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上海养老床位达14.5万张 床位指标纳入政府考核

[复制链接]
查看: 147|回复: 0
发表于 2023-9-3 15: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前在百度糯米做过几天。晚上8.30上班,他们大多8点到了我8.25分到那里已经是个另类了,完了喊一小时口号玩游戏做演讲那些,下午2点上班1.30就要去到做自我总结之类的事。谁开单了有广播的,也是全体要鼓掌[笑哭]上班第三天的考试我故意搞砸了就不用去了,别提多开心了。
“十二五”期间,本市实际养老床位达到14.5万张,接近户籍老年人口的4%。昨天下午,记者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获悉,养老床位建设任务指标首次纳入政府绩效考核。

市政府办公厅对2012年市人大代表调研报告的复函显示,目前本市有近1万张以医疗为主的养老护理床位,“十二五”期间老年护理床位将发展到2万张,加上各个养老机构的床位,“十二五”期间本市实际拥有各类养老床位将达到14.5万张;这些养老床位属于“基本养老服务”范畴,即优先满足困难群体的生活照料、长期护理、医疗康复的基本服务需求。同时,本市还鼓励发展多层次、多模式养老服务,满足多元化养老需求。

目前,全市养老床位的入住率为70%左右,中心城区高一些,一些中心区甚至一床难求,郊区则相对较低。郊区入住率低,一个重要原因是,选址规划不尽合理,没有考虑交通、医疗等配套。面对如此区域差异,该如何破解?

“十二五”期间,全市养老机构建设的目标是:重点加强公共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采取差别化政策,对经济相对薄弱的郊区和中心城区,大幅度提高市级建设财政补助,建立养老机构统筹建设资金机制和养老机构规划制度;首次将养老床位建设任务指标列入绩效考核,通过政策引导,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特别是不能完成任务的中心城区,部分床位可以通过资金统筹由郊区完成,每张床位约55万元,以此提高郊区建设养老床位的积极性,同时避免目前郊区养老床位存在的“短板”。

此外,专业服务人员短缺,依然是机构养老面临的另一个瓶颈。目前,全市有养老服务从业人员近5.5万人,呈现出“三高三低”的特征:社会地位低、流动性高;收入待遇低,劳动强度大、职业风险高;学历水平低,年龄普遍偏高。这种劳动付出与收入待遇、职业发展之间的不平衡,造成从业队伍不稳定。为此,市民政局探索建立养老服务人员岗位补贴,在嘉定区、徐汇区、浦东新区试点,鼓励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积极参加职业等级资格培训。同时,在全市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养老机构,建立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实训基地,提高专业技能和服务质量。(记者姚丽萍)推荐阅读:北京小产权房  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杭州公租

相关阅读:上海房源信息网
有些人是真的为了生存,挣钱,不得不做,有些人可能是真的被洗脑了,觉得这样的行为很有用?无论那样,都挺悲哀的。我希望工作并不是全部,一天24小时,除了工作睡觉,还要陪伴家人啊,和朋友在一起,或者一个人待着,干自己喜欢的事情……你想要我免费加班,可以啊,一个月因为特殊情况加几天班,也不会特别在意 。只是家里有情况的时候,单位也可以通融一下……都是互相的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让管理企业更简单

  • 反馈建议:麻烦到企业之家管理处反馈
  • 我的电话:这个不能给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关于我们

云服务支持

精彩文章,快速检索

关注我们

Copyright 企业之家  Powered by©  技术支持:飛    ( 闽ICP备2021007264号-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