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香港楼市未来走向如何

[复制链接]
查看: 231|回复: 0
发表于 2023-9-2 17:57: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就算被喷我也要说一句,你们觉得他们可笑愚蠢,可是不去想想这现象的始作俑者,是资本在愚弄这些可怜的人,他们想活,他们想生活的更好,他们绝大多数没有很高的学历和过硬的技能,他们只能在这种资本家训狗式的规则下苟且,生活的无奈让他们成为别人的提线木偶和小丑。我看到这样的人,就算他们麻木了,认命了。我也不会嘲笑他们,我只是觉得真的很不容易。可能有人会说没技能怪他们不努力,每个人都会有各自的人生经历,也许天生不具备这样才能,也许在正确的年龄走了弯路,并不是人人都会在最好的时间遇到并把握最好的机会。
一如所料,香港楼价一旦破顶,升势只会加快,而不是停滞不前。    楼价处于新高的实际意义,是凡是买了楼的人,这一刻都处于盈利状态。赚了钱的人,很容易会自我肯定,觉得自己特别善于作地产投资,下次会优先考虑把钱投放在地产市场。    与此同时,香港社会却不乏可以投资的闲钱。香港的银行存款,在97年的时候,约有2.7万亿港元;但到了今天,已升至11.7万亿元,是97年的四倍有多。    97年的时候,中原城市指数在100点,现在才升至150点左右。可见香港的楼价升幅远远追不上银行存款的升幅。若果有一部分存款转向投资地产,将有足够的力量促使楼价作进一步上升。    很多人对11.7万亿元代表有多大的购买力可能不太清楚,我在这里给大家算一算。香港的私人住宅约有115万个单位,以平均每个单位650呎,每呎1.5万元计,只需112,125亿元。即是说,我们现有的存款,足够买起全港的私人住宅有余。这还没有把可以得到的按揭贷款计上去。    面对社会上存在着的,这么庞大的投资能力。难怪政府一再把辣招加辣,都对遏抑楼市全无实效了。    近日楼市又再炽热起来,社会上经常可以听到要求出手遏抑的呼声。有人预测,政府将很快会把辣招进一步加辣。    我估计,政府再度出手的机会确实存在,但应该不是在原有的辣招上进一步加辣。因为,原有的辣招已证明没有甚么效益,很明显是开错了药方。错误的药方,不可能因加重份量就变得有效。    在政府未找到有效的新药方之前,我建议不妨把旧药方反过来用,我估计效果会相当不错。做法是从加辣变成逐步减辣。    我不赞成一次过撤销辣招。这只会令已经十分炽热的楼市火上加油,变得更加难以收拾。我建议逐步减辣,可以促使买家延后买楼的决定,以得到更多的减辣好处。这样起码可在减辣尚未完成的时间里,发挥遏抑需求的作用。    我建议先从非首次置业的印花税入手,其他两项—买家印花税与短期转让印花税,则继续保留,以备用来救市(我担心新政府上任后会对楼市落重药,若果市场反应强烈,可能又得掉转头来救市,一如97后的情况)。    我建议把港人非首置的15%印花税,分五次渐进式递减,每季进行一次,分别是第一次减1%,第二次减2%,第三次减4%,第四次减8%,第五次减完。这样就可以引诱买家延后入市时间,让政府有一年零三个月的时间推出新的更有效的房屋政策。只要这些新政策有效,那到了非首置印花税完全撤销时,也不用担心楼价会作报复式上升。    不过,这些新政策不能只是着墨于限制需求上,而是一种如「孙九招」那样的多管齐下的,全方位都照顾到的政策。具体可以怎样的做法,另文再谈。

相关阅读:胜太路租房
我这人吧,被骗进去过传销,也是自己脑子转得快,加上我脾气特别倔,硬是配合另外一个老哥打出来的,我最烦工作的地方叫我家人或者什么,或者叫我做那种跟传销有点相似的东西,没法形容那种感觉,有点想打人,我没有暴力倾向,但就是听不得,赚钱的方法老多了,这样赚的特别多吗?不见得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推荐

让管理企业更简单

  • 反馈建议:麻烦到企业之家管理处反馈
  • 我的电话:这个不能给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关于我们

云服务支持

精彩文章,快速检索

关注我们

Copyright 企业之家  Powered by©  技术支持:飛    ( 闽ICP备2021007264号-5 )