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个视频我不禁沉默了,让我想起了18年的春节后,家里人让我去一个公司上班,那个公司跟视频里的有一个特别像,又是跳舞,又是演讲的,我回忆了一下,那个公司的员工基本上是打电话,问一大本电话薄上的各个“客户”,需不需要本公司的产品,当时我跟几个年龄差不多但都不认识的人一起进的公司,那年,我18岁,我甚至跑到厕所,跟家里人打了个电话,我说,这真的不是传销吗?他们说,你不要在那里乱说,虽说是上班,但你最重要的是在那里学习,如果公司让你打电话啊之类的,你也慢慢学,特别是要跟他们一起,学会“讲话”。我现在想想,真是细思极恐,我要真变成这样的人,真就没有未来了(转自我上次在这种“企业文化”视频下评论的内容)。
自1994年被《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确立之后,已实行22年的商品房预售制度最近迎来实质性“挑战”。深圳在4月26日挂牌的一宗地块,明确要求现房销售。在预售制度根深蒂固的现在,西安房地产市场中的“现房”发售实际上与深圳的试点不是一回事。
西安现房销售 部分因销售慢
深圳市土地房产交易中心4月26日挂出一宗商住用地,引发关注的并非地块位置,而是这宗地被确认为该市商品房现售试点项目。这意味着这宗地上建设的住宅、商业物业或其他建筑物不得预售,只能在竣工并取得不动产权证书后才能对外销售。
作为最早实行住房商品化的城市之一,过去一年,深圳因为房价暴涨为全国瞩目。数据显示,该市住宅价格总体涨幅超过60%。每次地王出现,则会进一步加剧房价上涨。此次转向现售的试点,也被外界揣测为具有“抬高供应门槛、遏制地价上涨”的调控目的,并挑战已实行22年之久的商品房销售制度。
复旦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副秘书长夏强表示,预售制度为目前房地产开发商所普遍采用,而现房销售的概念比较模糊,像西安市面上经常能看到的“现房发售”广告,很多时候可能是表明房子即将竣工或已经竣工,还达不到此次深圳所要求的“取得不动产权证书”。
他说,在楼市火爆的2010年前后,一栋楼还没盖好,甚至只挖了坑就已销售一空;近两年由于市场中的供应和库存增加,楼盘销售难度增加,所以才会有“销售慢”的预售房源被拖成了“现房”销售。但预售房源仍是主流,“现房”占比最多不超过西安市场的三成。
曲江某知名房企负责人介绍,除了“销售慢”,盖好再卖还与两种情况有关:一是有些开发商的运营理念如此,期望以眼见为实来打动消费者;二是有些高总价房源,例如:别墅销售较慢,加上购买者也倾向于看到实景。
挑战预售制或难以推广
历来以“敢试”而闻名的深圳,虽然在此次试点中尚无官方回应,但挑战预售制的举动却被市场人士称为“没好处。”
易居(中国)控股有限公司执行总裁丁祖昱表示,有关“现房销售”的建议从2012年以来就不时被拿出来炒一下,支持者认为能控制房价,降低金融风险,防止烂尾楼出现,但深圳目前还是供不应求的市场,供不应求的源头在于土地稀缺。一块宅地出来,不快点推出预售,只会进一步加剧供求矛盾。
那么深圳试点是否具有在其他城市推广的可能?有市场人士指出,现售制度的确能规避预售制度中的资金挪用、期房质量和工期拖延等问题,但预售模式早已成大多房企的立身和周转之本,多数开发商仍需要期房销售来降低资金成本。
夏强介绍,比如说盖一个拥有七栋住宅的项目总投资10亿元,开发商只需准备2亿元加上借贷资金,就可以启动项目并运作周转,后续资金都来自预售资金。预售为开发商提供了零风险低成本的巨额贷款,而一旦实行现售,就会失去这样的资金支持。
“房企需要通过预售来回笼资金,补给工程款并进行后续投资。”克而瑞西安机构总经理朱郁认为,取消预售制度意味着颠覆现有的开发模式,这个资金来源渠道被堵上,大多数中小房企显然都难以承担,因此,用现售替代预售远比推广精装修、定制化开发的难度要大得多。 华商报记者 李程
相关阅读:九州街租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