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遭遇“期房”变“欺房” 团体维权有必要

[复制链接]
查看: 200|回复: 0
发表于 2023-9-3 16:07: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心理学原理解析:1:因为嘶吼,可以让大脑思维短暂空白,失去理智(前面有b友说过了)。2:因为是公开场合,自己做出过的承诺会被潜意识强化,如果最后做不到会很没面子,于是潜意识里你就会真的为了业绩去拼命(这条原理我一般做心理咨询的时候用于正强化的,比如治疗拖延症一类的状态,哪知道这条理论会被用在这里!气愤!)。
近期,湖南、河南、江苏、浙江等多地被曝出有开发商卷款“跑路”,这让手里攥着购房合同并已付首付款的购房者开始心慌慌。告别了“房价稳赚不赔”的年代,我们不得不说“期房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风险一:新房变身烂尾房

在期房的条条罪状中,最令人担心的一点,莫过于房子变成烂尾楼了。半年前,湖南麓山里佳园业主付首付款购置的新房,如今已经沦为开发商跑路潮的“牺牲品”。据长沙市房产政务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在麓山里佳园批准预售350套中已经出售339套。粗略计算,若以已售面积37000元/平米,均价4800元/平米,统一首付四成计算,开发商涉嫌非法集资了至少7104万元。而对于购买期房的业主来说,不但要担心新房变身烂尾楼,还要面对虚假合同和一房两卖的问题。此次麓山里佳园的业主中,涉及虚假合同的至少有8户,一房多卖的有4户,未备案的有38户。

风险二:期房质量无保障

一些开发商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在工程中随意降低标准、偷工减料,给房屋质量和安全埋下重大隐患。包括最近争论很多的质量带装修问题,都是期房预售制度下潜伏的隐患。

然而,对于大部分百姓来说,即使收到房子后,发现房子与当初的图纸、合约存在差异,一般也都很难得到解决,开发商进行赔偿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看得到的质量问题解决不了,看不到的问题,就更得不到保障了。很多期房楼盘是在原有的烂尾楼基础上“复活”得来的。多年的风吹日晒,雷打雨淋,楼房的质量肯定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而要是遇到无良开发商接手,一旦出现工程隐患,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期房应该怎么买

因为一系列的规范,尽管开发商如今在操作方面已经大有改观,但期房变现房时,仍不免有“不可抗拒”的风险。如,虚假宣传、开发商资质不明、价格走向不稳等。一旦出现这些问题,作为相对弱势的业主来说,必然要承担相当大的损失。专家建议,期房如果出现问题,业主想要顺利维权,首先要团结一致,成立小区业委会,将分散的维权个体变成一个有力的维权团体。其次,时刻关注开发商的情况,商定的交房期限等等,避免之后相关部门介入时证据收集不足。

最后,业主们应尽量找到相关部门进行求助,采取诉讼维权的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

外国人怎么买期房

因为资本市场不发达,预售融资占的比重比较大,使得亚洲成为房屋预售最发达的市场,如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等。

日本:90%房款交房再补齐

日本的房屋是可以预售的,只要项目获得了合法的建筑许可,不管是否开工都可以卖。但跟中国不同的是,购房者购买期房只需要交付定金,一般是10%左右,房子交付时需要交齐余款,控制了开发商拿钱跑路的可能。

新加坡:房款分10期支付

在新加坡,购买期房,签订正式购房合同之后,只需支付20%的款项,其余款项根据施工进度分10期支付,而且在签订正式购房合同之后便可以获得最高80%的银行贷款。

美国:期房没市场

美国并没有期房预售制度,几乎全部是现房销售。在出售的商品房中,地板都已经装修好。美国人买房是为了独立生活,在没买之前,青年旅馆、父母家里,甚至朋友家都可以是栖身的场所。正是美国人的这种生活方式,使期房在美国几乎没有市场。

相关阅读:焦化厂二手房
我这人吧,被骗进去过传销,也是自己脑子转得快,加上我脾气特别倔,硬是配合另外一个老哥打出来的,我最烦工作的地方叫我家人或者什么,或者叫我做那种跟传销有点相似的东西,没法形容那种感觉,有点想打人,我没有暴力倾向,但就是听不得,赚钱的方法老多了,这样赚的特别多吗?不见得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让管理企业更简单

  • 反馈建议:麻烦到企业之家管理处反馈
  • 我的电话:这个不能给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关于我们

云服务支持

精彩文章,快速检索

关注我们

Copyright 企业之家  Powered by©  技术支持:飛    ( 闽ICP备2021007264号-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