线城市,库存依然维持现状或者去化缓慢。

《国际金融报》记者调查发现,在江苏的一些县城,楼盘的库存量依然很大。一位江苏海安的房地产开发商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虽然全国楼市回暖,但对于小城市来说,暖意并没有那么足。

“前期房地产过度开发,导致供应量过大,在人口有限的城市里,很难消化掉那么大的库存。”上述开发商表示。

在江苏靖江,城市南面的新区依然空置着大量的新楼盘。一位四线城市的开发商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证实,一些四五年前就已经开发好的楼盘如今入住率依然没能过半。

“一方面,三四线城市缺乏人口吸引力,多为人口净流出区域;另一方面存在着新区规划不合理、盲目扩建和选址不便等问题,更加重了库存去化的难度。”长江证券预计,部分城市去化周期可能高达30-40个月。

相关阅读:汶水路租房
我这人吧,被骗进去过传销,也是自己脑子转得快,加上我脾气特别倔,硬是配合另外一个老哥打出来的,我最烦工作的地方叫我家人或者什么,或者叫我做那种跟传销有点相似的东西,没法形容那种感觉,有点想打人,我没有暴力倾向,但就是听不得,赚钱的方法老多了,这样赚的特别多吗?不见得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让管理企业更简单

  • 反馈建议:麻烦到企业之家管理处反馈
  • 我的电话:这个不能给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关于我们

云服务支持

精彩文章,快速检索

关注我们

Copyright 企业之家  Powered by©  技术支持:飛    ( 闽ICP备2021007264号-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