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购房宝典:得房率详解 不是越高越好

[复制链接]
查看: 235|回复: 0
发表于 2023-9-4 08:44: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心理学原理解析:1:因为嘶吼,可以让大脑思维短暂空白,失去理智(前面有b友说过了)。2:因为是公开场合,自己做出过的承诺会被潜意识强化,如果最后做不到会很没面子,于是潜意识里你就会真的为了业绩去拼命(这条原理我一般做心理咨询的时候用于正强化的,比如治疗拖延症一类的状态,哪知道这条理论会被用在这里!气愤!)。
什么是得房率?

得房率指的是可供住户支配的面积(也就是套内建筑面积)与每户建筑面积(也就是销售面积)之比。各家楼盘的“得房率”有很大的差异,一般情况下,多层住宅的“得房率”在85~90%之间,小高层住宅的“得房率”在80~85%,高层的“得房率”相对较低,一般在75~80%,酒店式公寓则会更低。

影响“得房率”的因素有哪些呢?

影响得房率的最直接原因就是公摊面积的大小。公摊面积包括两部分,其一是电梯井、楼梯间、垃圾道、变电室以及其他功能上为整栋建筑服务的公用用房和管理用房建筑面积。其二是套(单元)与公用建筑空间之间的分隔墙以及外墙(包括山墙)墙体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具体说来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①、房型结构(几梯几户)。例如一梯多户可能与一梯二户需要分摊的公用面积相差无几,可户数增加了,总套内建筑面积增加了,则每户需要分摊的公用面积就会减小。

②、楼盘形态。一般来说高层得房率最低,小高层次之,多层得房率较高。

③、物业类型。一般来说板式得房率最高,叠式次之,点式则较低。

④、公共活动区域大小。一般来说,高品质的物业多建有高挑大堂,宽敞电梯、室内车库,这些都会占用到大量公摊面积,故得房率相对较低。

⑤、何种面积不算做公摊面积?

车库、会所等具备独立使用功能的空间;售楼单位自营、自用的房屋;为多栋房屋服务的警卫室、管理用房、设备房等。

业内人士介绍说,不同楼盘公摊面积所占比例不同,影响因素很多。比如说,建筑形态是板楼还是塔楼,电梯等配套设施多寡等等。

其中最主要的区别是建筑形式是塔楼还是板楼。如果是南北通透户型的板楼,“得房率”通常在80%以上,户型因为方正也容易充分利用。多层住宅的话,还能省了电梯、供水设备间等公共部位。

而塔楼结构可实现一梯多户高容积率,但“得房率”通常仅为75%,因为除了电梯井、配电机房等都算作公摊外,一层多户的设计形式也导致空间难以有效利用。

观察考究中发现,除了建筑形态不同,有些开发商会通过其他方式提高“得房率”,在不额外增加公摊的程度上,从户内设计方面尽量扩大使用面积,撒手锏就是半封闭阳台和大飘窗。

“得房率”是否就越高越好呢?

很多购房者认为房子的得房率越高越好,这也不完全正确。有相关人士介绍说,得房率往往跟小区的相关配套联系在一起,楼梯的宽度、公共走道、电梯的数量等,如果得房率特别高,只能说明房屋的配套不太好。得房率多高最合适,这没有固定的标准,主要涉及两个重要的方面:小区内的配套公用设施以及套型本身。

又有业内人士提到,小区配套在地块开发的时候有规划控制文本,这个控制文本给出了这个小区需要配套的最低面积比率(如社区用房、物业用房、物业经营用房等),开发商在应对这个比率的时候有自己的对策,有些开发商想开发一个档次高、配套齐、舒适的小区,就会做比较大的会所、休闲等公用的建筑,这些面积肯定超过规划控制的低限,最终这个小区总的住宅面积占的比率可能会略低一些,公摊的会高一些,但是小区整体档次高了、品质提升了,一样是好楼盘。

“开发商赚钱的思路不一样,有些不想做太多社区用房,就会把这部分面积控制在最低限度,会所、休闲等空间也不会考虑,最终这个楼盘虽然符合规范,得房率也高,但是没什么品质、档次不高。”

对此,业内人士提醒,对于套型本身也不能盲目强调得房率,要看套型设计得是否合理,有些套型的得房率虽然高,但是进深很大,有很多走廊、暗间等,这个得房率就高得没什么意义了。

“得房率”影响的是自己所购置住宅的使用面积,衡量着一套住宅在使用中的舒适度。但在对于“得房率”的数值大小进行选择时,不应该片面的一味选择高数值,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全面的进行考究。

阅读推荐:

绥阳林达阳光城·家苑丨6G智慧高层面世

相关阅读:明觉站租房
有些人是真的为了生存,挣钱,不得不做,有些人可能是真的被洗脑了,觉得这样的行为很有用?无论那样,都挺悲哀的。我希望工作并不是全部,一天24小时,除了工作睡觉,还要陪伴家人啊,和朋友在一起,或者一个人待着,干自己喜欢的事情……你想要我免费加班,可以啊,一个月因为特殊情况加几天班,也不会特别在意 。只是家里有情况的时候,单位也可以通融一下……都是互相的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让管理企业更简单

  • 反馈建议:麻烦到企业之家管理处反馈
  • 我的电话:这个不能给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关于我们

云服务支持

精彩文章,快速检索

关注我们

Copyright 企业之家  Powered by©  技术支持:飛    ( 闽ICP备2021007264号-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